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精準:緊急中的最佳決策

  十多年前,剛過完母親節之後隔天,晚間十一點,一名國中生送到了長庚急診處,他是由新竹地區的醫院緊急轉送過來。

  倉卒慌亂間,遇到了當年值大夜班的主治醫師魏國珍。不到半小時,他被推進了急診開刀房。年紀輕輕的他,因為動靜脈畸形導致突發性腦幹出血,昏迷指數只有三分,四肢癱瘓,幾乎成為植物人。
魏國珍回憶說:「當時情況十分、十分緊急,這是絕急刀,所有人都緊急動員起來。」所謂「昏迷指數」,是醫師依患者睜眼、說話、運動反應來評估患者昏迷程度,介於三分到十五分。完全清醒的正常人為十五分,指數愈低代表昏迷愈嚴重。一般而言,昏迷指數七以上,經由及時搶救,成功機會很高;指數六代表成功、失敗機會各半,如果指數在五以下,意味著即使救活,也可能是植物人。

  不幸的,眼前細瘦的少年,當時看來毫無希望的「三分」。



定價 350 元 /79折 277
2014/07/04 出版

放入購物車 俱樂部選書

黃金時間引流減壓

  銘心在植物人邊緣,千萬分之一的幸運,果真經由引流之後,半個多月後神奇地逐漸清醒,他的確因為出血造成腦組織功能瞬間休克,但未到死亡臨界點,所以他才能恢復。然而他的第三對視神經已受到傷害。

  這時候,他眼看不到、不會動、不會站、不會講話,四肢軟趴趴的,所有的生命表現只有呼吸。一片黑暗世界之中,他只有認得媽媽,他想叫「媽媽」,但死命咬出含混的氣音,他在媽媽手掌心,虛弱地用注音符號寫出「‧ㄇㄚ、‧ㄇㄚ」。陳媽媽流下眼淚,媽媽問她幾歲?爸爸幾歲?他都正確寫出,智力絲毫無損。她哽咽說:「我覺得銘心是從死亡裡被魏醫師救回來的。」陳陳媽媽想,這樣他一定有救,她在病床邊低聲說:「兒子,只要你活下來,我伺候你一輩子我都願意。」

  狀況穩定之後,魏國珍進行「立體定位放射手術」,藉由高能量的放射線讓不正常的血管變厚,因為幅射線具有高能量,足以讓血管內皮細胞腫大、「纖維化,讓血管變厚、管腔變窄、血流變慢,製造栓塞,血流不到那裡,防止它再度破裂出血,或是再度偷取健康組織的供血。

  因為它是一次性的,劑量高,而且要很精準,所以像「刀」一樣。所以手術前必須將患者以「頭釘」固定,加上導航機的「立體定位」技術,精準定位所要電療的組織,同時能夠保護健康組織。

  銘心要電療的位置很敏感,腦幹無法一次性承受那麼大的能量,一般來說,動靜脈畸型需要一千五百單位(CGD)以上,但是腦幹能承受一次電療的能量是一千到一千二百單位。因此魏國珍將它分二次,每次一千單位,加總起來二千單位,達到效果又避開後遺症。這種放社手術刀在一般動靜脈畸型中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功率,電療之後沒有再出血。

  前前後後銘心在加護病房待了快一個月左右,陳媽媽說:「魏醫師並不是甜言蜜語,會講得天花亂墜、討喜俏皮的醫師,他中規中矩,但是有任何問題,他都仔細親切回答。」她觀察,魏國珍在定位手術時,不斷親自固定頭架,對病人極為盡責,銘心一送回病房,他也立刻到病房探視,從頭跟到尾,對病人盡心盡力。

  魏醫生每天六點半後固定時間巡房,轉入病房第一天早上,陳媽媽在睡覺,魏國珍便來看銘心,她覺得很不好意思,所以打從第二天開始,她一定早早起床梳洗,笑臉迎接魏國珍。陳媽媽說:「這樣的醫師,我非常佩服他,非常感謝他。」

