天下文化25週年紀念新書

《相信閱讀》

閱讀不必然會帶來偉大的成就;不閱讀必然會帶來偉大的庸俗。這正是天下文化慶祝25週年時我們所提出的:「相信閱讀」。一個國家落後,如說是因為經濟落後,更正確的說法是教育落後;教育落後的社會是一個相信「迷信」,不相信「閱讀」的社會。對個人的成長,對社會的成熟,「閱讀」是一條必經之路。
——「天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


1. 時代的視窗

二個人在說話。
印刷工人出身的夏瑞芳,正為他創辦於一八九七年的商務印書館,邀請南洋公學編譯院院長張元濟,主持館內編譯大局。

二人站在十九世紀末葉、中國群夢未醒的歷史風口,張元濟答應了。出於一份知識份子對文化啟蒙的抱負,張元濟深感普及大眾的教育需要一個「載體」,而出版,正是一項「傳播工具」,他投射出一個鮮明觀點:「出版之事可以提攜多類國民,似比教育少數英才為尤要。」

一九○三年,高夢旦任職商務印書館,並於一九一八年擔任編譯所長,當他在尋覓接任人才時,最屬意新文化領袖人物胡適,他這樣對胡適說:「我們那邊缺少一個眼睛,我們盼望你來做我們的眼睛。」時任北京大學教授的胡適如此承認:「得著一個商務印書館,比得著什麼學校更重要。」但他自覺年僅三十,於是舉薦自己的老師王雲五。王雲五自一九二一年接任編譯所長,商務印書館蒸蒸日上,以海納百川的瞻矚,結合第一流人才,成為繼北京大學後,為新文化運動推波助瀾最重要的組織者、出版者和傳播者。

這是曾任聯合報社長的張作錦先生,在他<故向書林努力來>一文中,所敘述的一則動人史事。那為一個出版機構灌注精氣的,正是凝聚了諸多智慧心眼的文士神采,流風所被,推助了一代歷史風潮。

就像一百一十年前,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敏睿的眼睛為社會的蒙?開窗,天下文化發行人王力行回顧與高希均教授一起創辦天下文化時,悠悠往事彷彿也隱涵一扇視窗的開啟,她說:「在二十五年前的時代氛圍裡,高教授的角色極具使命感,他的核心信念就是傳播進步觀念。高教授有一個自我觀照,過去在大學教書,一學期就算教上四個年級,也不過二百人;寫書就算暢銷十萬冊,畢竟還是有限。但若從事出版,匯聚的是眾多卓越之士的知識精華,在傳播進步觀念的效率上,影響力不言可喻。」

正是來自創辦人的這番觀照,一九八二年,「天下文化」誕生了,那時候它有一個前身名字——「經濟與生活出版公司」。

這個誕生,甚至更可遠溯到前此的二十年。那是一九六二年,青年高希均正在美國讀書。當時被譽為「經濟泰斗」的韓森(Alvin Hansen)教授,被邀請到密西根州大學講學,高希均註冊時,已超過他規定的二十名研究生。由於內心渴盼聆聽大師授課,高希均找到韓森當面請求。韓森看到他熱切的眼神,微笑地說:「年輕人,聽不聽我的課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果真想多學,那麼好好地研讀這份講授大綱及讀書目錄。」接過那份書目,高希均如獲至寶。韓森歡迎高希均來聽課,但是提醒了他一句話:「重要的理論都在那些書及文章中,『口授的』怎比得上『寫下的』來得嚴謹?」

這句話,「『口授的』怎比得上『寫下的』來得嚴謹?」自此影響高希均的為學態度,寫下的「書」從那一刻起在他心裡生根。

一個用「書」堆疊起來的生命歷程,高希均穿越讀書、教書、寫書、出書猶如穿越寶山的一條隧道,洞口那端天光下,一個出版社如花開放,開放在台灣生命力飛揚的一九八○年代。那時,許多人大聲疾呼「我們缺少經費」、「我們缺少人才」、「我們缺少衝勁」,而高希均看到的是另一種「缺少」,他聲嘶力竭這樣提醒:「我們最缺少的是進步的觀念!」

這個「缺少」,高希均要以一個出版社作為彌補的社會力量之一,他這樣定義「進步的觀念」:「在尊重法治與民主之下,這些看法與論點能夠促進經濟效率、社會公平與文化進步。」

於是,「傳播進步觀念」成為天下文化的精神主軸,那是開啟一切的核心符碼,任何一個書系,任何一本書,任何一篇文章,都以此作為引流的動力。一如打開窗戶,風就流進來了;打開視窗,世界就流進來了。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