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籍: 杜拉克精選:管理篇
作  者: 杜拉克(Peter F. Drucker)
譯  者: 李田樹
出版公司: 天下文化
定價:320
網站特惠價:272(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

我所認識的
彼得.杜拉克

 
一位「大師中的大師」
 在今日世界上,談到管理或管理學者,恐怕絕大多數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名字就是彼得•杜拉克。這位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a guru's guru)的人物之所以享有這個盛名,不僅由於他的著作眾多,更因為他的見解所表現的歷史和社會深度以及超越時代的前瞻眼光,是少有其他學者所能企及的。甚至如《追求卓越》一書作者之一的畢德士所稱「在杜拉克之前,並無管理學的存在」,更可代表杜拉克在管理和管理學領域中的獨特地位。

 一般而言,在杜拉克之前或較早時期,人們對於企業的概念中所重視的,主要在於機器、資金和原料;當時並無所謂「管理」這種概念;即使有之,也只限於組織中的某些職位,一些原則性觀念,或某些作業性技巧而已。那時大多數的經理人還不曉得自己當時所做的事,就是「管理」。人們甚至對這一活動並不尊重,例如在杜拉克自傳中曾經記載過這麼一回事,此即當他將要發表一部這方面的著作時,他的友人給他的忠告是:「如果你以管理為題出書,將會影響你今後在學術界發展」。

 在這種環境下,杜拉克之所以選擇「管理」做為他一生的志業—甚至他的「最愛」—充分表現他的前瞻眼光和執著。事實上,他並非一位出身管理的學者,他所獲博士學位乃屬於國際公法學領域;他的早期著作遍及社會、經濟和政治範圍,甚至包括兩部小說;他在大學中所擔任的課目有歷史、哲學、甚至東方藝術。他之進入或開拓出管理這一領域,自某種觀點,可說是一種意外的機遇。

 此即當他出版了《工業人的未來》(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Man, 1942)一書後不久,引起了當時世界上一家規模最大的公司—通用汽車—一位高階主管的興趣,邀請他到公司,就後者的政策和組織結構進行研究,由於這一機會讓他將研究成果發表了他第一本屬於管理的專著:《企業的概念》。自此以後,他共計發表了超過四十本以上的著作和上千篇論文,幾乎都在於管理方面,其中以在《哈佛商業評論》中刊登者,即達三十篇之多。尤其令人驚奇者,如今杜拉克已屆九十二高齡,但是他的創造力歷久不衰,就以在過去十年中所發表的重要作而言,就有《非營利組織的管理》(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1990)、《資本主義社會》(Post-Capitalist Society, 1993)、《巨變時代的管理》(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 1995)、《杜拉克看亞洲》(Drucker on Asia, 1997)等重要著作。據他自己說,當他年輕時,每週上歌劇院一次,有一次在觀賞維爾迪的作品時內心大受感動。當他獲知,這是維爾迪八十歲時所作時,他便下定決心:「一旦我活到高齡時,也一樣不放棄,而要再接再厲」。("If I ever reached an advanced age, I would not give up, but would keep on")("My Life As A Knowledge Worker," INC., Feb. 1997)。
 
對於管理學的獨貢獻
杜拉克對於管理學的貢獻和特殊觀點主要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他所發展的管理觀念和理論乃根植於管理現實上,而非純粹抽象的原則和原理。如同在1997年《富比士》一篇有關他的文章題目所稱,他是「就事實論事」("Seeing Things as They Really Are," March 10)。基本上,他認為管理是一門實務—也就是追求成效的一種實務功能,這可自他1954年的鉅著《管理的實踐》(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以及1964年《成效管理》(Management for Results)兩書的書名中看出。因此,他對於管理的討論是整體性的,譬如企業對於社會的功能和貢獻,企業的經營使命,董事會的組織和功能,如何發展企業為一創新性組織,以及近日所提出有關企業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之討論等這些課題。然而,他並未忽略理論的價值;他認為,實務要以理論做基礎,因此他們是可以利用科學方法加以研究、學習和傳授。不過,將理論應用到實務上時,其對象都是某些特定的和獨特的個案,有賴管理者之經驗和洞察力。因此有關管理究屬科學還是藝術的辯論,在他看來,是沒有意義的。

