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藝術品種如果只有白髮蒼蒼的觀眾,是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的。我對年輕人有信心,尤其在這樣一個浮動的社會,我感覺人們心中有一種對優雅精緻文化的渴望。」
            白先勇
 
 

紀實1紀實2紀實3紀實4│紀實5│紀實6紀實7

 

古典在青春的指引下復生

華東師範大學  夏太娣

  《牡丹亭》自誕生之日起,在舞台上就沒有寂寞過,很難統計它多少次被演繹,被改編,多少次走近觀?,走上舞台。青春版《牡丹亭》只是其中的一次,然而這一次注定要被載入《牡丹亭》的演出史和傳播史。因?它成功的是贏得了年輕觀?的心,在戲曲尷尬的處境下力挽狂瀾,開闢了一片新的天地。


崑曲觀眾群體年齡下降三十歲

  青春版《牡丹亭》在台灣首演時幾乎一半觀?是年輕人。老中青觀?看了都感動得掉淚。《牡丹亭》內地首演是在蘇州大學,兩天演出就有兩千六百多觀?擠進去看,其中有百分之六十多的大學生是第一次看崑曲。而在香港則連續三天爆滿,在上海也是如此,在北京演出後,北京晨報有一篇報導說:《牡丹亭》使崑曲的觀?群體年齡下降了三十歲。一時間,劇場內外,校園內外,網路、報紙、電視,紛紛談說《牡丹亭》。有位學者評論說「青春版《牡丹亭》已經成?一個對文化界?生持續影響的文化事件。」這種空前的盛況在戲曲不景氣的今天確實是太難得了。最重要的是:「青春版《牡丹亭》公演的成功表明,高雅藝術可以被青年一代接受,古典精神仍能夠在當今的社會被傳播」。
  「排一部青春版的《牡丹亭》,是基於對崑曲觀?培養的考慮。」,「崑曲需要年輕的演員,也需要年輕的觀?。」白先勇如是說。

  把觀眾定位於年輕的學子,採取校園巡演的形式,這一舉措獲得了最廣泛的回應。很久以來,我們的文化部門便在呼籲「高雅藝術進校園」。儘管許多劇團也經常深入大學進行演出和普及,可是實際效果卻不理想。因?戲曲本身的程式化特點,使得我們在過去一段時間裡,對於戲曲的改革是舉步維艱,難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導致觀?的總數在下降,年齡層在上升。在劇場裡放眼望去,稀稀落落,寥寥可數,想要在觀?席上見到年輕的身影,更難。現在青春版《牡丹亭》得到了大學生空前的熱烈反應,很多人情願自掏腰包,第一次走進劇場,坐九個小時看崑曲,確實值得我們深思。

恰到好處的現代氣息


  那麼,青春版是如何贏得了年青觀?的心?它的魅力何在?

  白先勇說,創作組對於青春版《牡丹亭》劇本的改編,力爭把本子中的青春氣息展示出來,尊重但不因循古典,充分挖掘崑曲藝術的DNA。他的話可能?我們揭開了謎底。 應該看到,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是青春版《牡丹亭》大獲成功的重要原因。戲曲是美的藝術,有人曾說,戲曲無處不美。內亦美,外亦美;大亦美,小亦美;善亦美,惡亦美;動亦美,靜亦美;生亦美,死亦美。正因?對美的執著追求,才有這延續幾百年的藝術。與以往任何版本所不同的是,青春版《牡丹亭》在古老的崑曲中揉入了新鮮的、時代的元素,讓它美的不同凡響,美的超凡脫俗。


