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百年來女記者的奔騰
黃肇珩 /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監察委員

  人類的社會活動,隨外在環境的變遷與個人自我意識的擴展,不斷變化,各行各業都有人憑自己志趣,就個人專長,選擇園地耕耘,力求有所收穫。

  新聞記者以知識內涵,結合敏慧靈性、語文能力及專業素養等,在不同國度、環境、場合進行採訪,其基本條件為必須受過相當的教育,勇於參與社會活動和面對形形色色人物。在性別待遇差異的舊世紀,女記者是罕見的。十九世紀末期,歐美民主政治與新聞事業先進國家,也只有少數女性記者。

  滿清末葉,國人自由意識澎湃,新聞事業風起雲湧,報紙雜誌有少數女性參與:《女學報》可能是中國第一份由女性主編的報紙,主筆群中有裘毓芳、李蕙仙、康同薇、林宗素等,以及《中國女報》的創辦人秋瑾、《女報》的主編陳擷芬——她們或是報人的第二代,或是革命先驅,或是女權運動者;嚴格說來,都不算是記者。

  民國伊始,新聞界除了晚清發行的革命報刊外,只有少數商業性大報,其他多為坊間流行小報,記者多非專業,人品蕪雜,女性甚難置身其間。

  民國八年,五四運動激發出不少女性投入文學或女權,以及政治活動,已漸為中華民國女性邁進新聞事業,衝開契機。三十年代的專欄作家謝冰心,參與新聞事業的胡木蘭,記者湯修慧、蔣逸霄、陳學昭、張雪茵、陸慧年,以及大陸新聞界所推崇的、抗戰期間活躍在共區記者群的四大名旦:楊剛、彭子岡、浦熙修、戈揚,屬於這一系列。

五四運動開啟女性新聞工作者契機

  從「五四」到三十年代的熱流,一方面為中華民國的新聞史開啟了女記者的紀錄,也鼓舞了這一時期尚在求學的少女,萌興對新聞事業的志趣。她們成長之後,增添了中華民國女記者重要的新頁。抗戰後期一直到國民政府播遷台灣以後,她們都奔馳在新聞線上。

  女性受高等教育意願的增高,和新聞專業教育起步,對這一階段的女記者影響很大。余夢燕、徐鍾珮、陳香梅、張明、林海音、黃順華、夏龢、李青來、姚宜瑛、謝寶珠等,都是這一年代生力軍中的佼佼者。其中不少是燕京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央政治學校等大專學校的新聞科系培育出來的。
對日抗戰撼動了知識青年,國共內戰激盪了不少青少年離家外奔,國民政府遷台,更帶動了多少年輕人來到台灣,他們為自由中國的起步,奠下人才的基石。台灣地區的新聞事業,也就這樣搖搖試步。
時代環境的大振盪,把許多過去劃離了。

  民國三十八年為起點的新中華民國社會,許多家庭結構起了突變,傳統觀念與習慣重行調整。國民教育的普及、性別的平等、群眾對國家社會的關懷,帶起新的潮流,新聞媒體的運轉與媒體工作者的活動,漸趨流暢,原為女記者群生力軍的大姐們,已成主力。

  民國四十年代後期開始,大專院校新聞科系培育出新一代的專業新兵,自由中國的新聞媒體嶄現一批年輕女記者。她們在學校內、在新聞線上,雖居少數,卻都奮發努力,積極爭先,也相當受到同業和社會人士矚目。她們累積的優良表現,使女性從事採訪工作獲得普遍的肯定,也鼓勵了更多女性選擇新聞科系,繼而投身新聞事業。

  突破傳統是需要一番努力的,民國五十年代的女記者,有理想,有勇氣,有創造力。她們從文教、體育、藝術圈起步,以成果逐漸擴展採訪領域,最後終於攻入政經、要聞甚至軍事新聞。由於人數較少,知名度很快上升,圈內圈外對記者性別的包容度、接納性,開始起了變化。新聞教育界大老徐佳士教授認為,這段時期是女記者個人奮鬥的時代,在報紙控制極嚴、版面不多的客觀限制下,基礎涵養和專業才能等,是女記者發揮潛力的重要關鍵。

