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影響國共談判的背景和因素

前言
美國與戰時中國
中共如何利用抗戰壯大自己
美國開始介入國共紛爭
日本投降前後美國對華政策的轉折
馬歇爾的調處
 

前言

  中國的問題一直受國際因素的影響,抗戰八年和戰後兩年的國共關係非但不是例外,而且代表了強權在中國的角逐。

  中共的成立與發展有共產國際的背景,抗戰之前本已瀕臨窮途末路,在共產國際的鼓勵和指示下,以「擁蔣抗日」取得喘息(八一宣言、西安事變、共赴國難宣言均為此一環境的產品),再以日本侵華,取得擴張、發展和壯大的機會。在日本投降後佔據和國民黨政府分庭抗禮、討價還價的有利地位。

  日本於1941年底發動太平洋戰爭,美國對日宣戰之前,中國單獨抗日已四年有半,早已精疲力盡,偏安西南四省。為使中國牽制日本百萬大軍,美國以協助中國繼續抗戰為目標,由於中國內部有國共之爭,美國願作調人,爭取共同抗日。自此,美國不僅要協助國府作戰,還要協助國共改善關係,美國介入國共談判,由此而來。

  本書係作者1974年完成之博士論文,由於自美國介入國共談判後之資料,多出自美方官方檔案,在當時固然有其學術價值。但嗣後中文資料(國共雙方)逐漸披露之後,如不予以平衡引用,難免有偏頗之嫌。近幾年來在這方面予以補充,才敢正式出版。

  由於論文集中討論國共在1937年至1947年的談判問題與經過,對其他相關的問題除非絕對必要,均儘量排除或簡單帶過,以免模糊焦點,避免論文成為散文。即使在中文資料增補過程中,也力求簡單扼要,俾維持原來的體例。

  為使讀者對此一時期若干相關問題增加認識,謹以前言方式介紹此一時期若干影響國共談判的背景和因素,希望對了解本書有所幫助。

<摘自 《中國命運•關鍵十年》前 言>

 
 
 
  定價:600
網站特惠價:510(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