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第四章  從單兵到團隊

為了落實全人醫療的理念
黃致錕集結了一支黃金團隊
包括個案管理師、營養師、心理師、體適能師
全面照顧肥胖病患術前術後所有的需求


  「黃醫師,有個病人可不可以麻煩你看一下?」

  黃致錕剛到義大醫院任職第一年,有天,泌尿科醫師余燦榮(現為義大醫院副院長)將一個病人轉給他。

  病人叫作麥可,因為輸尿管結石上門求助。輸尿管結石並不難處理,問題出在麥可的體重──一百七十七公斤。龐大的體型,進行手術是不小的挑戰。
  麥可之前雖然做過胃束帶手術,但成效不佳,體重不降反升,而肥胖也讓他糖尿病、關節炎等慢性病纏身,最大的困擾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都得戴著呼吸器才能入睡。
  黃致錕替他做了胃繞道手術後才兩個月,麥可的體重就降到了一百三十五公斤,血糖由兩百多降到一百以下,停止服用降血糖藥物,晚上不必再戴呼吸器,各項病症也逐漸改善。

  當時麥可算頗具代表性的病例,黃致錕便舉行一場記者會,請他現身說法,鼓勵其他有體重問題的民眾勇於求診。沒想到效果出奇的好,病人數量大幅增加。
  在傳統觀念中,「肥胖」不被視為疾病,所以肥胖者也不認為自己是「病人」,直到麥可在媒體現身,才讓他們意識到,「原來肥胖是疾病,而且可以透過手術獲得改善。」
  之後,黃致錕便開始著手建構網站,並利用機會出國進修。然而,隨涉獵愈深,他更加深刻體會到:「對於有肥胖問題的病人來說,外科醫師能提供的幫助是有限的。」
  此時,「全人醫療」的概念,在他心中悄悄萌芽。


  減重手術,是一項會帶來改變的手術。
  以前的黃致錕,任務較單純,就是幫病人動手術,病人痊癒了、出院了,任務就結束了。簡單地說,他面對的是「病」。
  從事減重手術之後,卻讓黃致錕發現,肥胖是一種很特殊的「疾病」,一方面跟飲食作息、情緒壓力息息相關,另一方面又跟各種慢性疾病並存。
  「如果病人身心糾結的各種問題,沒有獲得解決,就算動了減重手術,也不代表他們從此就能迎接光明的人生。」黃致錕體悟,他要處理的,不再只是「病」,而是「人」。
  因此,面對肥胖病人,必須對他們進行全面性的照護,除了手術本身,還要照顧術後飲食、運動、心理狀態,也要結合內科、精神科等其他科別醫師,才能為提供最完整的治療方案。
  當然,一名外科醫師不可能扮演所有的角色,必須要有一支完整而強大的團隊,黃致錕所主張的「全人醫療」才有機會達成。

   
  午夜時分,手機鈴聲突然響起。
  中心的個案管理師林麗君接起了電話,來電者是一名住在北部的術友:「我現在肚子好痛,怎麼辦?」
  原來,這名術友還處於必須嚴格控制飲食的階段,卻因為難忍口腹之慾,吃了不該吃的東西,造成肚子疼痛不已,便打了這支中心特設的二十四小時急救專線。
  從病人來到門診開始,對於安排手術、住院、進行手術,到出院後的門診追蹤,每個環節,林麗君都會參與。甚至當病人有「術前恐懼症」時,她還會陪伴他們進入開刀房,握著他們的手,直到麻醉睡著。
  「減重手術能短時間改變人的外在,但內在自信的重建,卻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林麗君語重心長地說。正因手術目的,是讓病人重建人生,因此,個案管理師對病人術後的狀況仍會持續關心,適時提供各種必要的支援。

  「不論採取哪種減重方式,營養師的地位都很重要。」黃致錕直言。內科減重,要進行飲食控制,而透過外科手術減重,也必須調整飲食,兩者都需要營養師衛教,指導營養攝取。
  過去很多以食物作為情緒出口的病人,一旦不能大吃大喝了,心情難免苦悶,或術後減重狀況不如預期,也會焦慮不安,因此,營養師徐婉玲除了提供諮詢,也必須扮演病人的「輔導老師」,為對方加油打氣,熬過這段減重期。

  萬一,當病人已是「食物成癮」,怎麼勸說都難有成效,怎麼辦呢?
  此時就是心理師必須上場的時候了。
  心理師沈淑貞說,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接受減重手術,如果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或情緒障礙,若沒有在術前接受精神科治療,術後可能產生精神科疾患更嚴重或影響減重成效的問題。
  病人術後貪吃,是個問題;吃不下東西,也是問題。沈淑貞遇過一個阿嬤級病人,手術後常悶悶不樂。原來,老人家的觀念是「能吃,才有元氣」,但是術後進食狀況很不理想,讓她非常擔心。沈淑貞除了精神上的支持,也鼓勵對方多進食喜歡且適合的食物。一段時間後,阿嬤終於重拾歡顏。
  「接受改變,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時候,病人只是需要多一點的時間來適應,」沈淑貞指出。

  除了飲食、情緒問題,病人在術後還需要養成運動的習慣。肥胖病人由於心肺功能較差,本來就不愛運動,因此黃致錕也在團隊中,加了體適能師,根據病人狀況,量身打造運動處方,幫助病人順利減重,瘦得更健康。
  每當適能師賴玠豪向病人說明運動的好處時,大多數反應都稱不上正面,甚至還有人認為他無法將心比心,體會肥胖病人的痛苦。這時候,賴玠豪還是會苦口婆心勸說,請他們配合指導,並保證養成運動習慣,一定會為他們帶來很好的減重效應。
  「當他們再回診時,臉上通常都帶著笑容。」賴玠豪說:「我看到的,不只是他們身體的改變,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改變──他們都變得更開朗了。」

  「第一次看到『減重中心』這幾個字,還以為跟坊間的減肥瘦身中心差不多,」二○一二年才加入團隊的管理師楊天怡說,實際接觸後,才發現中心對於肥胖病人的照顧流程,規劃得相當完善,而且團隊陣容整齊,病人有任何問題,都有專人提供諮詢。
  從中心掛牌至今,不過六年的時間,團隊已從最早的三、四人,發展到現在的三十多人(包括醫護小組),也因為有了這支黃金團隊並肩前行,黃致錕才能夠努力實踐他現階段最主要的目標——當一個有影響力的外科醫師。


(本文僅為節錄,精彩全文請見《開創醫療藍海》

 
   
  2013年12月出版   
  定價:330
網站特惠價:281(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