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MIT是一流科學家的搖籃
曾經培育出八十一位諾貝爾獎得主
做為全球知名的一流學府
想要躋身其間的莘莘學子不計其數
激烈競爭下,洪瑀為何能敲開MIT的入學大門

鎖定目標—麻省理工學院

  到美國念書,一直是洪瑀的心願。

  之前,在一些科展、營隊活動中,她曾經接觸過不少來自美國的學生,對於美式教育制度很感興趣。透過網路與美國朋友們交流,得知美國的學生在高中時期其實並沒有把重心放在學業上,反倒重視社團和人際關係,通常是進了大學之後,才會發奮用功,因此洪瑀對於美國充滿創新和活力的大學生活,心生嚮往。

  而美國眾多名校中,她鎖定的目標就是麻省理工學院—MIT。

  創立於一八六一年的MIT,是全球最負盛名的學府之一,也是諾貝爾獎得主的搖籃,曾經培育過八十一位得獎者,比起哈佛大學的四十人,達一倍之多。MIT人才濟濟,錄取門檻也高,想成為MIT的學生,當然不是容易的事。

  在洪瑀高一下學期時,MIT曾經來台灣舉辦小型的招生說明會,她也跑去參加。洪瑀本來就對MIT有一些基本的識,知道有很多科學家都來自該所學校,聽了說明會的介紹,獲知即使是大學部的學生,也可自由使用學校裡的實驗室做實驗,更是十分心動。事後,她又讀了各種相關的期刊和科技雜誌,更加堅定未來想進MIT的信念。

說到做到

  她曾經向家人透露這樣的想法,家人不置可否,畢竟有個夢想總是好事,但是也沒有給她「非上MIT不可」的壓力。

  後來有一天,在輔導課上,老師問起大家未來想讀的第一志願,有人說台大電機系,也有人說台大醫學院,輪到洪瑀時,當她說未來想去MIT念電腦科學,同學都以為她在開玩笑。

  後來老師還鼓勵她:「我本來的問題,就是大家夢想的第一志願,而非篤定會上的第一志願。如果妳想去MIT,非常好,沒有什麼不行的。」

  回家後,洪瑀告訴家人,她今天在學校直接把心聲說出來了,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依她的個性,話既然說出口,就要想辦法做到。於是,她就從那個時候開始,認真準備申請MIT的各項事宜。

個人特質更勝學業成績

  MIT申請入學的程序,跟一般美國大學差不多,分為書面審查和面試兩部分。書面審查所需的資料,包括了申請表、高中成績單、一些長篇問答,以及兩封推薦信。對於合適的申請學生,MIT會另外安排面試,像洪瑀不住在美國,MIT則會找華裔的校友在台灣進行面試。

  洪瑀說,會申請MIT的學生,學業成績優異,不在話下,因此競爭十分激烈,最後勝出的關鍵,則在於你本身是否擁有學校所重視的一些特質。

  首先,必須在數理方面展現相當的實力,因此,參加各種科展、競賽的經驗,不可或缺。洪瑀透露,MIT的學生,尤其是國際生,不是數學奧林匹亞競賽的得主,就是在國際科展拿過獎。

  所幸,這不代表沒有國際數理大獎就申請不上MIT,洪瑀補充,她自己也是在領Intel國際科展一等獎前,就被MIT錄取。

繼續閱讀

讓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

  面試官對於洪瑀跨領域的才華,印象相當深刻,兩人聊了很久。

  由於洪瑀在北一女參與了投資理財社的成立,面試官便跟她談起 金融風暴的話題,她沒想到會聊到財經專業術語,當下沒辦法做太多回應;但事後她便做足功課,將想法寫成一長篇文章,寄給面試官。

  對方的反應很驚訝,因為這是他所面試的台灣學生中,第一次有人會做這樣的回饋。

  面試的表現,到底對於錄取結果有多少影響力,其實很難說。洪瑀認為,面試表現不佳,當然錄取的機會一定不大,然而,即使留給面試官很好的印象,也不意謂著上榜的機會十拿九穩。總之,在收到通知之前,洪瑀心中還是有著些許的不確定。

夢想成真

  洪瑀打開MIT寄來的電子郵件後,傳了簡訊給父親:「我好像申請上了MIT??」洪迪光問她,什麼是「好像」,要不要再確認一下?

