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精彩書摘
代價高昂的勝利:一九四五年
民主世界的失敗:一九四六年
全面內戰的變局:一九四七年
國民黨節節敗退:一九四八年
大陸的全面赤化:一九四九年
 
全面內戰的變局:一九四七年
 

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七年二月八日

  蔣公追悔未先毀滅共軍,其實只有西安事變以前一個時機,但蔣公冒險親往西安,被劫持而妥協,則抗戰開始,一心抗日,難以同時剿共,亦為民心所不許。唯在淪陷區,國民黨原居優勢,而被中共逐出,實國民黨在敵後地區鬥不過共產黨,乃致命傷也。何以如此?政府迄未檢討原因。

  馬歇爾離華後,和既無望,戰亦無果,共軍氣焰益高,而經濟崩潰,絕難支持內戰。宋子文任行政院長,專長於財金,而對經濟建設並無計畫,財政赤字日增,美元貸款絕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有印發鈔票以虛應一時,其實非宋子文一人所能力挽。

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七年二月十四日

  抗戰勝利後,蔣公似先以軍事解決中共,然後再談經濟建設。其實,美鈔暴漲、黃金搶購、物資囤積、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等經濟問題,不可能用政治方法解決。物價是供需問題,供需平衡自不會漲,政府收支平衡則通貨不會膨脹,物價亦無從漲。故穩定物價,唯依增加生產力,幣值穩定(必須政府收支平衡),故物價非用政治或行政力量所能管制。馬歇爾回美後,貸款無望,外匯短乏,美鈔與黃金跟著漲。商人敏銳,不投機是不可能的,非僅上海也,舉世皆然。故經濟金融管制政策,必然失敗。

  而一九四七年開春後,軍事進剿不如預期。魯南主攻進展滯鈍,冀南、豫北、魯西之劉伯承部飄忽牽制,圍剿無著。而經濟金融之危機,其動搖國本之嚴重性,更甚於軍事問題。

 


< 摘自《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第三部 全面內戰的變局:一九四七年 >
 
 
 
 
 
 
 
 
 
 
  定價:1800
網站特惠價:1104(約61折)
目前庫存不足
 
 
  定價:600
網站特惠價:510(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