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回媒體報導首頁
巨流河到啞口海的水勢(上)
 2009/09/07 中國時報 【文╱林文月】

  認識她三十餘年,雖然多次訴說過個人和家族的一些故事點滴細節,也透過那些點滴細節故事似已經「認識」了友人﹔但捧讀厚厚的《巨流河》,追逐一字一句,則又發現經由文字整理出來的世界裡,畢竟仍有許多以前未能完整認識的齊先生。

     「齊先生」三個字,是我對齊邦媛教授的稱呼。從初識時無論當面或打電話,書信留言都如此。我讀大學的時代,對於大學裡的師長和同事,無論男女都要尊稱「先生」,認為稱「老師」是中學以前的事情。

     齊先生和我是台大同事,他在外文系,我在中文系。外文系辦公室在文學院左翼樓下,中文系辦公室在右翼樓上,平日大家教書,多數從研究室直赴教室,下了課回研究室,甚少到系務及教學範圍外的領域走動,因此同任教於文學院,不同系的人並不見得互相認識交往。齊先生和我熟稔起來是在一九七三年時,台大外文系與中文系創立「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齊先生代表外文系,我代表中文系,兩人同時擔任了二系十二位的發起人,各為中、外文系的女教授。我們開會時往往毗鄰而坐,多了寒喧交談的機會。

      不過,我們真正有較深的認識和情誼,是緣起於一九七八年十一月獲得行政院推薦為中華民國教授訪問團團員。訪問團除齊先生和我,餘皆是男教授。在為期一周的旅程中,我們被安排住在旅館同一房間裡,日夜相處,更增添相互關懷照料的機會。猶記得兩人穿著合身的旗袍和高跟鞋正式服裝參加各種會議及餐宴,多了一層有別於其他男性團員的拘束與謹戒,時時刻刻懷著他們所不能體會的危機意識。拜訪國會議堂,走下頗具規模的寬廣大理石階,眾人互讓,要我們兩個女教授走伸手不及兩側扶手的中央地帶。齊先生和我不約而同的緊緊依偎攙扶起來。穿著高跟鞋底下的石階光可鑑人,似乎刻意打過蠟,稍一不慎跌跤,眾目睽睽下可不得了。「慢慢走。」「要小心啊。」我們輕聲互勉,安全步下了那不敢數清究竟有多少級的大理石階梯。當時心境感受,宜用齊先生的詞語:「革命情懷」。

      正因那幾天日夜共處的「革命感情」,培養出了我們日後的情誼。訪問的日子裡,我們白天接受韓國教育界及媒體的各種安排,也意外地會見了自己教過的老學生,有時又遊覽參觀秋洋紅葉下的名勝古蹟。寒夜襲人的旅邸夜晚同處一室,話題則又於文藝評論、學術研究之外,多了一些家庭身世等人性溫馨的範圍,是學院迴廊上或會議場合中不可能觸及的內容。

     韓國之旅後,我們偶爾會在課餘選一個地方喝咖啡小聚。和平東路溫州街口的「法哥里昂」,位於齊先生家麗水街和我辛亥路家的中間,步行約十分鐘可至,是到如今都令我們懷念的地方。

     

  其實,我們聚敘談說最多的仍是圍繞著文學的話題。尤其在接續張蘭熙女士主編「中華民國筆會」季刊“THE CHINESE PEN”後,他常約我在「法哥里昂」商量封面設計,主題定調或圖片安排等細節。一九九七年夏季值季刊一百期,自是意義非凡。齊先生早已用心編排內容,又鄭重令我設計封面,選取主題。在商量多次後,終於採用紅色與金色配合綠色的桂冠及文字,題為“THE ONE HUNDRED STEPS”,中文為「回首迢遞」,意味著季刊一步一足印走過的一百期,代表二十五年沒有間斷虛擲的光陰與努力,一點一滴,似遙遠實可把握。我清楚記得,印刷廠甫送新印製的兩本季刊,齊先生當晚就雇車到我家送一本給我。燈下匆匆翻看前前後後,我們興奮不已。

     多年來,我經常與齊先生分享她出版新書的快樂,譬如「千年之淚」、「霧漸漸散的時候」、「一生中的一天」、「中國現代文學『台灣』選集」……。印象最深的是二○○三年夏天,她到拉斯維加斯探望三子思平一家。我和章瑱自加州南飛去相聚。除了敘舊,也遊覽壯觀的胡佛水壩,但她沿途卻間歇地談說著和王德威合編的「最後的黃埔」(THE LAST OF WHAMPOA BREED)。回到家,那本書的封面樣本剛剛郵遞寄達。齊先生一面摩挲著那墨跡猶熱的封面,不斷說著:「好快樂,好高興!」

     如今,一本六百頁的「巨流河」,由羅思平千里迢迢攜來快遞寄到我面前。睹書如見其人,我彷彿又看到那表情欣喜神采飛揚的模樣了。認識她三十餘年,雖然多次訴說過個人和家族的一些故事點滴細節,也透過那些點滴細節故事似已經「認識」了友人﹔但捧讀厚厚的「巨流河」,追逐一字一句,則又發現經由文字整理出來的世界裡,畢竟仍有許多以前未能完整認識的齊先生。

     

      六百頁的書十分沉重。我日夜讀著,無論案前床頭都感覺到此書的沉重,不單只是紙張厚多的重,更因為內容豐裕的重。從家鄉東北的巨流河開端,停筆於南台灣的啞口海,自一九二四年作者誕生起,止於二○○九年此書之出版,齊先生把自己過去的生活做一個回顧。「巨流河」以一九四七年為分界,前半段寫大陸時期,後半段寫台灣經驗。文字間流過的是時間之巨流,卻因遭遇離亂的時局,國事家事身不由己的多方遷徙,因而也是地理的巨流。大陸、台灣兩個生活經驗,其實也是許多大陸來台的「外省人」共同的記憶,但由於特殊的家世背景與個人素質,這本「巨流河」遂不只是個人的「記憶文學」,而時時處處與時代的脈搏緊密扣合著,於追述過往之際,多一層資料、探析、深思和反省期許。

    「巨流河」的大陸時期,記家鄉東北,因逢抗戰,一家人艱辛跋涉,輾轉入大後方,作者正當求學年齡。這前半部雖然是記述二十三歲以前的生活,時間上約只四分之一,但在全書的份量卻幾佔一半的比例。因為無論家族系譜、鄉里故實人物以及歷史事件,都有可信參考資料為依據,遂令這些記述體自一個少女的眼睛看出,身心體驗,卻有不受制限的廣大視野與厚實意義。(上)

全文詳見
 
 
  定價:500
網站特惠價:425(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