 其次,他將管理的重心自資金、機器與原料轉移到人身上,他將員工視為一種最重要的資源,而非成本。他將人員視為是有血有肉的「完整的人」(a whole man)。他說:「每個企業都是由人組成的,這些人具備不同的技能與知識;執行各種不同種類的工作」。因此,管理是關乎人的。管理的任務,就是要讓一群人有效發揮其長處,儘量避開其短處,從而讓他們共同作出成績來」。因此,他重視人性,以及影響行為的文化因素,也認為沒有任何決策比用人決策的影響更深遠。在他的管理學中,對於人的價值觀,成長及發展等課題的重視,是十分突出的。

 第三、他將管理自一種謀取利潤的手段提升為決定現代社會生存與發展之最具關鍵性因素。他認為,在今後劇烈變動的環境中,管理為推動和引領各種機構不斷變革以適應環境潮流的一種力量。早在1954年《管理的實踐》一書中,他即對於此後的美國能否繼續其經濟榮景並保持其世界上之領導地位,開發中國家能否擺脫貧窮進入民主而開放的社會,甚至有關今後世界和平和人類前途等,都和這社會能否培育出有能力而盡責的管理階層存在有密切關係。由於他的大聲呼籲,不但使各國社會和政府對於管理給予高度的重視,也使得管理成為一門受人尊敬的學域。

 第四、他對於管理未來發展的洞察力是無與倫比的。譬如,他極早指出世界走向全球化的趨勢及其對社會與企業的影響;他提出民營化主張早於英國柴契爾夫人;他大聲呼籲組織應重視創新和創業精神之培育與運用;他更在四十年前就提出「知識社會」與「知識工作者」的名稱和其重要意義。除了這些重大潮流或趨勢以外,杜拉克也是最早倡議目標管理和自我控制構想,以及建議發展以資訊為基礎的組織的學者。他這種前瞻眼光和洞察力固然屬於他的個人特質,恐怕也和他所擁有的人文社會背景與人生歷練有關。在1997年3月10日《富比士》所刊出一篇有關他的文章中即感佩地說:「儘管他目前已臻八十七高齡,但是他的思想卻可能是當今美國人中最年輕的—也是最清晰的一個。」當非溢美之辭!
 
企業的目的與使命—創造不相同的明天
 他認為,在劇變的時代中,今後的經營者和管理者的最主要責任,即在為機構創造不相同的明天。因此,企業要自此觀點以界說本身的目的與使命,衡量自己的績效。杜拉克反對以利潤做為企業經營的目的;他並非謂企業不需要利潤,反之他承認,利潤乃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問題在於,「獲利動機和其衍生出來的追求利潤最大化觀念,對於企業的功能、企業的目的,與管理企業的工作都是不相干的。」

 企業所要達成的「目的」或使命,一定要落在企業以外的社會中。最主要的,就是:「創造顧客」。這也為什麼他一再強調,企業所具有的生產性功能只有兩個:行銷和創新。行銷是為了發現和預期顧客的需要及其性質,而創新即謀求以更有效的方法,方式和途徑以求滿足這種需要。企業所有之其他功能則都是成本。具體言之,企業所要界定的目的和使命,即應自上述觀點回答三個基本問題:「我們目前的事業是什麼?」「我們的事業將變成什麼?」以及「我們未來的事業應該什麼?」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代表了一個企業所要創造的顧客對象,並根據這種對象以供進一步評估其潛力及所需要之核心能力條件。

 杜拉克以經營使命取代利潤動機做為驅動企業的力量和績效衡量的標準,一方面,可將企業努力目標和外界環境、巿場狀況、及內部核心能力相結合;另一方面亦可給予工作者以較大的彈性和成就感。杜拉克之所以特別推崇某些非營利組織,認為他們是企業學習的對象,主要即在於這些非營利組織乃經由使命—而非利潤—所成功推動的。
 
創新——一個貫穿杜拉克管理理念的主軸
 貫穿杜拉克的整個管理理念的,應該是「創新」。依他的定義,創新代表一種賦予人力與物質資源以新的和更大的財富創造能力。所謂「不創新,即滅亡」(innovate or die),即係由他最早提出,今天已成為企業奉為圭臬的一種說法。他曾經批評組織瘦身和組織再造工程,認為它們或可能產生某種短期效果,但卻無法帶給一組織所需要的真正而持久的變革。創新誠然含有較大的風險,但若一企業因此不敢冒這種風險以創造未來世界, 其實是冒另一種看不見的更大風險。

