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的益友與宿敵:複利和風險

你知道最令人驚嘆的投資益友是什麼嗎?你了解投資史上影響最大的風險嗎?善用複利、認清風險、追求合理可達成的報酬率、遵守「先求不敗,再求勝」的投資策略,才能讓一輩子的投資理財走得安安穩穩、長長久久。

投資的益友:複利

曾有人問過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人類最偉大的發現是什麼?」他的答案不是「相對論」,而是「複利」。

到底什麼是「複利」?它對投資有何影響?

所謂「複利」,就是「利滾利」,也就是將每次賺到的獲利再繼續投資,這樣利上加利、一路滾利上去。例如年初投資100元,到年底獲利5,也就是賺了5元,再將這5元繼續投資,總投資額成為105元,假如一年後又獲利5,則獲利增加為5.25元(105×5=5.25,比上一次多賺0.25元,此時再一次將這5.25元繼續投資……,這樣不斷地將獲利持續投資,每一次的獲利都比上一次多,這就是複利。

複利威力之大在於它像分裂生殖一樣,是以幾何級數暴增,時間愈久,每次利上加利的效果愈大。美國紐約曼哈頓Manhattan是全球地價最高的精華區,知名的華爾街、第五大道、時代廣場、甚至九一一事件中被摧毀的雙子星世貿大樓都位於該區。曼哈頓島那塊土地是印地安原住民於1626年用僅僅24美元賣出來的。假如當年印地安人把這24美元拿來從事年報酬率7.2%的投資,而且把每年的利息都再滾進去複利,根據「72法則」概算,約每十年本金可倍增一倍,則經過三百八十年到2006年底,原來的24美元本金會增值到多少?答案是難以想像的天文數字:至少6兆6,000億美元!

不過,假如當時印地安人把每年的獲利1.728美元(24×7.2%=1.728)都拿出來花掉,則三百八十年間他們所賺到(而且花掉)的獲利將只有656美元(1.728×380=656),而那24美元的本金依然還是只有24美元,本利和總計為656+24=680美元。「6兆6,000億美元對680美元」!有複利和沒複利的結果是不是天差地別?

複利既然如此重要,該如何運用在投資上呢?以下就兩方面來談。

一、先提高年報酬率,再考慮增加投資金額

如果想增加投資獲利,一是增加投資金額,一是設法提高年報酬率。

以投資共同基金為例,假設今天單筆投資10萬元在年報酬率5的基金上,經過二十年後,獲利是16萬5,330元。如果增加投資金額一倍到20萬元,年報酬率仍維持5不變,則獲利將增為33萬660元,增加的幅度剛好是原來的一倍。

另一方面,如果投資金額維持10萬元不變,但將年報酬率拉高一倍到10,則二十年後的獲利為57萬2,750元,獲利不是等比例只增加一倍,而是增加近原來的三倍半。如果年報酬率拉高三倍至15,則獲利將增加為原來的九倍;若年報酬率再拉高四倍到20%,則獲利將暴增到二十三倍。

複利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它不是線性等比例增加,而是以幾何級數次方成長。西諺有云:「聰明工作勝於辛苦工作」(Work smarter , not harder)。對一般上班族來說,領的是固定薪水,要在短時間內倍增投資金額,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做得到,恐怕也要相當縮衣節食才行,這就是「辛苦」工作。因此,設法提高年報酬率來增加獲利,善用複利效果,才是「聰明」工作。

另外要特別提醒的是,除非你需要每月、每季或每年固定領出一筆錢來支應開銷,譬如退休後的生活費,不然盡量不要買配息基金。因為每配息一次,能留著複利的金額就減少了,那你就成了每年都將獲利花掉的印地安人。

不過,高報酬常伴隨高風險,提高年報酬率並非無止境地愈高愈好。怎樣才是合理的報酬率,本章後面會特別說明。

二、善用時間的價值,愈早投資愈好

阿基米德(Archimedes)說:「給我一支夠長的槓桿、一個支點和一個立足之地,我就可以移動地球。」在投資上,「時間」就是阿基米德的「槓桿」,因為複利的效果主要來自時間,時間愈長,效果愈大。

舉例來說,甲乙皆十八歲,假設兩人投資的年報酬率皆為10%、每年投資2,000元,從十八歲到六十五歲共四十八年間,甲只投資前八年、後四十年不投資;乙剛好相反,前八年不投資,後四十年每年都投資。那麼,兩人到六十五歲時,誰賺的錢會比較多?(見表2-1)

表2-1 愈早投資,複利效果愈佳

 

前八年:18歲∼25歲

後四十年:26歲∼65歲

65歲時

每年投資2,000元×8年=總投入本金16,000元

不再投資,僅靠每年10%複利,持續四十年

本利和=1,035,160元

不投資

每年投資2,000元×40年=總投入本金80,000元

本利和=885,185元

差異

甲比乙少投資64,000元本金,65歲時甲卻比乙多賺149,975元

甲只投資前八年,單靠前八年累積的錢在後四十年複利,居然比乙後面投資四十年還賺得多。換言之,乙拖延了八年才開始投資,即使後面連續投資四十年也趕不上前八年的複利效果,這就是所謂的「用錢賺錢」,而且要愈早愈好。

