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影響國共談判的背景和因素

前言
美國與戰時中國
中共如何利用抗戰壯大自己
美國開始介入國共紛爭
日本投降前後美國對華政策的轉折
馬歇爾的調處
 

美國與戰時中國

 (一) 雙方認知上的落差
  中國對美國,由期望到失望,美國對中國,由同情到不滿。

  1931年九一八事件和1937年蘆溝橋事件後,中國的單獨抗日使得美國輿論同情中國,中國政府和美國支持中國的友人也成功地強化了這種情緒。「維持中國作戰」(keep China in the war)一時成為美國鼓勵中國的口號,這固然有助於美國政府強化對日本的政策,但畢竟美國的政策是基於美國的利益,而不是基於對中國的友善。

  從美國自己的觀點,對亞洲的戰爭從一開始就疏忽了一個事實,中國政府把中共問題視為主要問題,日本終究會被盟國打敗;而美國認為打敗日本為首要目標,國共爭執妨害對日的作戰。這一分歧從未化解,造成中美雙方對彼此的失望和不信任。

  中共把抗日戰爭視為發展壯大自己的絕好機會,他們也充份利用民族主義的情緒,強化在淪陷區的號召上。
盟國容或在戰爭目標上有不同意見,仍會儘量化解他們在利益上的衝突,但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利益的衝突非但未能化解,而且還日益擴大。當美國人來到中國看到一個完全與自己不同的社會時,這種分歧便開始擴散了,尤其當他們看到戰亂中國的貧窮、落後、無知和原先對中國的英勇、偉大和快樂的形象完全不同時,他們的失望和驚訝是可以想像的。他們甚至懷疑,過去對中國的認知是中國政府不實宣傳的結果,更加深了他們對中國政府的猜忌和不信任。

  同樣的,美國人以自己的標準和想法要求中國的軍隊,這點當然更令他們失望。他們發現,中國根本沒有作戰的訓練和能力,有的只是人多可以犧牲和廣闊的土地可以撤退。他們不去思考在這種條件下,中國已單獨對抗日本的直接侵略四年半(1937年7月至1941年12月),間接侵略(從九一八算起)已十年半,不就是靠犧牲和不屈服的決心。相反的,他們?一昧批評中國,只想依賴美國為中國打戰。

  事實上,中國之抗日本來就是以卵擊石,日本在發動對中國侵略之前便有「三月亡華」的野心,但中國居然抵抗了四年半還沒有被打垮。日本也透過德國,希望以戰逼和,如此日本就可以中國為基地,向太平洋和東南亞全力發展,建立其「東亞新秩序」,但中國政府始終不為所動。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為了抗日所付出的代價是驚人的,不但使中國農村凋蔽,人民流離失所,而且整個經濟也破產,加上中共處處與國民政府作對,專扯國軍後腿,國民政府的處境只有用內外夾攻、腹背受敵來形容。美國歷史學者瓦格(Paul A. Varg)形容當時的中國,有如一個被勒著脖子的人,抵抗力只有愈來愈小,他說,「打仗是一回事,但被窒息而死完全是另一回事。」
美國人對中國的情勢由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的過度讚揚,到爆發之後的過度失望,基本上反映了美國對中國不夠了解。

  同樣的,中國人對美國也由過高的期望變為失望,在中國人心目中,美國是一個既強又富的大國,好不容易等到美國參加對日戰爭了,當然把希望寄託在美國身上,何況中國已經支撐了那麼久,也應該稍作喘息,但美國的表現卻令中國人十分不安。

  1. 美國參戰初期,太平洋戰爭並不順利,尤其是菲律賓、香港和新加坡相繼被日本攻下,到了緬甸失守了之後,中國對美國的信心已大為降低。

  2. 美國重歐輕亞的戰略日益明顯,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美國要先在歐洲打敗德國之後,才能集中力量在亞洲打敗日本。這一戰略也涉及了美國戰略物資提供的優先順序,中國以抗日最久、損失最重,認為理應得到美國的大力協助和援助。

  3. 中國向美國要求5億美元貸款,但美國?要干涉其用途,國務院甚至認為中國的抗日是中國自己的事。中國爭取到之美國援助,經常被移作他用。對此一問題,白宮參謀長李海海軍上將(Admiral William Daniel Leahy)和美前駐蘇聯大使浦立德(William C. Bullitt)都曾為中國不平。

