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本書作者版稅全數捐贈法鼓大學與十方大眾一起支持
聖嚴師父大願興學
 
 
 
  林懷民 - 雲門舞集創辦人 •殷琪 - 台灣高鐵董事長
  許仁壽 - 前「中華郵政」董事長 嚴長壽 - 亞都麗緻總裁
  張淑芬 -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  

 

殷琪

  我第一次見到聖嚴師父時,就覺得既親近又熟悉,好像認識師父已很長久。從二○○三年以來,我多次向師父請益佛法,師父給我的啟發非常深刻,我到現在體會無盡、受用無窮,我把師父看成是我的上師。

  記得師父有一次談到「摸門教」,意指有些人喜歡這個門摸一摸,那個門摸一摸,最終一個門也沒有深入。我想師父是藉機在提醒我。從此以後,我就很明確地安住於藏傳佛教的修行之路,並且也閱讀禪宗的書、師父的書,作為自己內心的反觀與思考。

  近年來,我因感佩師父對於社會的種種法教薰陶,而有一些捐贊,承蒙師父慈悲,前年送了我一幅書法長卷,寫的是《金剛經》的法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而今這幅師父的手蹟墨寶,就懸掛在我辦公室廊道最前方、視覺焦點正中央的牆面上。很奇妙的是,師父沒有來過這裡,但選送給我的這幅作品,寬度長度就恰恰與牆面完全妥適。每次我一進辦公室,走在廊道上的距離,剛好就把這段經句念完。每走一遍,就念一遍。每念一遍,就像師父猶在眼前。

  更巧合的是,這經句正是我感觸很特別的一段,以前我抄寫了放在隨身的包包裡已經很多年,當然師父並不知道。但似乎冥冥之中,師父讓這句話掛上了牆面,意義就不同了。以前只是因為喜歡,想要留存吟味它的深意,現在常常邊走邊默念,漸漸有更多的體會;以前是自己包包裡的一紙抄寫,現在則有更多人透過師父的筆墨,領受經句的醍醐法味。

  回想過去那段請法的時期裡,師父曾經送我一句話:「萬丈紅塵心不染,空谷無人水自流」,並且囑咐我每天早上起來就提醒自己,自己是不存在的,這是禪的心境。師父這句話,我把它打了字,貼在每天整肅儀容的鏡面上,日日背誦。

  佛法本來就是自我的修持,我們的心是如此浮動,無法控制,如何把心安定下來,這是最基本的重點。如果自己無法照顧好自己的心,要如何處理其它的事情?但我們總是習慣往外去看,經常忘記「心」是自己的責任,上師為我們引導,其餘則要靠我們自己一步一步老實修行。

  師父有許多經典法語廣泛流傳於社會,比如「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幾乎人人耳熟能詳。另外,「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對我而言,最近幾年體會越來越深。我們看到現在的經濟情勢,經歷金融海嘯襲捲的台灣社會,應該要在這個時刻,好好反省自己的追求所為何來?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想要」的又有多少?我們經常看到媒體報導某某名人穿著某某名牌,或者買一部車花幾千萬,這種物質取向的鼓動是無意義的價值觀,會讓人覺得沒有這些表相支撐就失去安全感。

  就如師父在這本新書裡所講的,「低收入戶若能勤勞刻苦,知足常樂,安貧樂道,就不貧窮。反而是富裕的人,假使一味追求從不滿足,才是心態上永遠的窮人。」我有一位朋友最近很辛苦,面臨離婚,本身又沒有工作經驗,所以現在正積極培養自己的技能,讓生活安定下來,她說自己可以用很少的經濟資源過日子。我跟她說,這樣踏實的生活比有些富有但空虛的人好太多了,他們每天活在鬥爭與恐懼當中,靠酒精麻木自己,靠藥物才能入睡,惶惶不知為何而活,那是難以想像的不安與痛苦。

  師父因於本身的修持以及對佛法見地的淵博,使得他的言教身教都非常動人,在台灣及華人世界,如師父這般者似乎再也難尋。而今師父走了,我覺得是漢傳佛教一個非常大的損失。除了不捨師父之外,我也不捨漢傳佛教的許多菁華被世人忽略。師父說自己是漢傳佛教的子孫,必須珍惜漢傳佛教的遺產。師父一直守護著這個傳承,或寫或講,透過各種方式與世人分享。

  有一次,師父打電話給我,提及一項「漢傳佛教高僧傳之時空資訊系統研究計畫」。這是以資訊時代的研究方法,運用TimeMap地理資訊技術,同時整合時間與空間,將紙本的重要傳記文獻,轉換並呈現為視覺化的數位資源。最終目標是期望完成一個「佛教電子文化地圖」,可以有萬年曆法、個別人物、歷史名詞的查詢;或者結合時間與人物、時間與地名而作查詢;甚至將佛教歷史對照世學歷史,亦可連結與氣候、環境、農作物作類比。經濟、戰爭、政治本就息息相關,師父因此想到,這與修行、佛教傳承發展也會有一定的關係,這項計畫就在呈現如此的一個時空對比。我那時聽師父一說,當下就對這個研究極感興趣,我樂於支持如此生動的計畫,現在由浩然基金會贊助。

  雖然師父不懂電腦,但胸襟非常開明而富於創意,由此看得出來,師父想為漢傳佛教留下更鮮明的脈絡,哪怕是一個歷史紀錄,師父都要用更先進的方法,讓未來的世代可以從網路上蒐尋讀取、共享資源。

  一代偉大的心靈已然圓寂,我感觸良多,師父的身後佛事,在法鼓山這個禪宗道場裡,大眾誦念著淨土宗的「阿彌陀佛」,可見,我們這些做弟子的人是多麼幸運!然而我們是不是能體會師父的用心,我想講的是,師父給了這麼多,這麼寬大包容,如果我們還冥頑不靈,我實在很不忍心。且不論我們是哪一傳承的弟子,都應該要非常珍惜法,非常珍惜我們的上師。

  師父走了之後,我到山上去瞻禮法體,在大殿向師父頂禮,心裡難過至極,因為上師對我而言,就像父親一樣。我在這本新書裡看到許多師父的照片,對著一幀一幀師父的身影,我至今還是非常不捨。

  長久以來每天默念師父題贈的經句、法語,在內心感受上,一直覺得師父未曾離開。縱然再也不能如過去一樣,坐在師父面前,聆聽師父講話,但師父的諄諄之教透過書籍留在世間,那是無比珍貴的寶藏,我每讀一次,體會就更深一層。一讀再讀,就如師父仍在時空中為我們開示,我覺得我們都要好好珍惜這難能可貴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