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巨流河》裡映照風骨才情/齊邦媛
野火不息/龍應台
新世代文學女性/羅茵芬
 
野火不息
龍應台◎李瑞

  龍應台也許不是台灣最暢銷的女作家。但要選台灣知名度最高且最具影響力的女作家,則非龍應台莫屬。自民國七十四年成名以來,雖然部分著作被大陸禁止出版,但這二十多年間她在兩岸三地出書超過三十冊,銷量難以估計。而且她至今寫作不輟,後續力與爆發力仍大有可觀。

  張愛玲曾形容其母「湖南人最勇敢」;龍應台的祖籍即是湖南衡陽。其父龍槐生民國三十八年隨軍來台後轉任警職,民國四十一年龍應台出生於高雄縣大寮鄉。後來因著父親的警職輪調,她還住過苗栗縣苑裡、高雄縣茄萣等地,從小看盡台灣基層百姓的艱辛。彼時公務員薪水微薄,其父雖曾任派出所所長,其母應美君在家養育四個孩子之餘仍需做手工幫助家計,並在她成大外文系畢業後,費盡心思張羅費用,讓這獨生女赴美留學。

  民國六十四年,龍應台獲得堪薩斯州立大學英文系博士,於紐約市立大學英文系任副教授期間與德籍男友結婚。七十二年,她辭去美國教職於八月偕夫婿返台,出任中央大學英文系客座副教授。
「去國十年後,我想回去真正認識一下自己的社會。」她說。

  那年她三十一歲,飽覽群書,卻還沒投過一篇稿,可說出道甚晚。

  龍應台的第一把野火,是先從文學界燒起的。她回國那年,白先勇出版第一部長篇《孽子》,前所未見的「同志」書寫轟傳一時。次年三月,她在《新書月刊》第六期發表第一篇作品〈淘這盤金沙——細評白先勇《孽子》〉,為讀者細心挑出書中的金子與沙子加以品評,一時文壇驚動,紛紛探詢:「這個龍應台是誰?」——當時許多人都未料到,以《臺北人》享譽文壇多年的白先勇,第一部長篇除了有「金子」,竟然也有「沙子」!

  然後是評馬森的〈夜遊〉(五月)與〈孤絕〉(九月),張系國的〈昨日之怒〉與〈不朽者〉(十月)。十一月開始《新書月刊》為她專闢「龍應台專欄」,繼續評了陳映真、陳雨航、黃凡、張愛玲、無名氏、蕭颯、劉大任的作品。最後一篇〈盲目的懷舊病——評《千江有水千江月》〉於民國七十四年六月發表,同時結集為《龍應台評小說》由爾雅出版,銷了十萬本,可能是台灣最暢銷的書評集。

  龍應台的思路清晰,觀察敏銳且文筆犀利,發表書評期間得罪不少作家;不但有人寫信罵她,甚至有寄冥紙咒她者。但是她說:「我不後悔……如果台灣的文學批評真的能夠有一個開始,冥紙,是越多越好。」——《龍應台評小說》的序,篇名就是〈冥紙越多越好〉;冥紙,當然需要火來燃燒。

  龍應台的野火開始燎原,是「龍應台專欄」在《新書月刊》登場的那個月,她第一次投稿《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發表後,很多人都生氣了,「人間」副刊電話不斷,讀者信件如潮湧入,都是「請轉龍應台」。十二月六日〈生氣,沒有用嗎?〉,迴響依然洶湧而至。接著是次年一月四日〈生了梅毒的母親〉,二月五日〈難局〉,二月十八日〈美國不是我們的家〉。當時報紙僅有三大張,《中國時報》號稱第一大報,日銷百萬份,「人間」副刊影響力無遠弗屆,龍應台發表那五篇作品後,已經名震全台。三月十四日發表〈幼稚園大學〉,正式冠上「野火集」專欄名稱;此後陸續登出〈不要遮住我的陽光〉、〈不一樣的自由〉、〈正眼看西方〉、〈焦急〉、〈機器人中學〉……每隔半個月登出一篇。在那個黨禁、報禁、戒嚴都未解除的年代,勇於針砭的龍應台成為自由派崇拜的偶像,同時也是保守派喊打的「過街老鼠」。