不過,複利投資有兩點要注意:

1.若用自有資金(不是貸款)投資,只要投資標的信用無虞、長期成長,投資應該愈久愈好,就算遇到市場一時下跌,也不該輕言出場,用時間讓複利展神威,才能讓錢賺錢、利滾利。

2.如果要舉債投資,千萬不要全部投入高報酬、高風險的投資,最好把一部分的借款投資在穩健的標的上,先把利息賺到,其他的才去做稍微高報酬、高風險的投資,這樣才無後顧之憂。

投資的宿敵:風險

華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說:「投資就像打棒球,等到好球才用力揮擊。」球賽裡,贏球的另一面是輸球的可能;投資也一樣,報酬的另一面就是虧損的「風險」。風險是投資揮之不去的宿敵,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即使是普遍被認為最安全的定存也有風險。

投資學上,風險分成「系統性風險」與「非系統性風險」。所謂「系統性風險」,又稱「市場風險」,這是無法分散也無法避開的。就像在海上駕船,不管船是新或舊、是大或小,都得面對大海的變幻莫測。同樣地,除非不在股市,否則股市的系統性風險也無法避免。

而「非系統性風險」,又稱「個別風險」,是指投資標的本身的風險,可能是倒閉或違約的信用風險、產業景氣風險、受利率影響的風險、價格波動的風險等等。個別風險可以透過適當的資產配置加以分散或降低,詳見本書第三章。

通貨膨脹,殺傷力最大的風險

此外,還有通貨膨脹的風險。投資歷史上,通貨膨脹一直是影響最深、最久的風險,經常是造成股市與債市系統性風險的主因之一。我們花錢的時候,最在意的是「用多少錢買到一個東西」,一旦通貨膨脹,錢就變薄了,也就是說,因為物價上漲,同樣的錢可以買到的東西就變少了。

回顧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不久,台灣發生了惡性通貨膨脹,最後用4萬元舊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才將幣值穩住。19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戰勝國強制戰敗的德國支付巨額賠款,德國根本無力償付,除了印鈔票外別無他法,最後造成德國惡性通貨膨脹,一塊麵包要賣1,200億馬克。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再度造成惡性通貨膨脹。當時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聯邦資金利率一舉調高到18,藉以抑制高達10的通膨,但也因而犧牲經濟成長,造成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機之後,台灣國內的一年定存利率曾經高達14

2000年美國科技泡沫破滅後,Fed曾將聯邦資金利率從6.5連續調降到1.0的歷史低點,當時還引起市場對通貨緊縮的疑慮。但是從2003年起,由於中國、印度和其他新興國家崛起所帶來的龐大需求,再加上全球低利率環境助長資金氾濫,造成石油、黃金、鋼鐵、小麥等許多大宗商品原物料均以倍數飆漲,最新的市場論調已轉為通貨膨脹恐將來臨。

先不管未來通膨、通縮的論戰誰對、誰錯,單從過去歷史來看,發生通膨的機會確實比較大,由於膨對投資的殺傷力向來不小,所以在投資時應考量通膨的風險,將抗通膨的投資標的納入資產配置之中,這將在本書第五章詳細說明。

投資目標:追求三年賺30%

記得1998年間某一天,某銀行邀請一位大戶到行裡討論他的投資規劃,同時邀我與會提供意見。早上十點多,那位大戶開著一輛嶄新的賓士轎車停在該行大門口,下車後跟著早已候駕多時的分行經理進入大廳,在我與大戶交換名片寒暄幾句後,分行經理迫不及待地說:「宋先生可以為您分析目前的投資環境,並給您一些投資建議。」

只見大戶眼角微轉,指著門口的賓士車說:「看到沒,那是上星期聯電送的。」正當大家還在納悶聯電為什麼要送他賓士車時,大戶開口說:「我上週買聯電股票就賺了15!」(一週15,多迷人的報酬率啊!)我當時回答大戶說:「您真厲害,照這樣一週賺15計算,一年五十二週就可以賺七、八倍囉!」大戶頓時愣了一下,旋即哈哈一笑。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認同一個星期賺15是運氣成分居多,那位大戶也知道不可能天天過年。以保命、投資、投機三筆錢的架構來看,這種「投機錢」超高的報酬率是可遇不可求。那麼,怎樣才算是合理的報酬率呢?

