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400元  網站特惠價:340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為什麼大學生學習到太少?──前哈佛校長的忠告/高希均

大學教育的「量變」與「質變」/彭宗平 

為台灣培養優秀人才/蔡長海

抽離了「教」與「學」,教育還剩下什麼?/劉兆玄

把每一個大學生帶上來/張善楠


 大學教育的「量變」與「質變」/彭宗平 (元智大學校長)

 

哈佛大學前校長伯克(Derek Bok)在本書提出了對美國大學的大學部教育內容與品質的看法與改進之道,值得台灣高等教育界人士的省思與參考。

伯克校長指出,學生從大學帶走的知識和心智習慣,較少取決於他們上了什麼課,而是取決於課是怎麼教和教得多好。學生對學科內容資訊的記憶消逝得很快,但興趣、價值觀、認知能力以及經由自己的思考努力所獲得的觀念或知識,則會保留得較長久。因此,教學的品質遠比課程的內容與分量來得重要,對學生的影響亦更深遠。

我們習慣把「教學」兩個字合起來當成一個名詞或動詞,其實「教」與「學」是兩個不同的動作與過程。「教」只是手段,「學」才是主體。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教」是「上所施,下所效也;上施,故從?,下效,故從 。」因此,「教」的本身包含了兩個動作,即教師的上施與學生的下效,是一種師生互動的過程。而「學」的古體字則作「?」,說文解字解釋「?」為「覺悟也」,並說「古之製字作?,從教,主於覺人;秦以來去?(?)作學,主於自覺。」因此,以「學」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必須讓學生受到啟發,能夠因自覺而覺悟,才真正達到「教學」的效果。所謂「學」的自覺,就包含了引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建立學習態度、達到學習效果以及養成終身學習等。這種以學生的「學」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與品質,才能讓學生終身受用,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同樣的,一般人也經常把「教育」兩個字當成一件事。其實「育」與「教」仍然是兩個不同的觀念與過程。說文解字對「育」有精闢的闡釋,其義乃「養子使作善也」。因為「育」從「ㄊ」,即「倒子也」,意即「不順忽出也」。「育不從子而從倒子者,正謂不善者可使作善也。」因為「育」是要教養小孩使其成為良材(即作善也),所以「育」亦廣泛用於其他各種雙向互動的過程,如孵育、孕育、培育等。因此,教育的方式,必須透過師生密切與雙向的溝通與交流,才能真正達到啟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增進學習的效果。教師的經驗與見識,透過「育」的過程,才能感動學生,影響學生。易言之,以「育」為主,而「教」為輔的教育,才真正能使學生在讀書、做人、做事,甚至生涯規畫受益,達到教育加值的功能。

伯克於1971-1991年擔任哈佛大學校長達20年,並於2006-2007年受命代理校長,對哈佛大學及其他美國大學的大學部教學品質及教學方法知之甚深,也極為憂心。他指出大多數教授甚少正視大學部的教育問題,也很少深入研究改進教學的方法及品質,讓學生真正受惠。這個現象,其實不只發生在美國,而是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普遍現象。國內各大學亦已注意到這個問題,並且在教育部推動的「教學卓越計畫」支持下,正透過教師精進、課程改革、教材改進及激勵學生學習動機等方式,俾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談到教學方法,其實遠在兩千多年前《禮記》的<學記>篇就已有極精闢的立論。<學記>有云:「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又云:「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些道理,歷久而彌新,確可與伯克倡議的教學方法相呼應。

伯克校長也指出,若只把大學教育的目的限制在知識發展的範疇,是窄化了大學教育,並阻礙了大學培育學生重要情操的努力。大學部的教育應該追求多樣的目標,培養學生幾項重要的能力,包括溝通、思辨、道德推理、履行公民責任、迎接多元化生活、迎接全球化社會、拓展興趣以及就業準備等。這八大能力除了就業能力外,其他七項能力,似亦呼應了哈佛大學最近通識教育改革所列舉的八大領域。易言之,伯克確實認同大學部的教育,應以博雅的通識教育為主軸,而不應淪為專業教育或職業訓練的養成。伯克所列舉之各項能力,其實也是近年來通識教育廣泛討論的核心議題,一旦大學生具備了這些能力,才能在未來的就業與事業發展,大開大闔。

台灣近年來高等教育蓬勃發展,不僅大學校數急遽增加,各式各樣的學系亦紛紛出現,這是高等教育的第一層「量變」。因為學系名稱繁多,對應的課程數目亦大量增加,這是第二層「量變」。又因為配合科技的發展及社會的變化,課程的內容與教科書的篇幅亦隨之擴充,這是第三層的「量變」。這三層的量變已逐漸導致高等教育的扁平化與淺碟化,學生的學習,逐漸流於資訊的蒐集與堆砌,而無法轉化為知識,深化為見識,更難演化為智慧。面對這些「量變」,大學的教師與主管必須深思,如何透過教學方法的改變,提高「教學」的品質,並回復到「教育」的本質,兼顧培養學生底盤的功力,包括本書中伯克所提議的八大目標能力,並特別建構各校與各系的教學特色及培育人才的目標,或有可能將層層的「量變」扭轉為對應的「質變」,並進而提升整體高等教育的品質與學生的競爭力。

我們必須正視過去高等教育各層的「量變」所造成的負面效應。伯克的觀察與見解,提供我們高等教育改革「質變」的方向,期望有識之士一起來進行「質變」的改造工程。當「質變」成為共識並成為教育主流後,高等教育將有一番全新的面貌,而大學所訓練出來的每一個大學生都將是棟梁之材,也都是社會向上提升的力量。

Copyright c 1999~2008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