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第一份工作教會我的事


定價:300
網站特惠價:237(約79折)
放入購物車




夢想力

成功不是超越別人,是讓自己脫穎而出

麥當勞中國漢堡大學校長暨訓練、學習發展部副總裁 林蕙蓉

 雖然父母親希望她當個生活安穩的公務員,但是對自己有很高期許的林蕙蓉,選擇聽從內心的聲音,先在台灣麥當勞奠定基礎,然後在中國打下一片江山。林蕙蓉成功地讓自己的夢想成長茁壯,如今她要幫助更多人築夢踏實。


 接受訪問的隔天,林蕙蓉就飛回上海,接掌麥當勞中國漢堡大學校長一職。

 創立於1961年的漢堡大學,是全球麥當勞人才訓練基地,2010年3月從香港移師到上海的中國漢堡大學是第七所,新任校長是來自台灣的林蕙蓉,對於從2004年到中國發展的她,是很大的肯定。

 有趣的是,林蕙蓉畢業於中興大學森林系,當年在林場學習照料樹苗的她,大概從沒想過,未來要肩負的任務,變成了為麥當勞培育管理人才。

 栽培別人之前,必須先栽培自己。

 正如同大多數的職場新鮮人,今天已躋身「神木」之列的林蕙蓉,當年也曾經只是株幼苗,也曾經歷被栽培的階段。

從基層做起,觀摩學習上司


 林蕙蓉回憶,1988年,她就讀大三那年,有位學長在麥當勞打工,聽這位學長的描述,在麥當勞工作似乎很神奇,雖然辛苦,但是心情很快樂,在好奇心的趨使下,林蕙蓉便加入了麥當勞,從基層人員做起。相較其他同學畢業後多半從事穩定的公職,充滿挑戰和機會的麥當勞,才是林蕙蓉最能一展身手的舞台。

 她把自己在麥當勞的歷程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期屬於基層員工階段,前後大概歷時十個月,林蕙蓉便申請成為實習襄理,進而邁入第二期的基層主管階段,林蕙蓉透露,或許是因為晉升的速度比較快,很多原本的同事突然間變成了自己的部屬,彼此間的關係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後,「大家看我的眼光,變得有點不一樣。」

 林蕙蓉花了三年,從實習襄理做到了餐廳經理,然後躍升為督導、營運顧問等中階幹部,進入第三階段後,戰場不再只是單一餐廳,而是數家餐廳;後來又被派往加盟經營部,以及加盟發展部,對於和加盟業者的合作,有很深的體會。一路走來,林蕙蓉的職涯發展相當順遂,晉升的速度也很快,她認為,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人格特質是積極度高、熱愛挑戰,另一方面,則是懂得向主管學習。

 林蕙蓉透露,她會經常觀察自己的上司,思考在對方的位置上,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職能和經驗,然後見賢思齊,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當升遷機會來時,便已經做好了準備。她舉當年快速升上實習襄理為例,當時同儕竟無人來道賀,在往後的工作中也難免要帶領比自己資深的同仁,應對這種管理上的挑戰,林蕙蓉以老闆的行事作風為研究對象,「想想我身為部屬,會喜歡哪一種領導風格?」於是她盡量放低身段,強調「我不是萬能的」,團隊若是在競賽中表現優異,她也會把榮耀歸功於眾人,漸漸地便獲得了團隊的認同。(摘自 第一部 夢想力-成功不是超越別人,是讓自己脫穎而出)



競合力

把球場戰友變成事業夥伴

好市多台灣區總經理  張嗣漢

 從球場轉戰商場的張嗣漢相信,能夠吃苦耐勞練球的人,在職場一定也能善盡本分。事實證明,他的眼光沒有看錯,當年在球隊中認真打球的戰友,後來都成為他最佳的事業夥伴。


  2007年3月23日,在內湖好市多(COSTCO)旁的LEECO五樓餐廳,舉行了一場溫馨的集會。


 輕柔的樂音中,餐廳前方投影幕上,出現了「Hi!二十年不見,麥當勞籃球隊」的字樣。不難想像,參加者每一位都是人高馬大,都是走過二十年歲月(1987~2007年)的麥當勞籃球隊戰友。


 這場跨世紀同學會的幕後推手,正是好市多現任台灣區總經理張嗣漢,如今十足專業經理人架勢的他,二十年前也曾經是縱橫球場的明星球員。


 張嗣漢四歲就移民美國,因為有著傲人的身高,打從五、六歲開始,他就和籃球結緣,國中便擔任籃球隊隊長,一路打球打到高中、大學,並以中華隊當家中鋒的耀眼角色,在瓊斯盃、亞洲盃籃球賽中大放異彩。


 由於運動員身分容易爭取到美國大學的獎學金,張嗣漢高中畢業後,便順利爭取到美國名校柏克萊大學的獎學金,進入該校攻讀經濟系。1987年,張嗣漢從柏克萊畢業,在教練陳日興的邀請下,從美國返回台灣加入麥當勞籃球隊,成為球隊創始球員之一。


 張嗣漢特別從美國帶來許多「祕密武器」,包括特殊設計的眼鏡,可以訓練球員直視前方,提升專注力;或是外形像桌球拍的跑步鞋,幫助隊員加強速度和體能。除了精進個人球技,他對於其他年輕的球員也相當關心,像趙建華是知名籃球高校嚴訓出來的,基礎扎實,注重團隊打法;而鄭志龍、周俊三拚勁十足,深具潛力,都是他當時看好的明日之星。


 張嗣漢表示,這批年輕運動員全心投入籃球,性情很單純,而且90%都是正面思考,身心能量驚人,「運動員所受的訓練,讓我們能善用自制力、積極度,深刻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急流勇退,從籃壇轉戰商場


 二十六歲那年,張嗣漢毅然退出籃壇。從球場轉戰商場,又有著什麼樣的心路歷程?


