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場領導1│新市場領導2│
 

長尾市場 科技如何將大眾市場,分解成數以百萬計的利基市場

  英國登山家喬.辛普森(Joe Simpson)於一九九八年寫了一本名為《攀越冰峰》(Touching the Void)的書,描述他在秘魯安地斯冰河痛苦的瀕死經驗。這本書雖然獲得好評,卻銷售不佳,沒多久就為世人遺忘。十年之後,怪事發生了。另外一本描寫山難的書,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的《顛峰》(Into Thin Air)成為暢銷書,《攀越冰峰》突然間又出現買氣。

  書商開始把《攀越冰峰》擺在《顛峰》旁邊促銷,結果《攀越冰峰》銷售量不斷攀升。二○○四年初,IFC電影公司根據這個故事拍成電影,大獲觀眾好評。沒有多久,哈潑柯林斯(HarperCollins)出版社推出改版平裝本,蟬連十四週《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暢銷書排行榜。到了二○○四年中,《攀越冰峰》這本書的銷售量已是《顛峰》的一倍以上。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線上世界口耳相傳的威力。《顛峰》發行之初,幾位讀者在亞馬遜網站上發表書評,說《顛峰》和另外一本較不為人知的《攀越冰峰》,有相似之處,並對《攀越冰峰》大加讚賞。其他消費者看到這些留言,於是去看看《攀越冰峰》這本書的介紹,並把它擺到購物車。亞馬遜網路書店的軟體,很快就發現這樣的購買模式:購買《顛峰》的讀者,也買了《攀越冰峰》,於是亞馬遜開始把這兩本書配套推薦。聽從推薦的讀者也深以為是,於是寫下更加熱情的評論。銷量持續攀升,愈來愈多讀者大力推薦,於是形成強大的正向回饋循環。

  克拉庫爾的書上架時,辛普森的著作幾乎已絕版。要是在十年前,克拉庫爾的讀者根本不會知道還有辛普森的書;就算知道,他們也找不到。網路書商讓一切改觀。他們結合無限的陳列空間、和購物趨勢與讀者意見的即時資訊,締造了《攀越冰峰》的發燒現象,為原本的冷門書籍創造了不斷成長的需求。

  有這種好處的不光是網路書商而已;在媒體和娛樂產業新經濟模型裡,這類例子比比皆是。從線上DVD出租店Netflix,到iTunes音樂商店和Rhapsody的歌曲,都為消費者提供無窮的選擇。這些選擇反映出消費者想要什麼、以及他們想要如何取得這些服務的方式。人們會深入檢閱目錄,看遍長到不行的商品清單;百視達(Blockbuster Video)和淘兒音樂城(Tower Records)的存貨規模,和他們完全沒得比。網站上有愈多選擇,就愈受消費者青睞。當消費者選擇更多冷門的商品時,他們會發現,自己的品味沒有以前認為的那麼主流(以往他們受到行銷手法、暢銷導向的文化,以及純粹缺乏選擇的影響,只能被主流牽著鼻子走)。

  這類相關產業的銷售數據和趨勢顯示,新興數位娛樂產業的經濟情勢,將會徹底顛覆當今的大眾市場。如果說二十世紀的娛樂產業是由暢銷主導,那麼二十一世紀則是以利基分眾為馬首是瞻。

  長久以來,我們深受最低公分母的宰制,暑假只能看蠢到不行的賣座強片、平常聽制式的熱門音樂。為什麼?答案出在經濟學。我們所認定的大眾品味,其實是供需失調的結果,這是配銷缺乏效率下的市場反應。

  主要的問題,在於我們身處實體世界,而且多數娛樂媒體除了這幾年外也一直是如此。這樣的世界,讓我們的娛樂產業受到極大束縛。

無邊無際的市場
  為了解這個豐富的世界,我們回到線上音樂零售商Rhapsody的例子。Rhapsody隸屬RealNetworks旗下,專門為訂戶提供音樂串流服務,目前供應一百五十多萬首曲子。