  從對劇本的改編上看,由原劇的五十五齣壓縮為二十七齣,增加了男主角柳夢梅的戲份,極好地突出了情的主題。男女主角的戲份,舒緩而不拖遝。〈叫畫〉一折是三十分鐘的巾生戲,而扮演柳夢梅的俞玖林唱、唸、做俱佳的表演,贏得了台下陣陣掌聲和笑聲。配角的戲,緊湊而不局促,如〈憶女〉一齣,春香、杜寶、夫人同一舞台,而身立三處,各訴心情,表露有異,悲情卻同。這樣的安排更能渲染出悲劇情境。即使角色的配置,也完全做到了惟美的追求。石道姑本是淨扮演,溜金娘娘楊坡在劇本中是丑角,然而改編後都用的是彩旦表演,兼有諧趣和扮相之美。


  除了重要章節,連一些難以表現的齣目如〈離魂〉、〈回生〉等也有了很精采的處理。〈離魂〉一場戲,杜麗娘身披曳地的紅色斗篷,手拈一枝梅花,在花神的簇擁之下漸行漸遠,驀然回首,黑幕拉起,一束追光,留下了杜麗娘對人間無限的依戀。美好的生命就此消逝了,也留給了觀?無限的痛惋。〈回生〉一齣同樣採取了這種寫意的手法。在柳夢梅的聲聲呼喚中,黑幕徐徐拉開,杜麗娘從沉睡中醒來,在晨光中迎接著新生。全場激動了,熱烈的掌聲四起,在這一生一死之間,觀?經受了愛的沐浴,美的洗禮。馮夢龍曾批點說:「人到生死之際,自非容易,況以情死者乎!叮嚀宛轉,備寫淒涼,令人慘惻。俗優草草演過,可恨。」在古老的崑曲中,能夠把生和死闡釋得如此富有詩意的,光靠傳統手法,確實難以達到。正因?有現代舞台的這些元素的綜合運用,才真正達到了化境。即使是一些細節,青春版《牡丹亭》也是做到臻於完美。〈叫畫〉一折中杜麗娘的那幅寫真,是白先勇特地邀請他的畫家朋友奚淞親手繪製的一幅粉彩美人圖。就連花神手中飄揚的長幡也是精心設計的。出現在〈驚夢〉一折的幡用了綠色,充滿生命的張力,象徵蓬勃的愛情;〈離魂〉一齣用了白色,寓示悲傷,悼念著生命的逝去;〈回生〉一齣則用了表示喜慶的紅色,這一細節上的變化形象地渲染了氣氛,將戲曲的寫意之美發揮到極至。


  舞台上,兩百多套用蘇繡製成的服裝,保持了傳統的特點,但是在?色的配搭、花紋的設計,卻體現了現代氣息,顯得更青春靚麗,而且貼近情境要求和人物的身分。〈遊園〉一折,春香一身翠綠,杜麗娘則是素雅的淡黃衫,?色的對比表現了兩人一活潑一端莊的性格。整場戲中,飄逸的花神留給了觀?深刻的印象,殊不知,花神服裝上的圖案是擔任服裝和美術設計的著名電影導演王童用畫筆一筆一筆地畫上去的。細節就是質量。正因?一絲不茍的追求,最後呈現在我們眼前的《牡丹亭》,從演員到舞台;從情節設計到人物對白;從音樂到舞美,從燈光布置到服裝設計,從內到外,從大處到小處,無一不是美的藝術,無一不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正是劇本編演中恰到好處的現代氣息,消除了年輕人對經典的距離感。

年輕演員令人驚豔


  「打青春牌,用年輕演員吸引年輕人,做一齣?年輕觀?製作的戲。」 這一次,白先勇在演員身上做足了工夫。據說所有出場的演員都在二十五歲以下,特別是男女主角,白先勇走遍了大陸崑班,精心挑選出俞玖林、沈豐英這一對金童玉女。無論從扮相還是做功上看,他們都非常優秀。最重要的是他們得之於崑曲名家張繼青和汪世瑜整整一年的真傳,一板一眼都是手把手地傳帶出來,韻味正宗。


