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得煮過─貝果

 我在曼哈頓的一家貝果店裡買貝果。你們應該看看當我向店員要一個最小、最薄的貝果時,那傢伙臉上的表情。在一個什麼都過度揮霍的國度裡,公認的信條是「愈大愈好」,我的需求當然讓他嚇一跳。但我真的需要比較薄的小貝果,好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演講上使用。

 我的演講通常著眼於生活裡會碰到的有趣化學。我這次在開始演講時,想示範表演壓克力塑膠如何降低我們生活裡的風險。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急診部主任,史密斯(Mark Smith)公布的「生活裡遭低估的傷害」,震驚了全美國。他指的就是切貝果時可能發生的割傷。任何曾想把貝果橫剖成兩半的人,一定知道我在說什麼。

 幸運的是,發明家已經注意到這種需求,設計了很多裝置來幫忙,使我們不會切到手指,讓鮮血糟蹋掉一塊好貝果。我甚至找到一個我非常喜愛的東西,它是透明的壓克力(聚丙烯)盒子,可以把貝果安穩的放在裡面,然後從它的凹槽伸進刀片,安安全全的把貝果剖成兩半。不但可以預防剖貝果時受傷,還可以讓喜愛貝果的人,不用陷在煙霧瀰漫的廚房裡。在以前,太厚的貝果會在烤麵包機裡卡住彈不出來,廚房裡很快就充滿焦味,烏煙瘴氣。

 我想在演講時示範科學貝果切割法,所以需要一個貝果,而且表演過後我想拿來當早餐吃。但店員拿給我看的,是一個中間有洞的龐然大物,說是個救生圈還比較有人相信。我發覺事情有些麻煩了,貝果店裡沒有任何貝果可以放進我的切割器。這就是我在貝果店裡提出那項怪異請求的前因後果。

 紐約不缺貝果,可是每個貝果都那麼肥胖。當我站在店外發愣時,忽然瞥見貝果店後面的作業情形。店員正忙著把貝果放進蒸籠裡。天呀!他們居然不是用煮的,而是用蒸的。那時我就決定更改原先預定的演講內容。紐約人還不必知道怎麼剖貝果,他們應該先學會怎麼做貝果。

 加拿大蒙特婁可說是世界的貝果中心,我們知道怎麼做貝果。做出來的貝果只有180卡的熱量,幾乎沒有脂肪,而且有令人滿意的口味、獨特的口感,及一堆與其有關的故事。傳說1683年波蘭國王索伯斯基(King John Sobieski, 1629 -1696 從土耳其入侵者手中解救了維也納。心存感激的維也納麵包師,做出馬鐙型的麵包紀念勇敢的波蘭士兵。這種麵包因為中間有一個大洞,德國方言就稱它為beugel,意思是圓圈或花環。後來猶太人用意弟緒語稱它為beygel,最後陰錯陽差變成今天的「貝果」(bagel)了。

 貝果大約是一百年前由猶太移民傳入北美洲的。有些住在蒙特婁的猶太裔居民,至今仍喜歡在猶太傳統節日做些貝果來自己吃或販售。剛出爐的貝果非常可口,香氣十分誘人。我敢與你們打賭,讓喜歡貝果的人買一打剛出爐的貝果,如果到家之前十二個貝果仍一個都不少,我就輸你一塊錢。貝果太好吃了,連只喜歡吃白麵包的人都會忍不住要偷吃一、兩個。

    要做出這種美味又健康的聖品,當然不能用普通麵粉,而必須選用富含小麥榖蛋白與榖膠蛋白,這兩種蛋白質的高筋麵粉。這些捲曲盤繞的蛋白質長分子,加水揉捏時會拉直形成整齊的長鏈,但分子間彼此仍交錯相連,形成稱為麩質的蛋白質網狀結構。這會使生麵糰具有彈性,好讓酵母菌在裡面發酵,產生二氧化碳。

    麵包師父會在生麵糰裡加一點糖,當做酵母菌的食物,再加一點點蛋,增添貝果的顏色與獨特風味。揉麵糰的功夫是關鍵,它使麵糰產生小小的氣泡,不僅讓酵母菌產生的二氧化碳有地方可去,這些空氣泡與貝果的口感也很有關係。揉麵時跑進麵團的氧會促使相鄰的蛋白質分子,經硫原子相連結,增加麩質的結合強度。

    但貝果之所以是貝果,原因既不在麵粉,也不是揉麵的功夫。最主要的步驟是在烘培前把揉好的生貝果,放在滾水裡煮一下。麵粉裡的澱粉分子通常捲成小顆粒,但熱水會穿透這些顆粒,使它們膨脹。膨脹的澱粉分子會像肌肉般,填滿麩質構成的蛋白質骨架,使貝果的結構更飽滿結實。傳統有嚼勁的貝果就是這樣來的。不僅如此,煮貝果的滾水也不是隨隨便便的滾水,而是要放一點蜂蜜。因為在烤箱裡,熱度會使蜂蜜裡的糖與麵糰裡的蛋白質結合,形成消費者喜愛的光亮棕色貝果脆皮。

    談到烤箱,貝果一定要用木頭烘焙才行。木頭燃燒的煙會增加貝果的氣味,而且木頭燃燒的溫度剛好適和烘焙貝果。烘焙過程中麩質會相結合,而澱粉分子則完全凝結成膠狀。如果烘焙時的溫度太低,麵團會因裡頭的氣體受熱體積增大,而先膨脹,但由於麩質與澱粉的結構還沒有定型,沒多久就會整個扁掉;如果溫度過高,結構過早定型,貝果就會變得又硬又小。烤貝果是很困難的工作,需要有經驗的人操作,最好是由蒙特婁的麵包師來做。

    我在紐約看到的景像讓我很難苟同,他們不煮麵糰而用蒸的,用電烤箱烘烤貝果,還加了一大堆怪里怪氣的添加物,例如墨西哥辣椒、巧克力屑,居然還有培根粒,真是令人難以置信。但這些還不是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我在超級市場的冷凍食品部門東翻西找,想看看有沒有比較像樣的貝果,而一再失望時,你猜我看到什麼東西?一個「沒有洞」的貝果。真差勁!沒洞就是沒格調。

    那時候,我真是失望透頂。貝果要嘛沒有洞,要嘛就像過硬的甜甜圈。我還有一個最後的希望,就是曼哈頓區最有名的食品店扎巴氏(Zabar's)。結果那裡也沒有適當的貝果,但我卻找到一件東西,使我覺得不虛此行。那是一個可以調整的貝果切割器。它不是聚丙烯壓克力,而是聚乙烯(H(CH2CH2)nH)做的,我可以在演講中用它來切紐約的大貝果,這還要感謝美國人的發明天才。

Copyright© 1999~2024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下文化/小天下/遠見雜誌/30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