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是我邁入政治生涯第十七年。
十七年說長不長,政壇裡有許多遠比我更資深的前輩,但十七年,也足以讓個初生嬰孩長大成人。
在這十七年當中,很多人說周錫瑋是個好人,也有些人說我是「吊車尾」,施政滿意度全國最差、是「最小尾」縣長。還有很多名嘴說,五年下來,不知道我有什麼政績。
奇特的是,從二○一○年二月二十二日起,這些評語忽然一百八十度逆轉,許多人開始說我的好話,媒體突然「發現」我做了很多事情,肯定我推動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不僅環境乾淨、漂亮,平均房價也提高了,甚至連對手黨派都拿我的「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大打選戰。
這些戲劇性的轉變,只因為我在當天宣布退出首任新北市市長選舉,而且未來不入府、不入閣、不接掌酬庸性質的國營企業,徹底「裸退」。
前一天還是個做什麼都得不到選民認同的「最小尾」縣長,相隔一天,卻成為眾人肯定的對象。看著截然不同的評論,相信一定不少人搞不清楚我到底是聰明?還是愚蠢?是大智若愚?還是大愚若智?
我當然知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外界、尤其政治圈的言論解讀起來都很複雜,會根據不同動機做出不同評價,但我知道自己從就職第一天到最後一天,始終堅持做好該做的事情。
在台灣,從政像蓋樣品屋,政治人物像售屋人員,甜言蜜語編織各種美好的未來,等選舉結束之後,選民會發現樣品屋空有華麗美觀的外表,交屋時看起來都很好,實際入住,才發現自來水還沒接管、電力系統出問題;空有豪華的馬桶,卻沒接上污水管線,臭不堪聞。但已經買單了,只好忍耐,於是選民想著,下一回一定找個好一點的建商,換個更好的房子。
剛上任的時候,也有不少人跟我說,蓋個華麗的樣品屋就好,看不到的地方不必花工夫,反正,沒選票!
我相信,政治不是兜售夢想,政治是讓我有機會做想做的事情,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在適宜居住的地方生活,而不是忍耐著、苦惱著、捏著鼻子過活。台北縣民都是我的家人,不是二等公民,也不能當二等公民。蓋房子給家人住,當然要用心,就算不受讚賞,該做的基礎工程都要做,不能偷懶、不能打混。
更多關心我的朋友苦勸,別拆防火巷違建,會得罪選民;別拆砂石場,會得罪地方人士!我還是說:「該做的,還是要做。」如果選民不青睞,那我承擔後果,這是政壇上的擔當。
因此,當局勢不利,我負起責任,退出選戰。本來以為會有濃厚的失落感,沒想到放開手,反而看到更海闊天空的未來。不禁想起布袋和尚的智慧:「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有時,退一步,能換來更廣闊的天地。一念一善,讓我從容自政治舞台謝幕,全心投入未來的志業。
日後,各位有很多時間可以細細檢驗我這個末代台北縣縣長在施政以及其他政策上,到底是對是錯?是傻瓜還是聰明?也可以思考一下,「政治」對於社會的價值,到底是該帶大家向上提升,還是隨波逐流?我,已經有了答案。至於歷史評價,就交給各位定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