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餘姚(現為慈溪)人。在家鄉度過童年後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寫作學會會長。現任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上海大學兼職教授。十五年前開始深度考察中國各地的文化遺跡,寫出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在兩岸三地和世界各華人社區引發巨大迴響,並開創一代散文風尚,成為當今最有影響力的跨地域華文作家之一。從二十世紀最後一年開始,受香港鳳凰衛視之邀歷險數萬公里,親自越野考察了埃及文明、希臘文明、希伯萊文明、阿拉伯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恆河文明的遺跡,又因考察過程充滿驚險,引起海內外無數觀眾和讀者的關注。此後,他又考察了歐洲近百座城市。幾度大規模考察使他對中華文明產生了完整的對比性思考,所著考察日記《千年一嘆》和《行者無疆》成為全球華文世界的暢銷書。中國《新週刊》和諸多網路經全國性投票評他為「中國電視知識份子第一人」。日本《朝日新聞》稱他為「至今走得最遠的文化旅行家」。

 著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掩卷沉思》、《千年一嘆》、《行者無疆》、《鞦韆架》、《從敦煌到平遙》、《吳越之間》、《北方的遺跡》、《從都江堰到嶽麓山》、《晨雨初聽》、《戲劇理論史稿》、《藝術創造工程》、《中國戲劇文化史》、《戲劇審美心理學》、《笛聲何處》、《南溟秋水》、《余秋雨歷史散文》、《余秋雨台灣演講》、《出走十五年》等。


余秋雨的記憶文學:《借我一生》
 七月,余秋雨感人肺腑的記憶文學《借我一生》在天下文化出版。
 全球關心華文書寫的讀者,早已在引頸企盼。

 無庸置疑,開創一代散文風尚的余秋雨,早已是當今最有影響力的跨地域華文作家之一。這本新著的創作,更由文化興嘆走向生命洞見。

 余秋雨的父親在年前去世,家人打開他天天緊鎖的私人抽屜發現了大量的文字資料。這些文字資料為什麼留存到生命的最後,卻又不願意在生前讓後輩看見?由這些疑問出發,秋雨先生開始逐一尋訪自己前輩的人生歷程,發現最重要的答案已經隨著父親的去世而永遠失去。這種幾天之間的咫尺天涯使他產生了強烈的寫作衝動,並找到了文學感悟的基點。

 余秋雨不把這本書當作自傳和回憶錄,而稱之為「記憶文學」,強調了它的文學本性──以平正、真實的記憶性內容組建成一部文學作品的實驗,其特徵是以「結構」代替「虛構」。在大時代災難的漫天覆地下,一位當代文化學者人生中的真實,甚至比虛構的故事更動人心魄。

 《借我一生》是秋雨先生的生命之旅, 是他蔑視災難、不斷突破的精神歷程,是以散文筆調貫通成的一部家族史詩。他獨創的文體交糅了體驗與論述、激情與冷靜、宏觀與細節等諸多對立性因素,呈現全方位的表現力度。

 天下文化堅持出版華文文學新經典,余秋雨創出記憶文學《借我一生》,即具有劃時代的文學意義。

 
Copyright© 1999~2024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下文化/小天下/遠見雜誌/30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