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錢在這裡,沒出息就拿去

   媒體報導台灣的尼特族(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簡稱NEET),約有四十二萬人,這些年輕人不願就學、不就業、不接受職業訓練,整天在家裡蹲,混吃等死。看到這樣的報導,大家心裡會想,怎麼會有這樣的事?台灣怎麼啦?

  其實這種尼特族在中國大陸也很多,大陸實施一胎化多年,家家都有一個小皇帝或小公主,全家六個人,包括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十二隻眼睛都盯著這個全家的命根子。溺愛孩子、疏於管教,成為理所當然的現象,見怪不怪。家家如此,導致孩子變得懦弱但自大,沒有責任感,也沒有愛心,最後很可能變成尼特族。

  在大陸,尤其是家庭環境較好的,孩子常成為尼特族。他們不需要買房子,因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房子「將來」都是他們的,而爺爺輩的人年紀都大了,所以這個「將來」並不用等很久。之後父母的房子也會是他們的,掐指一算,他們最少將會擁有三棟房子,太多了,現在何必要省吃儉用買房子,成為房奴。錢也是一樣,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六個人的存款、股票、金銀珠寶,將來也是他們的,多到花不完,現在何必工作?一個月賺不到幾千塊錢,又累得半死。

  有次在大陸浙江與一名五十多歲的婦人聊天,她說女兒今年專科畢業,正在找工作,不是嫌薪水少,就是嫌工作時間長,一直沒找到合意的工作。後來話題轉到買房子,她順手指著不遠處快完工的大樓,告訴我,這是當地最好的房子,有公共庭園、有電梯、有警衛,她女兒指名要買一戶。我問她:「你女兒剛畢業,還沒找到工作,怎麼有能力買這麼貴的房子?」她笑笑說:「當然是我們買給她,有甚麼辦法?她要嘛!反正只有一個女兒,遲早還不是要給她的。」很多年輕人變成尼特族,跟吃定父母的這種心態大有關係。父母的寵溺,想不到會成為傷害子女的結局,讓子女無法成為真正有能力開創光明前程的人。

  有個朋友跟我說,他的母親很有智慧,四十多年前,他們幾個孩子出國留學時,母親為他們在美國存了一筆錢,將存摺交給他們,說:「孩子,錢在這裡,沒出息就拿去!」結果他們兄弟都很有志氣,在美國半工半讀,在洗車場為人洗車。久了,認識很多來洗車的人,就替人買賣舊車,賺取佣金。日子雖然辛苦,但都拿到了學位,而且都沒有動用母親為他們存的錢。

  朋友講這段故事給我聽時,眼中充滿了驕傲與自信。我在想,當時朋友如果不激勵孩子,反而存了很多錢給孩子用,他們現在還能在生命中擁有傲骨嗎?現在尼特族的孩子,能有這樣的骨氣嗎?有錢存在那裡,怎麼捨得不花用呢?恐怕很快就要父母再匯款給他們了。

  大陸甘肅省岷縣有個小村子,資源貧乏,村民多去外地乞討,收入不錯,有人回到村子裡蓋瓦房、買電視,因此大家都到外地去當乞丐,以致全村六十戶中只有四戶未出去乞討。乞討致富的消息經媒體披露後,諸如好吃懶作、不知羞恥等各種罵名,都冠到這個村子的人頭上。村民到外地娶媳或經商,都被投以異樣眼光。有識之士乃呼籲村民「別跪了,站起來」,不能跪在地上向人乞討,要靠自己的勞動生活。很多年輕人,像尼特族,其實也是乞討的人,只是他們乞討時不是跪在地上,而是手心向上,他們乞討的對象不是社會大眾,而是自己的父母。因此也要呼籲這些年輕人:「別伸手了,靠自己吧」。

  人已成年,應當自立奮鬥,在奮鬥中磨練耐力,增強自己成就大業、出人頭地的能力。一心想拿父母的錢,希望父母可以早點分家產,都是沒有出息的人。尼特族就是沒有出息的人。尼特族的父母也脫不了關係,因為他們不但欠缺培育子女獨立自主的智慧和能力,更是子女養成依賴性的幫兇。
* * *

多加一點點,就出人頭地
  有個年輕人,高職畢業後,在一家摩托車行當修車技師。他工作勤奮,很快就成為店裡修車高手。除了修車,店裡有什麼雜務,他都主動去做,甚得人緣。車子修好後,他會做些簡單的洗車服務。客人取車時,看到的是一輛乾淨的機車,當然高興。因此來修車的人,都指定要這位年輕人服務。老闆看在眼裡,除了非常滿意外,也看得出來這個年輕人雖然學歷不高,但絕對是一位誠懇、大有前途的人;老闆有個大學畢業的獨生女,對這位年輕的技師也心生好感,認為是可以託付終身的人,後來便嫁給他了。年輕技師繼承岳父的事業,成為老闆,車行也由只修車變成兼賣機車的一個大車行了。

  有次我在大學修的「保險學」考了100分,同學跑來告訴我,我真的不敢相信,後來分析,是因為除了書本上的內容外,我還將老師在課堂上額外補充的講解也寫在答案卷上,老師甚感滿意,給了滿分。答題內容多加了一點點,就得了100分。

