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遊戲──黃麴毒素

 現在回答我的問題:發霉的玉米和大導演普雷明傑(Otto Preminger)的電影有什麼關係?我談的電影是「人的因素」(The Human Factor),是改編自葛林(Graham Greene)在 1978 年寫的一本間諜小說。故事大意是這樣的,一個俄國間諜長期潛伏在英國的外交部裡,他經常把重要的情報偷偷洩露給俄國人。英國政府決定以下毒的方式,偷偷把這個叛徒幹掉,而不要驚動大家,免得引起負面影響。當然,為了怕引起注意,不能用急性致命的毒藥。在醫學專家的建議下,最後決定用黃麴毒素,它是會誘發肝癌的化學物質。這是很巧妙的方法,至少在理論上是說得通的。

黃麴毒素是由黃麴菌(Aspergillus flavus)產生的天然毒物。堅果或穀類,尤其是玉米,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很容易感染這種黃麴菌。黃麴毒素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經由飲食進入人體的化學性致癌物,因此它的故事頗值得介紹。

不過黃麴毒素並不是人類辨認出來的第一種致癌物。得到第一的,是炊煙或鼻菸裡的某種化學物質。1761 年,英國的希爾(John Hill)醫師,注意到常使用鼻菸的人,比較容易得到鼻腔腫瘤。到了1775 年,外科醫師波茲(Percival Potts)發現,清掃煙囪的工人在陰囊附近,特別容易發生某種皮膚癌。但是很奇怪的是,歐洲大陸的掃煙囪工人並沒有類似的傾向。這兩個地區的掃煙囪工人有什麼不同?歐洲大陸的人比較喜歡洗澡,而英國工人經常從頭到尾一身煤灰的到處跑。於是科學家開始懷疑,是不是煤灰裡有什麼東西,該為這種疾病負責?煙囪裡那層黏黏的東西叫做雜酚油,是很可疑的對象。於是科學家開始把雜酚油塗在實驗動物的皮膚上,看看會不會誘發癌病。在 150 年之間,陸陸續續有人零星的做這種實驗,但都沒什麼結果。

接著出現了一位叫山極(katsusaburo Yamagiwa)的日本人,這位醫學研究人員顯然比他的前輩更有耐心,他花了一年多的期間,每天都很有耐心的把雜酚油仔細塗在 137 隻兔子的大耳朵上。最後,有 7 隻兔子開始長腫瘤。這個結果從統計立場來看,不可能是偶發的事件。山極終於找到了一種致癌物質。事實上,他找到的是很多致癌物。雜酚油是很多不同的化學物質的混合物,只是在當時還沒有把這些化學物質分析出來罷了。但是它的某些成分,譬如惡名昭彰的多核芳香烴化合物就經證實是絕對的致癌物。

在日本人山極有重大發現時,流行病學家也開始瞭解,除了清除煙囪的工人之外,有些職業的從業人員,也有較高的癌病發生率。如:染料廠工人的膀胱癌發生率偏高,而常接觸鉻元素的工人也比較容易得肺癌。到了 1930 年代左右,某些工業用的化學物質與某些癌病之間的關係,已經相當明顯了。不過由於有些罹患癌病的人,並沒有接觸到這些已知的致癌物質,因此癌病的發生顯然還有其他的機制和因子。

例如,遺傳就很清楚是重要因子。例如乳癌在內的一些癌病,比較容易在家族裡發生,如果你的親屬裡有人得到這類癌,你就屬於高危險群,也比較容易可能得到同樣的癌病。病毒也是一種致癌因子,因為有些病毒會使宿主的動物發生癌病。但是至少在 1960 年之前,從來沒有人想到食物也有機會成為致癌因子。

在 1960 年英國養殖場裡的火雞開始大量死亡,弄得人心惶惶。在幾個月之內就有一萬隻家禽,感染到所謂「火雞 X 病」而暴卒。等到鴨子和雉雞等也開始死亡時,科學家終於注意到這些死亡間有一個共同的可能原因。這些火雞、鴨子和雉雞所餵食的飼料,都是巴西的進口花生。不久後,研究人員發現,這種食物的確會使健康的動物染上「火雞 X 病」。在一年之內,元凶終於現形,原來是黃麴菌,而產生的致癌物質就是「黃麴毒素」。

火雞事件引發了一個問題,就是人如果吃了遭黃麴毒素汙染的食物,有沒有致癌的風險?尤其後來的研究發現,穀物雖然不常遭黃麴毒素汙染,但碰上大乾旱時(雖然不常發生),的確有比較容易有遭汙染的傾向。

當實驗室裡的研究顯示,黃麴毒素真的會致癌時,警戒紅旗就出現了。科學家不久就查出,在實驗室外這種關係仍存在。流行病學的調查研究證實,普遍有黃麴毒素感染的地區,也是肝癌盛行率較高的地區,特別是在以稻米為主食的中國。因為稻米常會遭黴菌感染。中國人大約有十分之一得肝癌。非洲的研究也證實同樣的理論。

在肯亞與莫三鼻克,居民的主要食物是花生,但這兩個國家的食物貯存條件不同。計算顯示,肯亞人由食物攝入的黃麴毒素,平均約是每 1 公斤體重 3.5 奈克(1 奈克為十億分之一克),而莫三鼻克約為每 1 公斤體重 220 奈克。因此,莫三鼻克人的肝癌發生率是肯亞人的 13 倍。進一步的研究指出,如果某人的身上帶有 B型肝炎病毒,黃麴毒素就更可怕了。因為這種人的肝更容易受黃麴毒素影響。

在北美洲,貯存的穀物會定期檢驗黃麴毒素,看看有沒有受到汙染。對玉米常用的檢驗方法,是用一種黃綠色的光去照射。如果玉米遭黃麴菌感染,就會發出螢光。另一種偵測黃麴菌的美妙新技術則是利用音波。玉米先用紅外線加熱再迅速冷卻,受到黃麴菌感染的玉米在冷卻收縮時,會發出不同的音波。利用電腦來分析玉米音波的頻率,就可以判斷汙染的程度。如果發現有黃麴菌,就做進一步的實驗分析。

玉米的黃麴毒素含量如果超過 20 ppb(十億分之一),就視為不合適食用。這些檢驗並不保證我們絕對不會吃到黃麴毒素,因為我們不可能把每一粒玉米或穀類都拿來測試。沒有人知道北美洲的人發生的肝癌,有多少比例應該歸咎於黃麴毒素。下面我們說一個自殺未遂的有趣例子,由這個例子看起來,顯然北美洲人因黃麴毒素造成肝炎的比例不高。

有一位美國婦女從實驗室偷了 5.5 毫克的黃麴毒素(劑量很高了),吃進肚裡想自殺。但什麼事都沒發生。六個月後,她死意仍堅,又去偷黃麴毒素,兩個星期內總共偷了 35 毫克來吃。還是沒有任何動靜。這時候,她想開了,覺得生命還是值得珍惜的,應該勇敢活下去。14 年後,她依然身體健康,沒有任何肝臟方面的問題,這大概就是所謂「人的因素」了。

摘自本書第一篇:〈懂化學,保平安〉

Copyright© 1999~2024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下文化/小天下/遠見雜誌/30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