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自造者能製造出工作嗎?

  國際貿易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以來蓬勃發展,若套用勞動力套利的論點,製造業勢必會流向低成本國家。但現在我們應該以自動化的觀點來看,會發現:低廉勞力的優勢正在消失,而其他因素如貼近消費者、運輸成本(包括未來可能實施的二氧化碳稅)、彈性、品質,以及可靠性,卻愈來愈重要。

  同時,利基型製造商把重點放在靠近客戶的所在地設廠,提供客製化或高週轉率的產品,因為客戶願意支付溢價。產品有的是特製家具(需要與客戶密切聯繫)、有的是高檔床墊(接單後生產的模式可降低成本),有的則是高級訂製服。在地經營的企業一直以來都有,但現在這類企業不只在地而已,如果具備創新思維,透過網路亦能銷售到全世界。

  我的用意不是說,企業以後不會再委外給中國等低成本國家生產。對許多產業而言,廣州的人力相對低廉,又有供應商群聚,兩個優勢相結合,非美國國內所能比。美國不生產手機,中國是全球的玩具龍頭,原因在此。

  但可確定的是,委外中國並非唯一選擇。營運達到某種規模時,由中國工廠代工,日後或許仍舊是上上策,但在某種規模時,在地製造自有其優勢,且出貨延宕的問題可降至最低,營運彈性可增至最大,反而是更好的選擇。同時,隨著自動化程度提升,中國製造與美國製造的成本差距逐漸縮小。

  在這樣的世界裡,美國絕對有競爭力。中國也有競爭力,而德國、墨西哥、波蘭也都有。數位製造讓大家在全球市場有了相同的起跑點,每個國家都能從事製造活動,唯一的問題是,什麼產品做得比別人好。

超現代化工廠

  用心看,就能發現例子俯拾即是。

  以Sparkfun為例。2003年,納森•希多(Nathan Siedle)就讀於卡羅拉多大學工程系,他手頭有些工程需要特殊的電子零件,幾經折騰後,最後才在網路上找到一些供應商。東西到手,他大可把作業完成就好,但他跟本書介紹的自造者一樣,選擇將自己的發現跟大家分享。他設置小規模的網站店面,專門銷售採購不易的零組件,過程中為了備貨,還把身上幾張信用卡給刷爆。網站定名為Sparkfun。他收到州立免徵收銷售稅通知那天──證明他的公司真的存在──他心情大好,騎上摩托車飆車回家,結果還被開超速罰單,需要出庭認罪。

  希多畢業時,Sparkfun已經成長成貨真價實的企業。他不另外找工作,決定繼續經營Sparkfun闖一闖。加上他喜歡波爾德市的環境,所以找到當地商業區一棟辦公大樓,在一樓租了一部分空間,正式成立店面。

  現在的Sparkfun,員工人數逾120人,年營業額達3千萬美元左右,每年成長率50%。在棒球場大的廠房裡,自動化設備生產線佔據了大部分空間,全天候運作。公司銷售網站每日更新貼文,也有使用教學,因此發展成高人氣社群,每天瀏覽人次超過5萬人。

  波爾德市的物價水準高,房價在美國排名前段班。而且Sparkfun又是電子企業,電子零件市場看在很多人眼中,早就是中國的天下。對手的生產成本這麼低,Sparkfun有何競爭優勢?答案是:自動化生產;貼近客戶的心,知道他們的需求(由於公司因熱血而成立,所以更受宅男宅女的信賴);員工每天貼出教學資訊與文章,衍生出社群(員工在自造者世界裡現在也小有名氣)。製造商要經營成功,未必一定要找到最低廉的人力,Sparkfun就是明證。

  問人對美國製造業現況的看法,大家常會舉出同一個無奈的現象:美國身為科技大國,卻只能製造位元(產品概念與軟體),無法製造原子(手機實體)。「加州設計,中國製造」,標示寫得一點也不假。

  蘋果iPhone與許多大眾市場的3C產品都由富士康製造。富士康旗下約有100萬名員工,廠址有如一座小城,工作環境(還有自殺事件)也登上報紙頭條過。富士康不走研發,只做代工,但相對地,毛利微薄。大多數生產iPhone零組件的亞洲廠,也是同樣情形。產品獲利大多歸負責研發的蘋果。各位想要在哪一邊工作?

  Sparkfun又不同,多數產品的設計與製造都由公司一手包辦,營運模式如先前所述,過程採開放式創新,社群就是客戶。Sparkfun的產品為開放源碼硬體,設計圖稿公開分享,也能任人修改。許多產品其實都是由客戶設計,Sparkfun的工程人員只負責檢查,適時加以改良,讓設計更容易製造。

  典型的社群導向企業正是如此。

  這是21世紀美國自造者的成功典範。它不畏亞洲同業的競爭,依舊發光發熱;它成長快速,創造工作機會;它的獲利能力極佳。另外一點也很重要:它有龐大的加乘效應。

  成功的自造者公司做得到這點。它們擁有涓滴效應(trickle- down effect),其滲透力道,並非以員工家人常去的乾洗店或披薩連鎖店來衡量,而顯現在它們所銷售的工具設備,能夠讓其他公司更上一層樓。換句話說,它們不只是創造新工作而已,還衍生出創造更多工作的新企業。身為超現代工廠的Sparkfun,正是產業共有財的軸心。問題剩下一個:自造者運動所累積的共有財,能拓展到何種程度?

(以上推薦文為節錄自第九章〈開放式企業〉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考《自造者時代》)

 
 
 
 
 
 
 

 

定價:420
網站特惠價:357(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