 結合杜拉克前此所說的觀念,他所主張的創新並非局限於科技方面的創新,他也不同意企業所從事的研發工作就是創新。創新代表一種能夠對外界環境造成重大衝擊和影響的變革,因此包括組織和社會方面的變革在內。再者這種變革必須與一企業所擔負的任務或使命有關,也就是說,它必須能為顧客創造更新更高的價值。

 杜拉克所強調的創新,與前此學者,例如經濟學者熊彼得等不同者,第一、他認為創新是可以經由組織與管理推動的;所需要的,就是塑造一種「創新性組織」(innovative organization)。其次,這種創新的來源為知識,而非傳統的生產因素。由於這種知識及其運用乃屬於所謂的「知識工作者」。因此,如何提升這群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構成杜拉克近年來所關注的重點。
 
知識工作者和創新性組織
 無論是要發展一個創新性組織,或是對於知識工者的管理,其基本前提和做法都和過去所採用者不同。過去管理所追求的,乃是在原有基礎上持續改進,而今後的管理卻要有計劃地放棄過去;他認為如果希望以原有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以執行創新,這種創新注定是要失敗的。同時,在一創新性組織內的知識工作者也不同於傳統的藍領和白領工作者,他們各擁有其「生產工具」—他們的專業能力—對於組織的依賴程度較低;他們一般不接受「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的指揮和命令。一旦他們處於這種指揮與命令狀態下時,他們將喪失其做為「知識工作者」的生產力。因此,組織應將他們當做合夥人或志工來管理,只能經由吸引或說服予以影響,所依靠的前此所說的經營使命。

 總之,想要在一篇短文中將杜拉克所有的重要觀點和思想予以完整地陳述,乃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同樣地,要一個人去閱讀他六十年來所有的有關管理方面的著作,雖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也是一件難事。自這觀點,本書將他自1942年所著的《企業的概念》至1995年《巨變時代的管理》五十多年來若干重要著作的精彩篇章予以摘選編集成書,可說是提供讀者一大服務。個人承編者之邀,將個人閱讀這等篇章之所得撰成這一短文,冀望能夠幫助讀者能對他們背後的觀點有一連貫性和整體性的了解。當然,要想真正領略和深入這位大師思想的堂奧,還是建議讀者自己好好地閱讀原著。
 
杜拉克對於台灣讀者的啟發和鼓勵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也可將本書視為杜拉克專門為台灣讀者所撰寫的一本著作。在書中,他寫了一篇「給台灣讀者的序」。在序文中,他描述台灣自1945年脫離日本統治時的一個落後的農村社會起,發展到2001年時躍升為世界頂尖的高科技國家這一歷程。他指出,在這短短五十年內,台灣最大的成就,乃是「培育出一批受過高等教育,個個在不同領域內發揮所長的專業人員和經理人」。而他認為,我們也要從這批人身上預卜台灣的未來。

 事實上,如果我們將杜拉克的思想做進一步的引申,我們將發現,僅僅有這麼一群人是不夠的,台灣—正如同其他國家,尤其是東亞各國—必須進行他所謂的「第三次轉型」,此即我們企業的組織型態和管理,必須配合全球化和數位化的潮流,為這一群人—知識工作者—提供一個有效發揮他們生產力的環境和機制。否則,徒有素質良好的知識工作者也將無能為力,這正如同徒有知識而沒有與任務結合的創新也一樣無濟於事。

 在這方面,讓我們借用杜拉克先生在序中特別寫給我們的一段話,做為他所給予我們的鼓勵和期望,他說:
「我非常期盼台灣的經理人、專業人員與學生,能夠從這套《杜拉克精選》汲取實用與重要的內容,好幫助他們應付艱難與嚴苛的挑戰。謹以台灣版的《杜拉克精選》獻給你們。」
謝謝你,杜拉克先生!
(作於2001年9月)

 
• 管理是什麼(What Management Is)參加票選
---------------------------------
• 4+2:企業的成功方程式相關書籍
---------------------------------
 •引爆變革之心
---------------------------------
杜拉克精選:管理篇相關書籍
---------------------------------
聽老闆的就錯了參加票選
---------------------------------
擋不住的趨勢相關書籍
---------------------------------
黃河明的惠普經驗
 
Copyright© 1999~2024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下文化/小天下/遠見雜誌/30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