教育普及促使女記者人數增加

  邁向六十年代,台灣經濟快速成長,報業欣欣向榮,廣播與新興的電視,都為女性踏入新聞界開拓更廣闊空間。社會大眾逐漸習慣女記者活躍在各類大眾媒體,許多家庭也能接受女兒、媳婦,在外「拋頭露面」,把孩子交給媽媽、婆婆照顧。

  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教育普及化,帶動女性的高升學率。教育部統計:台灣地區從三十九學年度起,各級學校女學生人數逐漸增多,女性接受更高層次教育的意願也顯著提升。六十九學年度女大學生人數,是三十九學年度的一百九十三倍,男大學生只有三十四倍。

  六十年代後期,新聞媒體迎向激烈競爭與挑戰,但媒體工作者流動率偏低,就業機會取得不易,女性晉用仍受傳統塑象限制。根據台北市記者公會會員性別統計:女性會員在六十年僅占百分之八點一,六十四年增至百分之十二點八,六十八年百分之十六點二。殷允芃女士於民國六十六年所作「國內女性接受大專教育與就業狀況」的調查研究中指出,當時國內女性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但就業情況卻不如理想。

  當時女性在職場上就業比例偏低,固然緣於過去男性居先的就業優勢,已占據大量中高層職位,但在新進人員方面,女性仍受限制。從六十八年到七十二年五個學年,政大、師大、文化、輔仁四個大學新聞及大眾傳播系組畢業生,年年女性都多於男性,總比例約為一點五比一。但新聞界新人錄取率,女性偏低。以七十二年度《聯合報》和《中國時報》招考新進人員為例,女性報考人數多於男性,錄取總比率男性百分之十二點一五,女性只有百分之四點二一。

  七十四年我在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舉辦的「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提出「婦女與台灣新聞事業」的報告,其中有一項是針對當時十七位報社總編輯(都是男性)進行意見調查,對於聘用記者性別應否限制?百分之七十點五八認為應有限制。在決定升遷人選時,他們都表示不會優先考慮女性。但是他們對女記者的工作能力和敬業態度,卻有百分五十以上的肯定度。相對於台灣地區二十九家報社,兩百位現職女性新聞工作者的回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積極正面的;她們對工作表示能夠勝任,能發揮所學與專長,而且可以和男性同等承擔任何新聞工作,這項調查說明了七十年代女性新聞工作者,多具有信心和企圖心,期待有更多發揮的機會。

新聞事業女主管人數偏少

  從相關的主管性別,也可看出女性尚未獲得平等的重視。由台灣新一代女性新聞工作者起步,到民國七十年代初期,前後二十多年,女性出任採訪主任僅六、七人而已,總編輯只有張明一位,還是資深前輩。報社社長民營出現四位,最早的《英文中國郵報》社長余夢燕女士是自己創報,其他三家報紙《民生報》、《工商時報》、《英文中國日報》是創報人的優秀第二代,雖然都獲任社長,但都還不全是報系最主要的第一份報的主持人。公營、黨營報紙直到七十一年,才史無前例任命了一位《中華日報》的女社長。

  探求這些現象形成的背景,相關調查指出:在於大多數仍然是男性主管的權力中心,潛意識對女性能力的不信任,或女性受家庭牽絆較多,以及女性能適應的採訪環境領域不及男性的刻板印象。至於不積極晉升女性為主管的另一個考慮因素,是擔心資深及人數都偏多的男性部屬,不易適應女主管領導指揮。

  民國七十七年,政府廢止對報紙的各種限制,一般稱之為「報禁解除」。一時原有報紙大幅擴增版面,新興報紙大量登記創刊。七十七年底,報紙由維持三十七年的三十一家,暴增到一百二十九家,到八十一年已達二百六十四家。日趨蓬勃的電視與廣播,迅速增加新聞播報時間,台視、中視、華視三家電視台,新聞部門擴展,記者增至百人,以相抗衡。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以及其他相關系科,女畢業生也大量增多,甚至超過男畢業生。一時各媒體女記者比率急速上升,其趨勢之猛與女記者的處處活躍,不僅在國內採訪無所不達,在海外足跡遍天下,也參與了首先進入大陸採訪;原為男性專攬的攝影記者圈,不但被女性攻入,而且成績斐然。這些出色表現,衝破數十年來新聞工作者性別的樊籬,被視為是女記者「攻陷」新聞界的年代。