  龍應台自美返台後即四處走訪山川、人物,銳利掃描文化、政治、環保、治安、教育等等現象。她發現,社會普遍冷漠,人心比她出國前更為麻木;「忍耐」是常用詞,「苟活」是生存之道;忍無可忍之餘,她終於寫出〈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龍應台認為,她所批判的問題,其實都存在已久,只是社會大眾習以為常,沒有人敢於挑戰禁忌,坦率無畏的寫出來;而讀者對《野火集》的熱烈反應,不是孤立的偶發事件,是一個深具涵義的台灣社會現象:很明顯的,我們的社會對「野火」所發出的聲音有一種飢渴的需求……

  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野火集》結集出版,二十一天即再版二十四次;至八十一年已超過一百五十刷,創下我國出版史紀錄。詩人余光中形容當時的她捲起一股「龍捲風」;點燃一把「燎原的火」:「火勢之大不僅燒熱了文化界,甚至也薰出了廣大的市井小民……幾乎凡華文所及,都風起雲湧,風吹草低。」——書出之後,某日龍應台去市場買菜,在菜堆邊看到一本《野火集》,客氣的問蹲在一旁剝玉米的賣菜婦人:「歐巴桑,你在看這本書嗎?」婦人笑咪咪回答:「嘸是啦,是我後生在看啦!伊在讀大學。」——見證了余光中所言不虛。

  龍應台在《野火集》出版序裡曾說,因為寫《野火集》得罪不少人,付出了眾多的代價;其中包括「這輩子不會有人請我『學而優則仕』出來做官。」然而時移勢轉,民國八十八年新當選台北市長的馬英九,竟千里迢迢遠赴德國,說服當時隨夫定居法蘭克福的龍應台,返台出任剛成立的台北市文化局第一任局長。

  龍應台夫婿服務於金融界,民國七十五年(1986)由台北調到瑞士,七十七年(1988)調回德國,做了母親的龍應台一路同行;期間除了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寫「人在歐洲」、「寫給台灣的信」專欄,也在海德堡大學漢學系教授台灣文學;同時並任《中國時報》駐歐洲特派員(據說年薪台幣百萬元)。馬英九至法蘭克福邀請她時,特別強調是出自林懷民的推薦,她難以婉拒兩人的盛情,卻也因此埋下了離婚的結局。

  民國九十二年春,她結束為期四年的官場生涯回返校園:先到新竹清華大學,再到香港城市大學,並成為香港大學第一位終身教授至今。九十四年七月,她成立「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以「思沙龍」方式定期邀請世界各地傑出人士與台灣學子交流,希望培養「有寬闊視野、具世界公民氣質的二十一世紀『新青年』。」

  龍應台以知性散文成名,後來由《聯合文學》出過兩本短篇小說集:《在海德堡陷入情網》(1995)與《銀色仙人掌》(2003)。做了母親後,陪著兩個兒子成長,使她的寫作基調逐漸轉柔,《孩子,你慢慢來》(1994,時報),《親愛的安德烈》(2007,天下雜誌)皆創造了親子文學的出版佳績。民國九十七年寫父母親晚年的《目送》(時報),也成為銀髮族文學的代表作。

  民國九十八年,她擴大視野,以兩岸分隔六十周年為書寫焦點,於八月出版《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內容觸及二次大戰、國共內戰以及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後的種種辛酸,又成為震動全球華人圈的暢銷書。但《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至今未能在大陸出版。不少台灣作家在大陸出書,內容都曾遭大幅刪改,龍應台則堅持「一個字都不能刪改」。她的特立獨行也表現在對中共民主法治與出版自由方面的批判,多年來備受陳映真等左派人士抨擊,但她立場堅定,不為所動,也因而獲得更多讀者的支持與讚賞。

  龍應台的經歷與見識,在女作家中是個異數;從《野火集》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她的著作不斷、議題不絕,視野面向大海,心裡的野火從未止息。

 

 
 
 
 
 
 
 
 
 
 
 
 
 
  定價:400
網站特惠價:340(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定價:360
網站特惠價:306(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