  所以當父母的,要教育孩子,凡事多加一點點,雖然只是一點點,就能脫穎而出。孩子懂得凡事多加一點點,當他經驗到成功之道後,凡事他就會多加一點點、再加一點點,成功的機會就更大了。

  早年外商銀行各項資料常是用英文寫的,有次一位年輕行員負責向一個大企業老闆作放款的簡報,他知道這位老闆英文不好,所以他在英文簡報之外,另外準備了一份中文簡報,提供這位老闆參考。後來這筆鉅額放款做成了,原因是那份中文簡報發生了作用。銀行的外國經理因而注意到這位年輕行員,加以拔擢。有時我們只要細心一點,多關注一下別人的需要,你就能與眾不同。

  有家外商公司招聘職員,有位應徵者想,既是外商公司,說不定會被要求用英文自我介紹,所以他將自傳翻譯成英文,並且多次熟讀。面談時,果然被要求以英文自我介紹,他因為有充分準備,不但內容中肯,而且英文用字譴詞都能達標,主持口試的老外,大感滿意,當場決定錄用,並將其職務由應徵時的業務員調整為組長。

  這個年輕人是運氣好嗎?當然不是,是他多用了一點心,就出人頭地了。如果你是主管,難道不喜歡這樣凡事多獻一份心力,多作準備的人嗎?

跑步不但是最簡單的健身運動,且能培養耐力、毅力父母應設法養成孩子喜歡跑步的習慣

  有些應徵工作的人,常亂槍打鳥,凡有招聘員工的,他都去應徵。但事前毫無準備,甚至連那家公司是做什麼的都不清楚,怎麼可能被錄用呢?

  箴言第二十一章5節:「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正是我們凡事是否多有準備、有備無患的最佳寫照。


* * *



獻上愛心

  多年前晨跑,邊跑邊聽收音機,有個節目叫「溪水旁」,母親對念幼稚園的小女兒說:「我們來做飯前禱告,感謝上帝賜給我們豐盛的早餐」。我說一句,妳跟著說一句。禱告中除了感謝神賜予食物外,母親引導孩子說:「謝謝神給我許多玩具,對面張家弟弟連一個玩具都沒有,我要送他一個玩具」。

  過了幾天,媽媽就問女兒:「妳跟神禱告,要送張家弟弟玩具,送了沒有呀?我陪妳一起送好嗎?」孩子拿了個玩具,送到張家,張媽媽及弟弟都高興得很,熱情的歡迎她們進屋坐坐,兩個孩子因而成為好朋友。

  這個廣播故事,是幾十年前的事,我卻記的很清楚,這位媽媽真有心教育孩子,讓孩子從小就學習付出愛,願意與人分享。這種自然流露的愛,使孩子像個小太陽,隨時溫暖週遭的人,卻不要求回報。這對孩子有甚麼好處呢?太多了!世界上沒有人不喜歡這種朋友的,孩子的人際關係相對會很好。而且每當這種孩子遇到困難時,會有許多感恩圖報的人來幫助他,大家對他都那麼友善。各位母親請想想看,這難道不是你們夢寐以求的光景嗎?孩子能有如此幸福的生活,做父母的大可放心。

  有時在朋友家會碰到孩子坐在堆滿玩具的地上,我們會逗他說:「弟弟,送我一個玩具好嗎?」小孩子的反應是,立刻用雙手護著玩具,說:「不要!」這看起來是孩童的純真,但做父母的應該很巧妙的善誘孩子養成願意與人分享的習慣。教導孩子向神感恩,並念及需要幫助的人。

  我從前負責的慈善基金會,周末常由義工邀集朋友,一起去身心障礙協會等弱勢團體訪問,與身心障礙的人同樂,我們會帶些小禮物去,由同去的小朋友負責分發,孩子們會有成就感,認為做了一件有愛心的事,父母也會適時給予鼓勵。後來我們帶去的禮物,很多是小朋友自己捐出來的玩具。很多家長都說,這真是太有意義的活動,下次還要再來。

  美國有些華僑,深感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日子過得那麼富足,卻抱怨連連。後來他們就讓孩子組團到中國大陸窮困的地區去做義工。安排美國孩子去當地成績特優但家庭特困的學生家住一天。即使是很短的時間,美國孩子仍然學到很多在學校裡、書本上絕對學不到的東西。他們在心得報告裡寫道:
Made me realize how fortunate we are and how hard working these children are.
Really opened my eyes to how spoiled our lifes are.
Was extremely touching.
Made me think about how hard they work and how little they have.
(譯文:我了解到這群孩子有多麼認真以及我們是多麼幸運。
我深刻體悟到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無所匱乏。
這令人感動的一刻,提醒我去思考他們工作得如此辛苦,但擁有的卻是這麼少。)

  孩子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禮物,每個人都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一生幸福,那麼,父母必須有智慧、有耐心,教導孩子從小就養成惜福、感恩、獻愛心的好習慣才行。

 
  定價:300
網站特惠價:255(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定價:300
網站特惠價:255(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