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走過人間》

  ★1998年出版
★第一屆「一書一桃園」年度選書
★侯文詠、吳淡如、王念慈 推薦

 

張茂芸(天下文化版權部協理)

回首《天使走過人間》出版近十年來的軌跡,不由要再次欽佩作者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的遠見,以及她身為女性,和社會主流對抗的勇氣。雖然作者已於2004年去世,但這本由她親筆的唯一自傳,將為這位奇女子留下不朽的紀錄。我們可以說,正因她闡釋了死亡的真面目,讓我們更了解生存的意義。

庫伯勒—羅斯博士生於1926年,是民風保守,認為女子只適合從事文書工作或持家的年代。但她不僅立定志向從醫,個性中的好奇心與同理心,更使她對跨越地理、文化界線的人群,有探索的勇氣和寬容的胸懷。在大家避諱討論死亡的年代,她不僅率先提出「臨終五階段」,更勇於主張有尊嚴的死亡。若不是她鍥而不捨地奔走,我們今天不會有「臨終照顧」的概念,與「安寧病房」的成立。

她對世人的貢獻不僅於此,晚年更積極投身於照料愛滋病患。當然,她也曾身心俱疲,一手建立的家園更曾遭人縱火燒毀,但她一再地跌倒又爬起。因此,我們也可以說,這本書不僅是一位生死學家對生命的看法,更是一名堅韌的女子走過一生風浪的傳奇。

近十年前,這本書在國外引起非常大的迴響,多年來長踞長銷書榜而不墜。1998年天下文化出版中文版後,同樣成為感動無數心靈的口碑之作,並獲得吳淡如、言承旭等人的公開推薦。我們相信,這本書還會跨越無數個十年,讓更多的人咀嚼生與死的真義。

 經由本書編輯精選出的 iReading閱讀分享文章(嚴選6篇),如下:

書房名稱:
Sonja
文章標題: 傾聽生命
生命,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嗎?

孩提時代的伊莉莎白最常問的問題是:為什麼我生下來會是三胞胎,缺少明確的、屬於自己的身分和人格?

出乎意外的三胞胎,讓生下來只有兩磅重,「小不點兒怪可憐的」小女孩,

早早就蹦出了個哲學性的思考:「我究竟是誰?」

或許是對於「我」的早熟覺醒,伊莉莎白後來走出了震撼人心的獨特之道。


書房名稱:
晴天小牧 
文章標題: 兩磅的天使!
「有些花兒只開放幾天,每個人都讚賞他們、喜愛他們,把他們當作是春天和希望的象徵。然後他們就凋謝了,但他們已經做完他們該做的事」------ 伊莉莎白

伊莉莎白醫生說面對死亡有五個階段:(一)否認與隔離;(二)忿怒;(三)討價還價;(四)沮喪;(五)接受。我想,這五個階段不只是病人自己要面對的,也是病人至親至愛的人所要面對的課題。畢竟當病人離開塵世後,繼續背負著記憶的,是留下來的人。


書房名稱:
zhi 
文章標題: 一撮波蘭泥土,蝶化成人間天使
如果可以,庫伯勒-羅斯醫師,您願意當我的守護靈嗎?如果死亡是不存在的,那我們一生的來世使命就得有意義的活出對同胞的貢獻對吧!庫伯勒-羅斯醫師。我正在心中默禱,重覆您一生的使命承諾,您應該聽得到我的呼喚,懵懵懂懂的心在找尋守護靈的幫助。

  對生命的懷疑、對生命是否存在永恆、對生命的來與去,無時不刻不困繞著每個生命的當下,如何安心立命,找了千年還是個「?」,有來生嗎?有輪迴嗎?有天堂嗎?有地獄嗎?死了是不是就一無所有呢?就如同您告訴我們的情形一樣,就算站在最接近人類生命點的醫師們都無法逃避自身的困惑,他們也不知道和恐懼甚至隱藏無知來面對病人,醫師們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老是將病人的死亡看成是醫療失敗,不讓病人公開談論心中的恐懼和憂慮,藉以醫學權威的方式凌駕自身對生命態度的無知虛假。


書房名稱:
果凍老師 
文章標題: 人生的一個轉折
「天使走過人間」這本書是我在人生低潮時,我母親推薦我看的書,除了對作者濱死經驗感到不可思議與好奇之外,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讓我看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那時候的我還是個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滿懷的理想與高度期待的人生規劃,卻被現實環境的殘酷打擊得體無完膚,覺得自己竟是如此地沒用、如此天真!原來我把一切都想得太過美好了!當時的心情除了沮喪失望,就是一連串消極的念頭,母親似乎也感受到我的失落,某天,她在我的書桌上放了這本書,書名已經引起我的好奇,隨手翻開,讀到了一首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的小詩:


書房名稱:
古嘉
文章標題: 勇氣之書──了解死亡,才能懂得生命
《天使走過人間》這本書剛在台灣出中譯本時,我就買來讀了,那時我正在讀高一......不,嚴格說來,我正休學在家,原本將升高二的暑假,我卻沒辦法升上高二。

  那陣子,是我困惑於是否要選擇死亡的時間。在國中被體罰、被羞辱,逼到極限,考進了所謂的明星高中,但我的人生沒有變亮,反而蒙上了一層陰影。老師視我於無物,同學討厭我,我的成績差到極可能留級,而且我一項亮眼的表現也沒有,簡直就是個廢物。我那時真的不知道我活著有什麼意義,反正人都會死的,繼續痛苦地活著,不如痛快地去死。


書房名稱:
夏夜微風
文章標題: 死亡?生命價值?
自古以來,大部分的人對於「死亡」總會感到恐懼和害怕,也將其視為一種禁
忌的話題,人們對於死亡經驗的了解往往來自於書籍、週遭的人事物,較少有機會去親身體驗死亡的感覺。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對於「死亡」的這件事情,感到害怕,我甚至無法想像,有一天自己也終將面臨跟這個美好世界說再見的時候,我覺得「死亡」是一種會令人感到極痛苦的經驗。書中的作者,伊莉莎白女士用他的親身經歷娓娓道來,究竟什麼是生?什麼是死?看完這本書,他徹底改變我原先對死亡的看法,作者看待死亡是用一種正面積極的看法,不同於以往我所接受的傳統死亡觀念,這是我看完這本書後對我衝擊最大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