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巢看風水

鳥類於繁殖期間才會出現築巢的行為。當雄、雌鳥準備交配生蛋前,需先將巢穴備置妥當,牠們的巢穴可說是專為卵與幼鳥的安置而搭築的,是孵化卵與哺育雛鳥的專用場所,也是鳥類平常居住環境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每一種鳥築巢的地點、材料與形狀皆不盡相同,甚至可說差異甚大。築巢位置的選擇相當重要,因為巢穴的安全與否,攸關著幼鳥能否在無侵擾的狀態下順利生長。鳥巢的地點選擇,通常由雄鳥引導雌鳥至適當的地點,再由雌鳥來作最後的評估與決定。由於巢穴中毫無反擊能力的卵與幼鳥,相當容易遭受其他天敵的襲擊,所以鳥類築巢時會盡量選擇隱匿且安全的地方,例如樹枝頂端、灌叢中、樹洞、土洞、石縫中等,以防止掠食者入侵,同時也避免疾風惡雨的傷害。

五色鳥在乾枯鬆軟的刺桐樹幹上,以堅硬的嘴喙一口口挖出繁殖巢洞,隨著巢洞通道的慢慢加深成形,五色鳥便得將身軀逐漸沒入洞口,然後再費力的倒退身軀,將滿嘴的木屑反身吐出洞外

 


水面搖籃

潛泳技術一流的鷿鷈會利用水草,在水面構築出一個淺火山錐形的圓巢,牠的巢僅以幾根水生植物簡單固定,猶如一艘漂浮於水面上的氣筏,其位置會隨著水面高度而升降。由於巢的位置相當顯眼,抱卵中的親鳥在離巢時,會迅速啣咬水草覆蓋住鳥蛋才會安心離去。欲返回巢中時,會先迂迴潛行於水中至接近巢邊,才探頭冒出水面猶如潛望鏡般,先搜索周遭再跳上浮巢,以減少巢穴被掠食者發現的風險。

小鷿鷈從潛泳的水中回巢之後,會即刻將離去時覆蓋在卵上,以混淆天敵耳目的草葉等遮蔽材料,逐一清理乾淨後才再度蹲伏孵卵

 


無微不至育兒術

剛孵化的幼鳥依其成熟狀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早成性鳥類,牠們在破殼後幾個小時內,便可開始跟隨親鳥活動與覓食;另一類為晚成性鳥類,牠們只會張嘴索食,食物完全仰賴親鳥提供。為了餵飽對食物需索無度的晚成性幼鳥,育雛期間的親鳥們除了短暫的休息時間外,大部分時間都用於覓食,以吃昆蟲的幼鳥而言,親鳥平均每二至三分鐘便要帶回食物,這麼龐大的工作量絕非單方親鳥所能獨立勝任,所以除了水雉、彩鷸、白頭錦鴝等特定鳥類外,育雛的工作通常由雙親共同負責。

為了使幼鳥能順利長成,鳥類除了選擇於食物供應豐富的季節繁殖外,牠們於繁殖前也會評估棲地環境的變化與食物取得的難易,來決定所需覓食領域的大小。在食物供應充足的環境中,鳥兒築巢的密度通常較高。

黑枕藍鶲親鳥回巢之前,習慣以連續的哨音作為昭告的訊息,而幼鳥也因為感受到親鳥即將帶著豐盛食物回來的前兆,手足之間互不相讓,各自抬高搖晃的頭頸,並張大嘴喙以高聲索食。通常親鳥會以嘴巴張合的大小,以及發聲索食的殷切需求程度,作為對幼鳥餵食的優先順序判斷

 


勇闖天際

雙翼較小而體型較大的鳥類,例如雁鴨等,礙於體重無法原地起飛,需要有強大的助力才能順利升空。起飛前,牠們會以具有蹼的大腳在水面的隱形跑道上快速助跑,同時猛烈的拍動雙翅,藉此爆發性的動作,讓雙翼產生強大浮力,才能離地飛行。

小天鵝等大型雁鴨科鳥類,因為體型龐大壯碩,無法在停棲的靜止狀態瞬間離開水面飛翔,通常牠們需要藉著在水面或者陸地上快步奔跑一段夠長的距離,再加上奮力拍動厚實的雙翼,才能使身體緩緩爬升飛上青空

 

 

Copyright© 1999~2024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下文化/小天下/遠見雜誌/30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