  4. 在1942到1943年間,中國急需在緬甸開闢第二戰場,以解除中國被切斷運輸之苦。美國本已承諾,但由於英國之不配合,終被打消。

  1943年12月,美國軍方情報單位曾分析,國民政府對反攻日軍已無能為力,但美國又必須讓國府打下去,至少還可拖住日本的百萬大軍。

  國府軍隊為什麼不能打仗?原因有三,一是飢餓、二是疾病、三是缺乏武器。美國大使館官員艾哲生(George Atcheson)曾報告說,許多軍隊均處於半飢餓狀態,所以逃兵愈來愈多。1943年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Joseph W. Stilwell)的報告中,曾提到一個師在一年中由於營養不良而死了1,500人,另一位美國大使館的人員的報告說,他看到一個連的軍隊只有八枝槍。

  1944年9月美駐華大使高斯(Clarence E. Gauss)曾引用蔣夢麟的報告,他當時為北京大學校長和中國紅十字會主席,指出中國當時在徵來的兵中,100人只有10個人身體及格;當有了飯吃,經過訓練後,100人中也只有22個人可以打仗。蔣夢麟指出中國最需要的,第一是糧食,第二是醫藥,第三是領導,第四是武器裝備。

 

(二) 戰略上的分歧
  儘管中國的情況不樂觀,但美國在戰略上不得不盡量容忍,一方面要中國牽制日軍,另方面美國原計劃要以中國為基地去轟炸日本本土。

  中國本希望美國和英國配合中國反攻緬甸,1943年5月中國外交部長宋子文便對美國提出此一建議,1943年11月的開羅會議(Cairo Conference)上,也得到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的支持。史迪威說打開緬甸的道路,將有助未來在香港反攻日軍。

  開羅會議中,蔣委員長雖力陳進攻緬甸必須海陸夾攻,但由於英國抵制,未能成案,僅得羅斯福之「保證」將繼續推動,但不旋踵,一週後便在德黑蘭會議(Tehran Conference)中被推翻。

  羅斯福在1943年11月25日向蔣委員長保證,繼續推動「海陸夾擊反攻緬甸」(Buccaneer)計劃。但一個月後,羅氏便致電蔣委員長因將在歐洲反攻,反攻緬甸計劃告停或延期。事後,羅斯福曾向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表示,美國對中國的承諾似無一次信守,心中極為不滿。

  在德黑蘭會議中,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稱由於蘇聯將參加對日作戰,不但中國基地已不需要,連中國是否繼續對日作戰,亦不必過慮。羅斯福稱對蔣委員長已有承諾,如無重大理由,不能取消緬甸的兩棲作戰計劃。邱吉爾說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早日勝利,就是最好的理由,並稱其從未對蔣委員長有任何承諾。

  德黑蘭會議的重大意義,是蘇聯取代中國成為美國在亞洲的主要戰略夥伴。更嚴重的是羅斯福與史迪威的一段談話,史迪威說蔣委員長可能垮台,並建議尋找替代人選,羅斯福表示可行。羅斯福並表示蘇聯疆界已經足夠,不需再擴張,蔣委員長也表示中國不要越南。此段談話,對史迪威可能有很大的鼓勵,當時其助手戴維斯(John P. Davies, Jr.)也在座,對其日後推動與中共合作有很大的鼓勵。

  蔣委員長對此一決定,十分憤怒,他告訴羅斯福說,打通緬甸對中國是件有關生死的大事,每月經由駝峰(the Hump)空運給中國戰區的物資不到一萬噸,而其中75%是給在華美軍所用。在此情況下,蔣委員長要求美國給予10億美元貸款作為補償,結果中美為了匯率問題爭執不下,迫使中國最後不得不被迫放棄此一要求。

  1943年之前,美國重視中國戰場,對中國所求者多予回應;1944年以後,美國不再重視中國戰場,對中國所求者多予駁回。

   馬歇爾電告史迪威稱自魁北克會議(Quebec Conference, 1943年8月)後,攻日戰略已作成「不必經由中國」之決定,故今後打敗日本不必在亞洲大陸作戰。

  事實上,中國戰區自始未受西方盟邦平等之待遇,理由為:1.先歐後亞之戰略決定。2.未能參加決定戰略之英美「參謀首長聯席會議」(Combined Chiefs of Staff, 簡稱CCS)。3.不准參與軍火分配委員會。4.對日戰略的決定,排除中國在外。5.與其他盟國不同,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物資由美方負責分配。6.中國分配到美國對盟國援助的比例最少,除1945年的8%之外,其他每年均在1%左右。

  「維持中國作戰」(keep China in the war)自始就是一個消極性的政策。

<摘自 《中國命運•關鍵十年》前 言>

 
 
 
  定價:600
網站特惠價:510(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