個人認為,一生的投資以追求長期每年5%至10%的年化報酬率,應是合理且可達到的目標;而由此引申到「三年累計賺30%」,則是一生投資規劃實務上可行的基礎。

合理目標:追求長期每年5%至10%報酬率

為什麼追求的長期年化投資報酬率至少要達5?因為要對抗通貨膨脹。過去二十年台灣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所衡量的通貨膨脹率,約介於-1到7間,平均約為3;而美國在1到7間,平均約為4。所以報酬率起碼要5才足以對抗通膨。

那為什麼報酬率最高只要10?因為就一生的理財規劃而言,長期平均10%的年化報酬率已足敷過關需求(見第七章)。若追逐不切實際的高目標,只會冒太大的風險,而毀了辛辛苦苦得到的複利效果。

以世界一等一投資高手而言,其長期平均年化報酬率絕大部分落在10%到15%之間,因此對非專業的個人投資者來說,長期追求平均每年10%的報酬,已經是高難度目標,如果追求的是「全部」--而非只有某一筆錢--的可投資金額每年都要獲利10,那難度就更高了。有時候單一筆錢的投資可能賺不少,但若把保命錢、投資錢和投機錢「全部」合起來看,要達到10的報酬率是相當有挑戰性的。試舉以下例子說明:

若將100元分成30元的保命錢和70元的投資錢(不分配投機錢)。將保命錢的一部分放在年報酬率2至3的定存或貨幣基金中,和一部分年報酬率不到1的活存中;另外把投資錢拿來買些穩健的共同基金,追求年報酬率5至12。這樣整個投資組合最可能的年化報酬率將介於3.5到9.3之間,並沒有達到10,這是因為保命錢的報酬率較低的緣故。(見表2-2)

表2-2

 

投入金額(元)

預期年化報酬率(%)

預期年化損益金額(元)

 

 

保命錢

30

3.0

0.1

0.9

0.0

投資錢

70

12.0

5.0

8.4

3.5

合計

100

9.3

3.5

9.3

3.5

現在,假如將70元的投資錢另分出40元當做投機錢,拿來買積極型的基金或幾支個股,那可能的狀況如表2-3:

【插入附表2-3】2-3

 

投入金額(元)

預期年化報酬率(%)

預期年化損益金額(元)

 

 

保命錢

30

3.0

0.1

0.9

0.0

投資錢

30

12.0

5.0

3.6

1.5

投機錢

40

20.0

-15.0

8.0

-6.0

合計

100

12.5

-4.5

12.5

-4.5

在這個投資組合中,投機錢可以多賺一點,但也可能遭受較大的虧損(本例設定的最大可承受風險為-15%),所以整個投資的報酬率區間會加大,雖然可能賺12.5,但也可能賠4.5。最後能不能達成10的目標,其實存在很大的變數。

所以,要尋找合理而具挑戰性的投資目標,應視個人資產狀況,設法追求長期平均每年5至10的報酬率;對某些投資高手來說,長期年化報酬率15%可能已經是極限了。

雖然市場上有些避險基金Hedge Fund、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或電腦化模組操作基金,確實提供超過15、20,甚至30的年化報酬率,但這類新金融商品問世不久,接受市場多空洗禮的磨練仍嫌不夠,潛藏的風險往往難以捉摸,加上這些基金存在不少限制,有的僅供特定人士購買,有的申購門檻很高、規模太小,或操作很不透明,所以一般投資大眾並不容易評估或買到這類商品。

又或者,有些明星基金可能過去的表現的確不錯,但其明星操盤人年事已高,接班人的未來表現是否足以相提並論尚難論斷,從而很難以過去的績效表現去指引未來,因此也就難以有足夠的把握將該基金當成長期的核心持有部位了。

實務操作:追求三年賺30%的報酬率目標

一般傳統的做法是以「平均每年賺xx」來訂定報酬率目標,這個做法看似合理且被廣泛運用,但是實務上,當一年定存利率只有1至2的時候,根本不可能找到每年「穩」賺10%之標的。就像買股票,股市上漲時,說不定可賺20,若不幸下跌,可能連定存的2利息都會輸掉;這時候,如果願意多抱一、兩年,說不定又會漲回來,甚至賺得更多。

波動是金融市場的本質,所有風險性的市場難免起起伏伏,投資結果也會隨著市場漲跌而賺賠不一。所以,實務上不能只以一年的報酬率來評估投資標的與績效,最好是以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期間來做評估。

不過,十年對不少人來說太久遠,最重要的是,金融市場和產業景氣循環大多在三年內至少總有一次像樣的起伏,所以實務上比較可行的做法,是以三年為期、追求約30的累計報酬率,也就是希望100元在三年後變成130元左右,這也符合前面所說的追求平均一年約10的報酬率目標。

「年化報酬率10」是過去一段時間統計資料的「平均值」,但「三年賺30」則是未來可能表現的「累計值」。「年化」報酬率(註2)適用於比較不同投資標的間的績效,但並不適合拿來做為理財規劃的基礎;「三年賺30」則是比較能夠真實反應金融市場行為的目標。

在做一生的理財規劃時,投資規劃期間少則三年,多則可能長達十年以上,因此,訂定報酬率目標也應該採用累計的概念,這樣投資個三年下來,累計賺個30%,才是得到平均一年10%左右的年化報酬率的務實做法。

 (以上摘錄自第二章)

  Copyright © 1999~2008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