  看戲,首先看的是演員。不可否認,富有朝氣的年輕演員,讓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充滿了活力,這也是吸引年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若干年前,也是在上海,第一次看了崑劇《牡丹亭》,那時還年輕,囊中羞澀,咬著牙和同學買了八十元一張的票,挺後的座位,但感覺奇好。特別是主角杜麗娘的上場,那一亮相真是豔驚四座。年輕、漂亮、富有朝氣,一顰一笑,確確實實就是杜麗娘的氣息。我被打動了,被她的柔媚、優美深深吸引,毫不猶豫買了後兩場的票。然而,第二場卻換了主要演員。杜麗娘由一個唱京劇出身的演員扮演,我對腔調並不在行,不知道她的唱腔是否正宗,但是在她身上我分明看到的是剛勁,再也找不到那份動人心魄的柔媚,那一招一式讓我想起了穆桂英,而不是溫婉的杜小姐。第三場的演出更是令我沮喪不已。青春的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對話竟由兩位年過半百的中年演員完成,可能他們的唱腔確實爐火純青,表演已臻化境,但看著他們臃腫的身形,滿臉的滄桑卻要做出小兒女的種種嬌態。我卻渾身起了雞皮。


  形象是舞台的代言人,一定程度上講它只屬於年輕人。特別是《牡丹亭》這樣旖旎的愛情戲,就應該由適合它年齡的年輕人去演繹。在這裡我絲毫沒有貶低老藝術家們的意圖,相反地,我很尊重他們。一直認?他們無論是從藝德上,還是?藝術獻身的精神方面都非常值得年輕人學習。但這不意味著他們可以永遠擁有舞台,占有觀?。他們的位置應該更多地放在幕後,放在對年輕人的幫教上。白先勇說得好:「《牡丹亭》不是讓老師傅來捏,就會失傳,他們再過幾年就教不動了。我著急,最好快點快點傳下來。」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汪世瑜和張繼青的精心傳授,他們「如同在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上塑造一個自己,讓青春的肢體延伸著他們的藝術生命。」在他們的悉心傳帶下,在俞、沈二位的努力下,杜麗娘和柳夢梅在四百年後的今天,在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上再次復活了。有人說:戲曲是虛擬的藝術,既然動作、舞台都可以虛擬,演員和劇中人的年齡差距同樣可以虛擬。我說不行,在湯顯祖的年代、在譚鑫培的年代,可以虛擬。那時的觀?是痴迷的,他們在極度匱乏的文化生活中,什?不可以接受呢!然而現在,在各種娛樂應有盡有的情勢下,想讓觀?事事遷就,幾乎不可能。在這個追求「逼真」、「寫實」的時代審美背景下,戲曲想要擺脫電影、電視的影響,自顧自地走下去,只能是一條道走到黑,最後以犧牲觀?而告終。


  舞台是美的藝術,是年輕人的藝術。在《牡丹亭》誕生的那個年代,人們就已明白了這個道理。《牡丹亭》的作者湯顯祖有感於《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注1】他擔心自己的戲無人領會,所以親自教演年青演員。明代的士大夫們喜歡編戲,也喜歡在自己家裡演戲,他們的小戲班,很多是由年輕演員組成。據明末張岱的自述:「自大父于萬曆年間與范長白、鄒愚公、黃貞父、包涵所諸先生講究此道,遂破天荒?之。有『可餐班』,以張彩、王可餐、何閏、張福壽名;次則『武陵班』,以何韻士、傅吉甫、夏清之名;再次則『梯仙班』,以高眉生、李岕生、馬藍生名;再次則『吳郡班』,以王畹生、夏汝開、楊嘯生名;再次則『蘇小小班』,以馬小卿、潘小妃名;再次則平子『茂苑班』,以李含香、顧岕竹、應楚煙、楊騄駬名。主人解事日精一日,而傒童技藝亦愈出愈奇。余歷年半百,小傒自小而老、老而復小、小而復老者,凡五易之。」之【注2】?了保持家班演員的年輕化,不惜花費重金,五易其人。代價不可謂不高。

