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琉璃中見般若──楊惠姍的藝術創作
無相無無相
 
 
琉璃中見般若──楊惠姍的藝術創作
安德魯.布華頓(Andrew Brewerton)
澄明之悟 The Proof of Awareness

  空,有其物質的面向也有被詮釋的面向,有其心靈面向也有被認知的面向。超脫層次的空,是一種清靜無染的存在,正是佛陀所謂的「淨琉璃世界」,也就是藥師佛的所在之地。根據愛德華.孔茲(EdwardConze)的詮釋:「空,就是徹底將自我放空、拋下所有事物的狀態。」空,是一種象,一種靜寂。而透明,是一種看得見的空。

  

多情 Amorous

  以花朵為主題的「澄明之悟」系列作品,就是以「透明」做為創作語言,呈現一種非凡且具巨大的效果。此一系列,以及色彩繽紛但同樣以花為主題的「花好月圓」,都以一種極大化、將植物細節刻畫入微的細膩方式,呈現對於花朵姿態的獨到詮釋,其間於技術層面所展現的高度掌控力,超越任何象徵意義而不露鑿痕。這些作品似乎是在向布拉胥卡父子(Leopoldand Rudolph Blaschka)的「哈佛植物博物館玻璃花」(Harvard glass fl owers, 34 創作於一八八七至一九三六年間)系列致敬;楊惠姍曾在一九八七年造訪波士頓時親眼見證過這些作品,當時她尚未開始與琉璃「對話」。然而,無論就視覺張力,或技術層面的大膽創新,這些作品很難等量齊觀,美學層面也有所差異,因為她的作品,顯然不是為了不熟悉當代中國文化藝術脈絡的歐美人士而打造的。

  

菊之舞 Chrysanthemum Dance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堅信,在琉璃創作歷史,或作品帶給觀者的感受,這些作品之間的「意義」是無從比較的。

  因為我認為那是一種形而上的創作。例如,以花為主題的「花好月圓」作品,導入了「如意」S 形的視覺意象,雕塑於兩頭的牡丹花同時也在托台上產生了鏡像。同樣的手法,也應用於另一件作品「松竹之月」(The Moon in the Pines and Bamboo)當中。「如意」是一種做工精細的權杖,其名稱的字面意義為「如你所願」,通常以貴金屬及寶石裝飾,起源可追溯至印度僧人用來搔背的手杖,進而在中國演變成為一種具儀式性、象徵性、符號性及指標性的物件,甚至也被當作護身符,或被認為具有神奇力量。

  這個系列作品的名稱,讓人很容易聯想到「鏡花水月」這四個字。在東亞地區,因受佛教及道家思想的深遠影響,這句話廣為流傳,從字面上解讀,其義為「鏡中之花,水中之月」。在這個複雜的視覺意象當中,俗世表相以及對虛幻與真實的感知,同時具體而微地存在;那是一種隨處可見尋常景象。因此,日本俳聖松尾芭蕉(西元一六四四至一六九四年),也曾在徘句中以此寓意,用來質疑或嘲弄。

  

春之舞(局部) Springtime Dance (details)

  月亮在水面上重複出現的形象,以及心靈層面與虛妄、醒悟之間的關係,在西藏法王南開諾布仁波切闡述「大圓滿」的冥想歷程時,也經常提起:

  心靈的起源是虛空而無我的。因為沒有具體的存在,它就像光一般清澈無礙,就像月亮映照在水面上一樣。最終的醒覺是對於內在存在的認知,其中的無有與清淨是一致無二的。我們必須了解,醒悟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圓滿。同時,我們也必須了解,世間萬物如鏡花水月的現象,因此我們必須反覆推演想法或念頭的產生、捨卻,以及其動向。

  

春之舞 Springtime Dance

  包括「花好月圓」在內,這些大型的花朵琉璃雕塑,其實已超越了這種流傳於中國及整個大東亞文化圈的視覺喻義,當然也超越了西方世界中可用以佐證的文化素材。依楊惠姍的說法,它們是在探索、展演,甚至讚頌其精神:

  ......人生是而短暫與痛苦的,而存在是虛無的......花朵愈大,愈顯完美,同時也能承載愈多的憂傷苦痛。

  當一般觀者看到這些作品時,當下就能感受到這樣的意義。那是強烈的視覺體驗,以及真實心靈反應的極致交會。

  

荷之醒 Lotus Consciousness

  這可能也是楊惠姍近乎能具體呈現佛教禪宗「拈花微笑」故事的琉璃作品。那是佛陀在涅槃前的一次佈道,過程中他什麼都沒說,僅僅在眾人面前拾起一朵蓮花。

 

 

摘自 琉璃中見般若──楊惠姍的藝術創作
 
 
 
 
定價:1000
網站特惠價:850(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