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始於心臟開始跳動的瞬間,
每一顆殘缺的心臟,要靠世間的愛加以彌補。
沒有全民健保的年代,心臟病童的醫療費用往往成為家中極大的經濟負擔。台大小兒心臟科醫師呂鴻基親眼目睹許多父母為了籌錢讓孩子開刀的艱辛過程,便亟思呼籲社會大眾重視這個問題。經過多方奔走努力,終於在1971年成立「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
四十年來,基金會對於無數的心臟病童和家庭提供了實質上的幫助和諮詢,並陪伴他們走過生命的低谷,讓他們也能有和正常人一樣的人生。
本書深入描寫十二個家庭如何在煎熬與憂慮的處境中,漸漸體悟出幸福的真諦,用愛走過每一個困境。透過書中十二則真實記錄,我們彷彿親身感受到那份與生命搏鬥的艱辛和堅強毅力;並能開始感恩,因為能正常呼吸的我們已如此幸福!
目錄
序一 一篇報導點燃了基金會的生命 /朱宗軻
序二 善的力量 /姜惠琳
推薦與迴響 細數基金會點滴
緣起 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四十年
01 饅頭裡的慈母心
02 有愛,就能活出美麗人生
03 陪妳到最後
04 一路上有你
05 每個生命都有活下去的權利
06 浪子老爸的守候
07 愛,就是無法割捨的牽絆
08 因為有妳,我的名字才叫作媽咪
09 我要的幸福
10 與死神的那場拔河
11 在那一天到來之前
12 那美好的一仗
● 編後語
● 認識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 中華民國心臟病兒童基金會成立四十週年大事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