吸引青年觀?靠的就是革新


  可是到了今天,我們在重視老藝術家的同時,卻嚴重忽視了對青年演員的培養。生怕年青演員沒經驗,經不住大場面,弄什?都怕砸了。劇團排演新戲首先想到的是依賴老藝人,會演也要老藝人去支撐門面。另一方面,老藝人對於舞台的依戀情結,也使得他們不願讓舞台於年輕人。老藝人憑藉著勇氣和智慧在同行中殺出血路,獲得成功。因此他們也格外珍惜,格外看重這舞台。舞台給了他們榮譽,觀?帶給他們自信。漸漸地,他們也離不開舞台,離不開觀?。總希望自己的舞台生命能無限延伸下去。


  前不久,中央台播放的電視連續劇《青衣》就揭示了這一主題。通過三個女人,筱燕秋、李素雲和春來的愛恨情仇,生動地表現了年輕演員和老藝人對舞台的爭奪。三個女演員都很要強,都很熱愛藝術,又都有著「舞台情結」。總希望自己永遠是舞台上最光彩奪目的那一個,不能容忍別人染指。這種對於舞台強烈的占有情結使得她們忘卻了一切,變得自私而自戀。筱燕秋和李素雲都不是壞人。她們起初對於自己的學生都是慷慨的。然而當學生在她們認?屬於自己的舞台上獲得成功,接受禮遇時,那種「舞台情結」 便惡性膨脹,難以遏制。先是李素雲和筱燕秋?了舞台鬥得你死我活。當然,年輕氣盛的筱燕秋敗了,而且一敗塗地。被貶到學校,遠離舞台。漫長的歲月中,那短暫的幾天舞台經歷成了支撐她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她把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學生春來身上。然而,當機會再一次來臨時,這對親如母女的師生又?舞台開始了明爭暗鬥。她們不顧一切,不擇手段地「霸住」舞台。我認?,與其說電視劇在頌揚戲曲表演藝術家的敬業精神,勿寧說揭示了一個普遍的事實。對於舞台的爭奪,在一代代老演員和青年演員之間重複。而天平往往在老藝人昔日的光環下發生傾斜,聚光燈下的舞台仍然是老演員的世界,於是舞台下的觀?席也只剩下老戲迷的身影。青年演員得不到鍛煉的機會,積極性不高,只好紛紛跳槽,導致轉行人員增多,劇團青黃不接。於是,當那些受到科班系統訓練又有豐富舞台經驗的老藝人紛紛謝世後,劇團甚至一個劇種的消逝也就不遠了。
好在,戲曲革新以吸引青年觀??目標已成?許多演出劇團不謀而合的戰略。如今,許多劇種在創作編排時首先想到年輕人,他們意識到年輕人才是戲曲發展的未來,培養這批潛在的觀?隊伍,使之固定、成熟,對於戲曲發展意義重大。許多劇團負責人公開提出「我們的戲能夠吸引青年觀?走進劇場」。京劇梅派傳人梅葆玖認?:「戲曲如果不吸引年輕觀?走進劇場,觀?就會愈來愈少,市場就會愈來愈小。而吸引青年觀?靠的就是革新,讓青年人愛看。」中國評劇院副院長劉侗在談到劇院藝術規畫的時候,首先把吸引年輕人作?創作排練的一個元素。他認?,觀?愈來愈少,市場一步步流失,主要是沒有引起青年觀?的興趣,所以吸引年輕人是以後幾年創排公演現代作品的一個標準。而杭州餘杭小百花越劇團更是打出了「青春越劇」的旗號,不但成功改編了經典名著《孔乙己》,還讓網路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在戲曲舞台上亮相。


  這次青春版《牡丹亭》在年青的大學學子中造成了衝擊波,希望也能在戲劇圈內擴大影響,為我們的戲曲革新作出貢獻,也讓古典戲曲在青春的指引下走向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