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均(財團法人知識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創辦人)       1/2/3              

「藍海策略」的時代來臨 ——千山獨行、商機獨創、利益共享


 書名中的「藍海」不是政治符號,而是一種商機無限的隱喻,意含一望無際的藍色海洋,正等待企業家們啟航追尋,鼓浪前進。

 本書的二位作者金偉燦博士(W. Chan Kim)與莫伯尼博士(Renee Mauborgne),任教於歐洲商業管理學院(INSEAD),為極負盛名的策略與管理教授。二位應《遠見》雜誌與「天下文化」邀請,在來台的短暫訪問中,做了二次演講,拜會了行政院謝院長及經建會胡主委,並接受媒體專訪。他們生動的演說與精彩的問答,引起了熱烈的迴響。

(一)從紅海競爭到藍海策略

 「1990」年前後是20世紀人類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解放了東歐人民的生活方式;1991年蘇聯解體,從經濟觀點來看,以市場經濟為核心的資本主義,經過了一個半世紀的纏鬥,終於獲得了世界的肯定。順著這條道路前進,從今以後,人類的命運會擺脫貧窮,走向小康。經濟起飛中的中國大陸,就是一個例證。

 當市場經濟的運作席捲歐亞大陸時,「競爭」就變成了天經地義的遊戲規則,也變成了企業優勝劣敗的最終裁判。面對全球化的競爭,任何企業—尤其輸出導向的高科技及其他產業——一心一意所思考的是如何能持續獲利。
這就是為什麼1982年《追求卓越》一書在美國出版後,立刻引起轟動;因為每一個企業都想變成「卓越」—變成另一個IBM、3M、惠普、德州儀器、柯達、波音、麥當勞…。在2004年的新版中,畢德士與華德曼又重覆指出了卓越企業的八大特質:採取行動、接近顧客、自主和企業精神、靠人提高生產力、親身實踐、堅守本業、組織單純、寬嚴並濟。

 對那些在生死存亡邊緣的企業,比「追求卓越」更關鍵的是「打敗對手」,從慘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這也就是為什麼在1980年代中,出現了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的《競爭論》與《競爭策略》等相關學說。

 被譽為「世紀CEO」的傑克.威爾許於2005年初出版了《致勝》一書,也立刻洛陽紙貴。他反覆提出:「贏」才是真正的「偉大」。
不論是「追求卓越」、提升競爭力、或者「致勝」,都是在某一個產業之內、公司之間、在做你死我活的火拚。這是一場慘烈的零和遊戲。天下不容易再有永遠稱霸的產業及公司,正說明了「百年老店」可能會是一個歷史名詞。

 就在此一時刻,一個新的學說—「藍海策略」—出現在西方世界。那就是「脫離血腥競爭的紅色海洋,開創藍海商機」。

 

 原價:450 元 硬殼精裝
 特價:36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