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經營的靈魂書摘】以利潤為國界的全球地圖鴻海如何做到兩地製造,彈性出貨三分鐘讀懂鴻海

 

【書摘】以利潤為國界的全球地圖                                                  │123

 北緯15度,離赤道只有120公里距離的墨西哥赤瓦瓦州(Chihuahua),摩托羅拉(Motorola)工廠2004年1月15日升起了三面旗子,一面是赤瓦瓦州旗,一面是工廠的廠旗,中間則升起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

 來自台灣的鴻海集團,以1,800萬美元正式買下這個距台灣12,000公里之遙的五百人工廠,並且保證絕不裁員。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親自出席交接儀式,更顯示了這項決心。

 這是鴻海在美洲最新的結構性布局:把美國本土的廠房儘量往南遷移,以節省成本;而無法遷移的據點,一則轉型成物流及研發中心,一則是快速關閉。

   無情的競爭,無人能倖免

 為了應付全球愈來愈壁壘分明的「區域經濟」,鴻海必須看見未來十年的競爭形態;為了在國際競爭對手的節節進逼下生存,鴻海必須能同時在全球各據點開戰。鴻海已經是台灣第一家完成歐、美、亞三大洲併購的公司,它必須要從「製造外移」的層次,學會真正的全球管理:運用「全球資源」,經營「全球成本」,來壯大全球化企業。

 然而,一面國旗,卻讓這位從不畏懼國外大廠競爭的CEO動容不己,隨行左右的人員都感受到郭台銘的心情激盪。

 或許是因為征戰多年的思念,也或許是因為他的心中感慨萬千。

 「每次走在那些廢棄的巨大廠房之間,清點那些宏偉的船塢和數千人的設備,彷彿可以看見在他們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輝煌帝國時期。」一名鴻海集團派駐海外的主管,分享他一路追隨郭台銘揮軍全球戰場的感受。從蘇格蘭造船廠,走到東歐雷達基地兵工廠,無論是曾一時雄霸世界的海權國家,還是掀起工業革命的製造基地,都無法逃脫競爭的無情。

 歷史對時代的無情,連國家都無可倖免。

 沒有進步,原地踏步,不到一個世紀就被取代。

   國家如此,企業更是如此

 2004年,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公布了「科技一百強」,其中有高達70%的企業,在2003年時並未名列榜上,說明了科技產業變動之快,不管是在景氣谷底或是高峰,景氣來了,一樣有企業遭到淘汰。只有鴻海竟然連續七年都榜上有名(請見表1-1)。「新世紀將是『成功崛起』與『失敗滅亡』高速變換的年代。」郭台銘在2000年初、也就是二十一世紀第一次對內部五百名幹部訓話時,就強調這是「危機」與「轉機」更明顯並存的時代。

   企業無論大小,都面臨全球競爭

 「全球化的過程,讓競爭的規模愈來愈大、而且愈來愈複雜,」哈佛大學策略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點出了目前企業的困境。郭台銘在2004年的股東會上也清楚表明,現在跨國企業之間的競爭是一種「全球成本的競爭」。所謂「全球成本的競爭」,就是「社會成本+國家成本+公司營銷成本」的競爭。

 經濟學家梭羅(Lester Thurow)指出︰「企業的經濟地圖,是以利潤為國界-它們會找成本最低的地方生產,在獲利最高的地方販售。供應鍊管理,是這種模式的最佳寫照-哪些作業該委外?哪些作業要自己進行?兩者又該選擇在何處進行?答案均指向全球運作。」

 現在,企業不管大小,都要面對全球競爭帶來的變化,而且企業的規模愈大,所面臨的變革幅度愈大,難度也愈高。

 「競爭」觀念為什麼對台灣企業特別重要?東海大學專研經濟社會學的陳介玄教授曾指出,「從總體角度來看,這是台灣能以『後進資本』的角色,來取得國際市場的有效策略。」換言之,以台灣殺價高手造成的「競爭結構」,其實造就了長久生存發展的機會。

Copyright© 1999~2008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下文化/小天下/遠見雜誌/30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