  原來,MIT的錄取通知,跟想像中不太一樣,並非開門見山就直言「恭喜你上榜了!」,而是先感謝當事人提出申請,然後強調本次的競爭相當激烈,幾家歡樂幾家愁,行文的語氣比較像安慰申請人,到了後半段才明確告知結果,難怪洪瑀一開始看信時,還有點小狐疑:「我真的被錄取了嗎?」

  當時她身後還有另外一位同學,對方知道結果後,趕緊向她道賀,洪瑀還請她保密,以免影響其他準備考試的同學。

  結果沒多久,消息就傳開了。「第一個知道的同學跟我說,她只告訴一個人,而那個人也說,她只告訴一個人......,每個人都只告訴一個人,結果就是全班都知道了,」洪瑀笑道。

  進入MIT就讀,曾經是洪瑀的夢想,如果她不採取行動,「夢想」就永遠只是「空想」。然而,她把「夢想」變成了「目標」,一步步朝目標前進,原本看似遙不可及的MIT,也因此為她敞開了大門。

洪瑀內心話

  我從高二開始準備MIT的入學申請,其實是稍微晚了一點,若以過來人的身分提供意見,我會建議,如果能提早立定志向,及早做準備,上榜的機率會增加不少。

  申請學校跟考試不太一樣,你無法臨時抱佛腳,很多東西都要花相當長的時間累積。

  比方說,如果你想要申請美國大學,就要及早練好自己的英語實力。另外,如果你要申請像MIT這種以理工教育見長的大學,就應該多參加各種科展或科學競賽,讓校方看到你在這方面的研究潛能。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像MIT這類知名學府,很重視學生有想法,並且有能力實踐它。所以我建議,進入高中之後,就要練習替自己設立目標,並且找出方法去完成它。在面試時,如果能談一些相關的例子,展現自己的想法和實踐的能力,絕對會是一大加分。

 

洪爸教育經

寫下你的夢想,並逐步朝它邁進。

  當洪瑀告訴我們,她想申請MIT,我們知道這件事有難度,不過,仍一直抱著正面的態度,鼓勵她去嘗試。我希望孩子清楚寫下心中真實的想法,讓她更清楚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並按部就班,規劃逐步朝夢想前進,乃至達成。

  在親子教養上,我很喜歡談「投籃理論」,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都要鼓勵孩子勇於挑戰自我,就算是失敗也沒有關係。

  我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當孩子想要挑戰某個可能,父母親不但不鼓勵,還一直潑他冷水,告訴他:「你不行啦。」一個再有潛能的孩子,被潑幾次冷水後,可能連自信都沒了,是相當可惜的事。

  當然,我也不贊成太吹捧孩子,造成他過高的自我期許,一旦事與願違,他可能也很難接受。要。你要給孩子信心,鼓勵他勇於出手,同時也需提醒孩子,不要患得患失。有時候,面對挑戰,就算結果不如預期,歷程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收穫。

  我常勉勵孩子,要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勇於嘗試投籃,才知道什麼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模式,就算跌倒也沒關係。年輕最大的好處,就是有本錢,不怕跌倒,何況家人始終是孩子最有力的後盾。

  因此,在應用「投籃理論」時,分寸的拿捏很重要。你要給孩子信心,鼓勵他勇於出手,同時也需提醒孩子,不要患得患失。有時候,面對挑戰,就算結果不如預期,歷程的本身就是最好的收穫。

  我常勉勵孩子,要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勇於嘗試投籃,才知道什麼才是最適合自己的模式,就算跌倒也沒關係。年輕最大的好處,就是有本錢,不怕跌倒,何況家人始終是孩子最有力的後盾。

(本文節錄至第六章,《星星女孩遇見MIT》帶你一起了解洪瑀的追夢歷程)

 

 

 
 
 
定價:320
網站特惠價:272(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