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藝術品種如果只有白髮蒼蒼的觀眾,是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的。我對年輕人有信心,尤其在這樣一個浮動的社會,我感覺人們心中有一種對優雅精緻文化的渴望。」
            白先勇
 
 
現象1現象2現象3現象4│現象5│現象6
 

傳播學視角的《青春版<牡丹亭>》

( 俞虹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 教授 )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可以稱為這兩年中國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我們看的是一部戲,經受的是一次傳統文化的洗禮,人性美、藝術美的熏陶和當代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之路的思考。


  顯然,青春版《牡丹亭》在傳播效應上已遠遠超越了其作為一部戲本身所能產生的作用。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劇作的經典性與編劇演出人員的巨大努力使之成?藝術精品,觀眾對真正意義上的傳統文化之美的期待,當代社會中人們對人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訴求,無不促成了傳播的成功。主創、編導者從發起、籌備、培訓、排練到演出、宣傳,整個過程無不具有強烈的傳播意識,這種意識甚至是發自靈魂的自覺。從傳播學的角度說,繼承傳統文化既是接受傳播也是實行傳播,因?文化的繼承必然體現為一定的標識、符號和形式,這也不是繼承者個人所能確定的,而繼承的目的通常是?了弘揚,為了服務于今天的文化,這就必須採取適合於今天的表現形式。我們看到青春版《牡丹亭》找到了這樣一種試圖讓當代人接受並被證明是初見成效的傳播形式。本文試圖就這一問題展開分析。當然,作?文化藝術傳播成功案例的青春版《牡丹亭》還只是個例,它還未能昭示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與當代文化有機融合並有效傳播的普遍規律,這不但待質于青春版《牡丹亭》下一步的傳播策略和效果,也待質於更多的類《牡丹亭》的傳播實踐,本文也想就此提出思考。


一、 青春版《牡丹亭》傳播價值分析


  帶著讓“讓全世界的人,看到中國最美的東西”的理想,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率兩岸三地精英鼎力製作了青春版《牡丹亭》,其目的“就是想借著製作一出昆曲經典大戲,舉用培養一群青春煥發、形象俊麗的演員來吸引年輕觀眾,激起他們對美的向往與熱情;最後,將昆曲的古典美學與現代劇場接軌,?擁有五百年歷史的昆曲劇種振衰起疲,賦予新的青春生命。” 事實上,自2004年臺灣首演後,劇團行走於兩岸三地,奔波於十大名校,所到之處無不掀起昆曲熱浪,戲曲票友以過年一樣快樂的心情度過這短暫的三天時光;年輕的學子們則由此與昆曲結下了初戀般的情緣。有人把看青春版《牡丹亭》的經歷喻?:驚豔、感動、癡迷的三步曲。僅此,似乎已經實現了主創們上述的原始追求。因為,從初次看、喜歡看到著迷看的結果,本身就是青春版《牡丹亭》以古老昆曲?依託,由青年演員表演青春故事,給年輕學子看的圓滿成功。


  據統計,在演出進行到十六輪四十九場時,近七萬人的直接觀眾中,第一次看昆曲的觀?占50%,年輕觀?占75%。本人也屬於這50%中的一員。因為喜愛古琴而充滿好奇地走進同被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居於首位的昆曲劇場。有幸的是第一次接觸昆曲看的就是青春版《牡丹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迷上了優雅、纏綿、細膩、豐富、唯美的昆曲。至今靜心自問,假如看的不是青春版《牡丹亭》,會讓我著迷嗎?坦率地說,很難。于我如此,於他人或許亦這般。昆曲漫長的四百餘年歷程,如同余秋雨先生所說的“曾使這個民族的重要人群進入了整整兩百年的審美癡迷狀態”的輝煌記憶只能存在于史論之中了。繽紛多彩、多元躁動的現代社會,與典雅、舒緩、純粹的昆曲情境畢竟相距遠矣。人們可以從多種渠道輕而易舉地獲得娛樂、休閒、享受。然而,青春版《牡丹亭》卻為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搭建起了一座美麗的橋梁。通過這座橋梁,當代人尤其年輕人可以賞心悅目地徜徉于傳統與現代之間。因此,青春版《牡丹亭》的傳播價值意義又豈止在於傳承中國古代戲曲藝術,更有其豐富的文化建設意義。


  確實,青春版《牡丹亭》,美侖美奐的藝術形式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精髓、審美追求水乳交融,?提升傳播效果,實現傳播價值提供了最好的傳播載體。在肯定它?傳承昆曲藝術弘揚傳統文化的貢獻的同時,我們還應該透過傳播現象,解讀其所帶來的更深層更廣泛也更?持久的文化價值意義。


  首先,青春版《牡丹亭》通過詩、演、樂、歌、舞美、燈光等諸多元素所營造的近乎極致的唯美情境,在觀看者的心中播撒下無數的美麗種子,喚醒了人們特別是年輕人沈睡的文化基因。我相信每一個炎黃子孫生命中注定深埋著先人的文化基因,代代傳承,融於血脈,只是是否有機緣啟動而已。今天,白先勇先生以極大的使命感?我們奉獻了這部精神大餐——青春版《牡丹亭》,誰能否認這與他10歲觀看梅蘭芳俞振飛的昆曲表演時所埋下的種子無關呢?無庸置疑,恰恰是這兒時的美麗種子經歷了漫長人生的孕育,於今開花結出的燦爛果實。當今,我們太缺少這種可以觸及靈魂的震撼了,太多的繁雜、太多的混濁、太多的躁動、太多的功利,使得我們忘卻了純粹、迷失了自我、遠離了寧靜。因而,當美成為了一種純粹、一種唯一、一種來自生命源頭的追求時,震撼是無可避免的,蘇醒的基因即刻鏈結起文化認同的紐帶。看的是《牡丹亭》,收穫的又豈止昆曲?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與審美意趣尋著這個路徑可以走得很遠。只要有種子存在,就會有發芽、開花、結果的可能。因此,遭遇過青春版《牡丹亭》的洗禮後,我們有理由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明天有更多的期待與自信。