  世界女記者與作家協會中華民國分會,於民國八十二年五月,在香港舉行第一次「海峽兩岸暨香港女性文化傳播者研討會」,傅依萍女士發表論文,在問卷調查中,針對總社在台北的十四家主要報紙統計:女記者已有四百零六人,占記者總人數百分之三十九。調查統計顯示百分之六十三的女記者,年齡不到三十歲,四十一歲以上僅占百分之四點八。

沒有不適合女性採訪的路線

  平均年齡雖輕,女記者已深受報社重視。十四家報紙公認,沒有不適合女性採訪的路線。在主要路線採訪記者中,女記者占國會記者百分之七十三,外交記者百分之七十三,行政院記者百分之四十六,連過去甚少躋入的軍事路線女記者也超過百分之二十。一般反應,負責與敬業是女記者普遍的優點,美貌不是主要選項。

  新聞單位分派採訪路線、晉升主管,比較著重工作表現與領導能力,性別不是主要考量因素。各媒體出現了女社長、女總編輯、女總經理,甚至董事長級的女主管,已不算是新聞。

  過去被視為女性在新聞工作上可能面臨的性別歧視、性騷擾、薪資不平等,升遷機會少等的阻礙與問題,縱或偶現孤例,也只是少數個案。婚姻生活、子女教養、家務分擔等等,在大多數女記者的家庭中,也都能相當的調整與調適。女記者擁有較多專業自主權。

  民國八十二年有線電視開放,成為台灣媒體新寵,才幾年就頻道逾百。其中不少專播新聞節目,因此一時間大量進用記者及新聞主播,且以女性居多。她們表現出色,尤其是電視女記者再兼主播,知名度之高,超越其他媒體記者。

  報禁解除後狂熱創刊的新興報紙,卻在不堪市場劇烈競爭的壓縮下,逐漸紛紛停辦,報紙總數銳減四分之三以上。記者人數雖下降,但新聞媒體記者中,女記者反而超過半數,她們甚至跨越廣播、電視界,成為談話性節目的「名嘴」。

  女記者的專業工作的表現,在服務機構與社會大眾間,普遍獲得重視與讚賞。許多卓越的成果也得到專家學者的肯定,近十餘年來,各類新聞傳播獎的新聞報導、新聞採訪、新聞主播方面的首獎得主,經常是女性多過男性。

女記者的路無限寬廣

  與新聞相關的雜誌界、出版界,女性有更寬闊的揮灑空間,她們的遠觀和創見,展現了輝耀的成就;許多頂尖的雜誌和出版公司的領導人,是女記者出身。

  從新聞界走入政壇的女記者,歷年來有立法委員、監察委員、市縣各級民意代表等。也有就相關專業,出任地方政府新聞、公關、文化、觀光等局處首長。或投入民間企業主掌公關、推廣部門等,也都展現了她們另一方面的才華。

  進修研究,女記者也不落後,多年來女記者繼續深造,轉入傳播教育界,從教授、系主任、所長到院長;目前許多現役的女記者,是她們的學生。

  八十年代以後,報業急遽萎縮,主流媒體掀起裁減風潮,可信度面臨嚴重考驗。

  隨著科技發展,傳統媒體的界線逐漸模糊,電腦普及化,網路數位化,媒體匯流銳不可當,在這樣趨勢下,社會興起一股「公共新聞學運動」,強調提升日漸流失的可信度,記者的獨立性、自主性和開放性,民間出現公民記者、網路記者、獨立媒體人或創辦獨立電子報,在這股媒體逐漸多元化、專業化的潮流中,女記者扮演重要角色。甚至捨去名位和高薪,爭取不屬於任何新聞機構的記者採訪權,也贏得社會肯定。去年,一位獨立媒體人獲得多項新聞獎,引起新聞媒體的注意和省思。

  回顧中華民國第一個百年,女性在新聞界,從極少數、在極困難的工作環境中,她們投入,她們奮鬥,她們開創,她們努力,她們奔馳在新聞線上,勇敢向傳統新聞觀念挑戰,一代繼一代,以累積的優異成果,樹立了突出形象,在台灣這塊新聞自由的土地上,刻下了發展的軌跡。《風雲際會一百年──女記者》的篇章,是歷代女記者群的生命史,她們塑造了社會共同記憶,她們見證了這個世代的歷史。

 

 
 
 
 
 
 
 
 
 
 
 
 
  定價:400
網站特惠價:340(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定價:360
網站特惠價:306(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