  將Rhapsody每月的統計數據繪成圖表後,圖中的需求曲線看來和其他唱片公司一樣,暢銷歌曲具有極大魅力,接著需求曲線隨著熱門程度減少而陡降。以下是Rhapsody於二○○五年十二月,排行前兩萬五千首曲子的下載需求曲線圖。


  乍看之下,你可能會先注意到左邊少數熱門歌曲的下載次數。其實沒什麼好驚訝的,這些都是暢銷金曲。如果你是唱片行老闆,貨架空間有限,你自然會選擇陳列銷售量高的專輯。

  所以,儘管各家唱片公司發行的歌曲,總數多達數百萬首,但美國最大的音樂零售商沃爾瑪百貨,卻只要前頭需求量高的專輯,共有四千五百張專輯的庫存。這四千五百張專輯,剛好包含Rhapsody需求曲線的最前端的兩萬五千首歌曲,這就是為什麼我從這裡切斷這條曲線。你看到的正好是沃爾瑪百貨的庫存,在它所有庫存中,前兩百張專輯帶來90%以上的銷售額。

  暢銷商品畢竟是市場大宗,以此為重似乎相當合理。排名五千或一萬之後的歌曲,銷量幾乎是零,幹嘛要花力氣去管這些輸人又輸陣的商品?

  簡而言之,上個世紀我們正是如此看待市場。每家零售業者都依照經濟效益,設下自己的門檻,產品必須達到一定的銷售數字,否則進不了倉庫。在暢銷品掛帥的文化中,人們幾近成迷的注視曲線左邊,也拼命猜測什麼樣的商品可擠入那裡。

  不過,我們現在不妨改變一下。瞪著曲線左邊看了一世紀之後,我們應該轉頭看看右邊。我知道,這樣會讓人頭暈。右邊看起來好像什麼也沒有,對不對?錯了!請再看仔細一點。再仔細一點。你會發現兩件事。

  首先,右邊的曲線並未碰觸到零。雖然看起來像是如此,但這是因為暢銷曲壓縮了縱軸的刻度,才造成這樣的假象。為了看清利基商品的情形,讓我們跳過暢銷曲的部分,把圖表放大來看。下一張圖繼續延伸需求曲線,從第兩萬五千首,延伸到第十萬首。我調整過縱軸,以免這條線被橫軸掩藏。各位可見,這些冷門歌曲還是有非常可觀的下載次數。我們以往總認為,在這堆荒煙漫草中,不會有什麼了不起的需求存在,但這些歌曲每月平均仍有兩百五十次下載。再加上這些不熱門的歌曲為數眾多,所以雖然個別銷量不高,加總起來卻頗為驚人。曲線下方的面積,每月可是有兩千兩百萬次下載,幾乎是Rhapsody總業績的四分之一。


  而且這條曲線還不斷延伸。讓我們再放大這張圖來看。這回看第十萬到第八十萬首歌曲,也就是長尾的最尾端;這部分的歌曲,只有在非常專門的唱片行裡才找得到。


  就如我們所看到的,需求曲線走到這裡依然沒有觸底。其實,這條曲線下方的區域,每月仍有一千六百萬次的下載,占了Rhapsody總下載次數的15%以上。這些可都不是熱門歌曲,但整合後卻創造出相當可觀的市場。現在,Rhapsody擁有約一百五十萬首歌曲,不過一年之後可能竄升到兩百萬首以上,再過一年,則可能增加到四百萬首。

  更奇特的是,幾乎每首歌曲都有人買。從沃爾瑪百貨這種商店的角度觀之,唱片界發行的新歌數目不過六萬首,但Rhapsody這樣的線上零售商則認為,這個市場好似永無止盡。不光是因為Rhapsody排行前六萬首的歌曲中,每首每個月至少都被下載一次;他們前十萬首、前二十萬首、和前四十萬首歌曲也是一樣,甚至是前六十萬、前九十萬、甚至更後面的排名,都是如此。Rhapsody的資料庫一加入新的歌曲,馬上就有人下載,即使這些人數並不多。

這就是長尾市場。

本文未完…摘自第一章 長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