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2009/07/12 中國時報 |
大力引介台灣文學的齊邦媛,先後推動翻譯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李喬「寒夜」、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等卅本膾炙人口作品,讓台灣文學登上國際舞台、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等貢獻備受肯定。 齊邦媛的得意門生,則包括黃俊傑、陳芳明、杜正勝、陳萬益、呂興昌、林馨琴、邱貴芬、何寄澎、柯慶明、梅家玲等知名學者與文化人,台灣文學研究所百花齊放則讓她深感欣慰。
出生東北卻大力提倡台灣文學,齊邦媛因此莫名挨了很多外省朋友的罵,她依然忠於事實。「到大陸去沒人說這個不是台灣文學,我卻常被罵,藍綠之爭還有人瞪我幾眼。但這些年來我參加國際會議時,我若說這是Chinese Literature,那是很可笑的事,因為有些中國大陸代表會跺腳拍桌,怒指你們代表什麼中國?」
齊邦媛口頭禪「咱們台灣人」,源於一九五六年美國國務院與台灣交換教員,她在美國每次自我介紹「I am from Taiwan」,很多人誤為是泰國,逼得她進一步穿旗袍自我介紹「I am from free China」,滿腔悲憤下,從此把「咱們台灣人」掛在口頭上。
齊邦媛的妹妹齊寧媛從金融界退休後,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擔任解說員,她常援引陽明山漂亮的彩虹強調,「有七種顏色啊!沒必要只分藍綠兩種顏色。」分本省或外省人,對齊家人毫無意義。
齊邦媛在台大外文系前後共教了三千多位學生,從不分本省、外省或那裡人。杜正勝任教育部長時的特別費案送酒名單扯上齊邦媛,她不但沒生氣,還為學生緩頰,「祕書作業的錯誤,被政治利用。我一生顧念基本情誼,對此無言可說。」
陳芳明日前專程探視齊邦媛時,師生相談甚歡。陳芳明告別前,齊邦媛緊緊握著他的手表示:「我們要做知識分子應做的事。」陳芳明點點頭,不必多言就能明瞭老師的期許,那是一分對台灣真摯的愛,對未來和平寬容的期望。
|
全文詳見  |
|
|
|
|
|
|
 |
 |
 |
|
定價:500元 網站特惠價:425元(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