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二○○九年秋季那個學期結束前幾週,我發現我得了癌症——當年我父親也是死於這種癌症。我把這個消息告訴我的學生,我還告訴他們,也許目前的療法無法幫我克服病魔。過去幾年,我總會利用每學期最後一次上課的機會與我的學生討論人生的重大課題,也就是本書討論的問題。我已經盡力,但我想,班上學生可能只有半數有心想要改變,其他學生還是事不關己的樣子。

二○○九年,我為那個班級上課時,我希望班上的每一個同學都能認真思索人生要怎麼過。我們一起討論,把理論套用在我自己和他們的人生。我發覺這個學期的討論帶給學生的影響要比往年來得大。我想原因在於我要同學明確地把人生的目的說出來。

其實,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目的。這個目的就在公司的優先順序之中,影響經理人和員工的決策,在每一個特別的情況中,認定何者才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公司,其目的總會在應急策略中顯現——握有權力的經理人和員工認為公司的目的在於幫助他們達成其個人目標,不管這個目標是什麼。對這些人來說,公司只是他們利用的工具。這樣的公司必然無法長久,很快地世人就會忘了這種公司的存在,更不記得他們曾推出什麼產品、領導人是誰。

如果一個組織有著明確、重要的目的,將可以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力。公司的目的就像燈塔,指引員工,讓他們全神貫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儘管公司換了一批又一批的主管或員工,這家公司的目的仍在。像蘋果、迪士尼、基博基金會在全美各地為弱勢學生設立的基博學校(KIPP School),以及印度的亞拉文眼科醫院(Aravind Eye Hospital)都是很好的例子。

── 完整內容請參閱本書
   
  定價:300
網站特惠價:255(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