 張嗣漢透露,他從小就很清楚一件事,運動員的職業壽命有限,就算他球技再出色,也不可能在球場上活躍一輩子,因此,他很早就從各式各樣的打工中,累積自己的工作經驗。他在台灣打球時,白天還在專門為麥當勞員工做制服、禮品的貿易公司任職,隨著三十大關漸近,張嗣漢認真思索下一個階段該何去何從,最後他決定急流勇退,專心在商場上衝刺。


 離開麥當勞後,他進入美國一家專門銷售木板和塑膠地板的貿易公司工作,並被派到馬來西亞負責監控代工廠商的生產品質和交貨時程,再把產品銷到美國。


 過了三年,他被好市多挖角,進入國際部工作,此時正巧好市多要進軍台灣,需要有人經營台灣市場,與台灣淵源深厚的張嗣漢,就成了最佳人選。(摘自 第四部 競合力-把球場戰友變成事業夥伴)



熱血力

從挫折中找到成長的動力

北投大業麥當勞餐廳經理  廖喬偉

 正式進入麥當勞才兩年,廖喬偉就當上餐廳經理。迅速晉升雖然風光,挫折和考驗其實也不少。廖喬偉相信,不管接下來還會面對什麼樣的挫折,他都會記取前主管的建議,從正面思考的角度,將挫折轉化為幫助自己成長的動力。


 2010年7月,麥當勞舉行企業內部競賽,當時在天母餐廳擔任實習副理的廖喬偉,代表該餐廳角逐最佳值班經理的頭銜。


 廖喬偉表示,每一次比賽分為兩個階段,評審會來到各家餐廳,第一階段是對評審進行簡報,第二階段則是在最忙碌的中午用餐時段,實際在評審面前實做操練。

 廖喬偉帶領著團隊,連闖四關,一路衝到了全國的總決賽,比賽時還有攝影機側錄,氣氛非常緊張,結果揭曉,廖喬偉並沒有拿下冠、亞軍。「我不喜歡輸的感覺,」廖喬偉難掩心中的失望,對於一直支持他的團隊,也感到相當愧疚。不過,他也學著「認輸」,把比賽當作是測試個人實力的絕佳方式,「就是因為輸了,我才會去思考自己的問題在哪裡。」

 

喜歡在第一名的公司上班


用「英雄出少年」來形容廖喬偉,無疑相當貼切。 75年次,很年輕;台大經濟系,學歷很漂亮;2009年8月才正式加入麥當勞,2011年4月已經當上了北投大業餐廳經理,所花的時間不到兩年,比他自己原先預設的時間表,還要快上一年。

  不過,廖喬偉和麥當勞結緣,開始於大學時代。就讀大二時,他為了有不同的工作體驗,在麥當勞打工,做的是打烊班;後來又進入總公司,在品管、採購、產品部門擔任助理,主要是對消費品進行新產品的測試,前後做了兩年。

  因為有這段「前緣」,加上廖喬偉自認喜歡變化多,可以到處走動的工作,而麥當勞又是速食產業的龍頭,「我喜歡在第一名的公司上班,」廖喬偉強調,於是在退伍後,他還是選擇麥當勞作為職場上第一份正式的工作。

  在人力資源主管的建議下,廖喬偉加入了快速升遷的訓練方案,只要一年的時間,通過最後的測試,就可以當上餐廳副理;若是按照正常的升遷,通常要花到兩、三年才能升上餐廳副理。

  這套快速升遷方案,看似捷徑,走起來並不輕鬆,不但滿布挑戰,也可能充滿挫折,沒有極高的耐力和毅力,很可能就會撐不下去,廖喬偉透露,參加快速升遷但是中途「陣亡」的例子,其實不在少數。

 

理念堅定,就不會被挫折打倒


  職場上的考驗,除了「事」,就是「人」,廖喬偉最初遭遇的挫折,主要來自「人」。

  頂著名校的光環,加上又有快速升遷的優勢,同儕之間,難免產生磨擦,曾經就有老鳥故意「虧」他:「台大畢業的,怎麼連個蛋都煎不好?」雖然話說得讓人不太舒服,但是廖喬偉選擇用高EQ面對,除了虛心接受前輩的批評指教,同時也趕緊把工作練得上手,「讓對方知道,我是真的很努力想把事情做好。」 (摘自 第六部 熱血力-從挫折中找到成長的動力)



Copyright© 1999~2011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下文化/小天下/遠見雜誌/30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