  其次,青春版《牡丹亭》為傳統藝術如何有機地注入新活元素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對於創新傳統文化,弘揚傳統文化有著積極的實踐意義。古典與現代似乎總是難以調和的兩個極端。尋找最佳契合點的過程也就是艱苦創作的歷程。通常看到由於現代觀念、技術的引入,對古典帶來傷害和?生不和諧音的狀況居多。保留古典精髓,添加現代元素;以古典為本,現代?輔是青春版《牡丹亭》創作的基本原則。整個作品既體現出主創人員銳意創新的追求,試圖接近現代,接近青年;又絕對不偏離對古典的尊重保留本質的底線。現代只是服務於古典,只做錦上添花之舉,決不做畫蛇添足之事。因此,最現代的技術在燈光造型、舞美設計中盡顯身手,使青春版《牡丹亭》一反傳統的單一樸實的舞臺置景,竭盡繽紛華麗之能事,應和了當今視覺時代的審美需求,與劇中麗人才俊渾然一體。元素選擇、分寸把握都恰到了好處。 顯然是值得認真總結與借鑒的。


  三,值得一提的是,青春版《牡丹亭》為海峽兩岸三地的精誠合作與交流,開闢了一片創作園地。該劇集合了兩岸三地眾多的文化精英、戲曲專家,從劇本改編,導演、演員到服裝、舞美、燈光、舞蹈設計,每一環節都是這個團隊共同創作的結果。特別來自臺灣的有著豐富的演出創作經歷和專業素養的劇場相關創作人員,為劇目的整體舞臺效果的實現做出非常的貢獻,也為大陸戲劇界帶來了鮮活的經驗。兩岸三地同祖同根,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彙集在一起,目標一致,互通有無,本身就是很有意義很有價值的事。誰能割斷這種血脈相連的關係呢?只有當大家攜起手來才能把美麗的事業做得最好。


二、青春版《牡丹亭》傳播效果生成分析


  在大眾傳播活動中,由傳播者——媒體——接收者共同構成傳播活動的起始與終結。就媒介而言,它的終極目標必將指向接收者。傳播的核心就是要追求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實現。青春版《牡丹亭》當然也不例外。作為傳播者的主創人員,將目標受眾群的主體鎖定為大學校園的年輕學子,希望通過影響年輕的文化精英們,對昆曲的世代傳承做出積極貢獻。這是符合當今分眾傳播時代的現實走向的。但是,應該看到,事實上傳者定位的局限性、受眾選擇的自主性、市場競爭的開放性,都必然決定了傳播影響的有限性,不可能存在無限的魔彈效果。也就是說,一方面青春版《牡丹亭》獲得非常好的劇場效果,另一方面要認識到影響的有限性也是必然。關鍵在於傳播者如何在有限影響中尋求最大化傳播效果,並且獲得真正的傳播影響力。


  傳播影響力,是傳播內容到達後的效果及其再釋放能力和結果,是接收者完成觀看行為後,節目對個人與社會實際生成的影響力度。傳播影響力形成圖示如下:


  媒介傳播→個體接收→接受影響→影響再傳播→社會影響力


  在這個簡化的線性鏈結圖示中,我們暫且將媒介傳播視為常量或曰定數,那?後面全是變數即變數;其中最核心最關鍵的變數是“個體接收”中的“個體”。亦即當同一節目被不同個體接收時,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影響內化於個人,然後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再傳播;這種再傳播可能以人際傳播的方式進行、或者由於個人職業的不同進入政治傳播、組織傳播、藝術傳播甚至回歸大眾媒介形式,當然還有潤物細無聲地融合于個體行為的影響等等,無論如何社會影響力由此而形成。因此,就這一範疇討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傳播所形成之社會影響力的強與弱、正與負和接收個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對於青春版《牡丹亭》,“個體接收”的接受主體——大學生而言,他們從年齡、職業角度看相對單一,人際傳播是他們進行再傳播的主要方式。但是,由於這是一群非常活躍的群體,變數係數高,未來走向進入社會中間階層,因此後發影響力不容低估。雖然,主創者的定位明確,但是對於這個群體究竟在怎?看青春版《牡丹亭》?從中看到什麼?特別是看後是否再傳播如何再傳播?還沒有深刻的思考與認識。既然投入了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任其隨意發展,廣種薄收也罷,自生自滅也罷,不如做一些積極的、建設性的努力,擴大傳播影響力的有效生成為好。

  目前的狀況大體是,學生看時激動,想時感動,過後無動。缺少可持續的效果生成。種子無疑是種下了,是否發芽取決於接收者的孕育能力和傳播者後續的澆灌培育舉措是否跟進。傳播學者施拉姆曾尖銳地指出“媒介的一個古怪的特點是,創作和生產人員、作家、編輯和技術高超的演播室技師對產品負責,傳播物件正是根據?品的質量如何決定買還是不買,看還是不看。但是他們對於產品的加工在產品出手以後也就完結了。此後它就被交給技術和經營人員。” 也許,在打開市場的同時,還需要我們對產品的實際傳播效果進行深入的分析認識,以提升傳播的有效價值。

本文未完….摘自傳播學視角的《青春版<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