從學狗爬開始復健

  發病第一個月主要是魏國珍治療,第二個月開始,銘心必須復健肢體,這是腦幹出血造成的後遺症,那時銘心的復健師認為他年紀輕,又沒有傷到腦力,復原希望很大。復健師先訓練銘心學狗將四肢趴在床上復健,旁人一放開,他就立刻癱軟倒下,復健師要他挺住,他痛苦說不出來:復健師又要他貼牆而站,一次五分鐘,他往往汗淚齊下;同時銘心接受語言治療,像嬰兒一般開始「牙牙學語」。也許是勤於復健,銘心復原情況一天比一天要好,出院時,銘心已經能用助行器走路了,他又回到學校,他原本數理方面很強,重考考上了第一志願名校「新竹中學」,他想念醫科,高中選擇第三類組。

  銘心受傷後造成感覺神經問題。右手冷熱感不好,洗澡要用左手測水溫,但左手協調不好,右手稍好可以,但寫字慢又醜。尤其,他視神經傷害沒有辦法完全復原,造成他斜視,看東西上下左右都對不準、一個影像好幾個疊影,整個糊成了一片。這樣讀書特別辛苦,他用尺先對齊課文,瞇起一隻眼睛,逼自己看清楚,以過人毅力克服求學困境。陳媽媽說:「我兒子很會讀書,只是他的命很坎坷。」之後,他考上了長庚醫學院「職能治療系」,專攻復健。

「魏醫師,您還記得我嗎?」

  五年後,魏國珍有一天到長庚醫學院上課,課堂結束一位同學跑到他面前說:「魏醫師,你知道我是誰嗎?」他醫治過的病人太多,實在想不起來,歉然微笑說:「我不知道」。

  眼前的這個清秀的學生竟說:「老師,我是你五年前治療的病人。」他的出現,帶給魏國珍很大的驚喜,他從沒想到眼前這位文質彬彬的年輕人,竟是當年那位四肢癱瘓,腦幹出血的病人。同學紛紛好奇詢問,銘心說:「他之前是我的主治醫師。」

  銘心在長庚大學,幾乎復原的與常人無異,每天爬好漢坡也輕鬆以對,銘心的狀況愈來愈好。他順利完成學業,大四也在長庚實習。畢業後,銘心到苗栗地區醫院做了復健師,以他親身實例來鼓勵病人,分享他的故事。這時候,銘心已經完全恢復正常,他也考駕照開車了,人生又回到正軌。

  他在苗栗為恭醫院服務了三年半,以過來人身分,幫助重症病人、老人及小兒復健,或提供他們資訊的服務。若遇到醫院有排休假時,銘心騎著摩托車或和同事開車,到偏鄉服務。

  如果故事停留在這裡,那真是一切圓滿。然而,去年初,銘心又發病緊急送到長庚,魏國珍掃描之後,發現血管並沒有畸形,也看不出大出血,他研判,可能有小地方出血,壓迫傷害神經,造成他這次發作。二天後,狀況穩定轉入普通病房。

  出院後,銘心身體協調卻沒有恢復之前水準,很多細緻的小動作,他手抖動做不來。拿小湯匙吃蛋糕,挖起來之後,他要對準幾次才能送入口。原工作單位可以讓銘心留職停薪等他復職,但銘心擔憂自己目前的狀況不能給病人做復健服務轉做文書工作。

  如今,三十一歲的銘心,整個人看起來斯文帥氣,皮膚白、五官明朗、眉宇之間閃現乖巧聰慧的氣質。除了講話咬字稍微不便外,根本沒有任何不同。當初,魏國珍在急診室的正確搶救,讓銘心能夠繼續享受青春,成就學業,發揮潛能天賦,追求人生圓滿的可能,雖然,現在仍有問題要克服,在魏國珍的協助下,銘心仍然會以堅強的毅力,跟媽媽一起努力走下去。

(摘錄自本書第三部,完整內容請見《醫者,本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