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回上頁
永遠不放棄18歲的夢想-四度入圍葛萊美唱片包裝獎 / 蕭青陽
出自《新台灣之光100》

  在台灣,蕭青陽絕對是唱片包裝界的第一把交椅,他入行26年,設計過近千張唱片。

  在國際,他則是第一位華人入圍葛萊美唱片包裝獎,還破天荒五年入圍四次,而2010以前,他也只有那三張作品在美國發行,命中率幾乎百分之百。

  蕭青陽出道時間很早,18歲就如願進了上格唱片當美工,設計唱片封面,只不過當時整個公司只有他、宣傳和歌手高勝美,老闆交待他好好照顧公司後,就當兵去了。

  就像大多數創作者,蕭青陽的第一次也是從模仿開始。即使那是張給計程車司機聽,貼上明星沙龍照就能完工的唱片,蕭青陽卻把它當成全世界最重要的一張唱片來設計,不但加班到半夜3、4點,還焦慮到失眠,最後模仿他最愛的英國新浪潮電子團體Simple Minds的唱片封面,把高勝美的照片做畫面分割,做成很有質感的樣子。

  當時的他心境很單純,「光是可以做唱片封面這件事,就讓我興奮到不行。」

  很難想像,四度入圍葛萊美獎的蕭青陽,曾經四度想放棄這一行。

  工作室草創初期,原以為可以一展所長,卻因為知名度不高,一年只接到一個案子,他只好拚命接機車目錄、電器產品設計貼補家用,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

  當時唱片圈正值香港四大天王當道時代,唱片都請香港人設計,輪不到蕭青陽,而他設計的豬頭皮、羅百吉、陳珊妮等非主流歌手唱片,都被塞在唱片行角落的貨架,很少被人瞧見。

  徹底失望之際,為了維持生計,他轉行賣自助餐、肉羹麵,不過一年後他又重回唱片設計圈,原因是到另一個領域,才發現隔行如隔山,「我的定價很便宜,生意很好,但沒想到學生太會吃,把錢都賠光了,」他不好意思笑著說。

  轉行的失敗,反而讓蕭青陽更腳踏實地,就算設計冷門唱片也不擔心,沒有登上排行榜更無所謂,既然堅持唱片設計是創意重於明星,就要接受市場對他的考驗。

  就這樣,過去20年來,台灣流行音樂市場上絕大多數非主流的音樂,都是先經過蕭青陽梳妝打扮才登場。每一張蕭青陽所經手設計的唱片封面,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以及他對歌手獨特的觀察。

  例如,胡德夫出道31年的第一張專輯《匆匆》,映入眼簾的是他躺在石頭上的畫面,靈感來自於胡德夫在一次表演結束告訴蕭青陽,他要到新店溪旁找一顆石頭睡覺,因為每當夏夜躺在留有白晝餘溫的石頭上,總會讓他想起台東故鄉的溫度。

  「當音樂人講出讓你感動的故事,身為一個設計師,就得讓買到唱片的人看到,」蕭青陽說。

  「這些唱片對台灣很重要,」蕭青陽舉例,有時候他到台東原住民部落,發現孩子們課堂上唱的歌,竟然是陳建年、紀曉君專輯裡收錄的母語歌。 熱愛台灣這塊土地的蕭青陽,最近十年的作品,展現出各種不同的風格和技巧,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對台灣強烈的視覺印象。

投入製作 沒設計費無所謂

  「他是貼著土地長大的走獸,」12年前就認識蕭青陽的野火樂集總監熊儒賢形容,同樣置身於流行視覺的環境,他不像那些愛遠行的飛禽類美術工作者,而是藉著在土地上匍匐前進來充電。

  比如說,電音歌仔戲《我身騎白馬》或是吳晟詩歌集《甜蜜的負荷》,就激發了蕭青陽創作的腎上腺素,不但替他連續兩年贏得葛萊美獎的門票,還因為兩次入圍成為會員和評審。

  每次出國領獎,都覺得自己背了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在背後的蕭青陽記得,一位美國朋友好心勸告他,作品千萬不要過於表現愛國情操,「如果你一心一意在別人的國家表達愛國,人家會覺得你很土。」

  但他根本不在乎,反而變本加厲,花了整整一年四個月,製作李欣芸的《故事島》,「我決定帶團隊做一件表達土地情感的作品,就算沒設計費也在所不惜」。

  一位採訪蕭青陽的北京記者,在聽完他陳述每件作品的創作理念後,告訴他,「我以為你是自由藝術家,原來你是愛國藝術家。」

   每次看到蕭青陽,胡德夫總是緊緊握住他的手,語重心長地提醒他,「美國人從太平洋那一端鋪了一條紅地毯讓你走過去,你應該做更多事。」


 
 
 
 
 
 
 
 
 
 
 
  定價:350
網站特惠價:298(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