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台灣的珊瑚礁雖然面積不大,但生物種類繁多,約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寶庫。作者常年研究台灣珊瑚礁生態,一直希望讓國人認識珍貴的珊瑚礁生態,並解讀珊瑚礁的生物多樣性,特別撰寫這套既通俗又富知識性的書籍,引領讀者認識台灣珊瑚礁的分類、分布、特色以及生長現況等,並搭配多年累積的攝影傑作,讓大家一窺台灣珊瑚礁之美以及萬千風貌。

全書分為「台灣本島篇」及「離島篇」上下兩冊,上冊介紹台灣北部、東北部、東部及恆春半島的珊瑚礁,下冊介紹難得一見的離島海洋生態,包括澎湖群島、綠島、蘭嶼、小琉球、北方三島、基隆嶼、龜山島、東沙環礁和南沙太平島等,可謂套書在手,台灣的珊瑚礁全貌盡收眼底。

全書全彩印刷,近千張的攝影傑作,軟皮精裝。認識台灣本島、離島各區域的珊瑚礁生態,翻開《台灣珊瑚礁地圖》,認識台灣珊瑚礁的美好。
台灣珊瑚礁地圖(上)
定價:560
網站特惠價:476(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台灣珊瑚礁地圖(下)
定價:560
網站特惠價:476(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戴昌鳳 / 作者•攝影者
美國耶魯大學生物學博士。從事台灣珊瑚礁生態研究三十餘年,潛水足跡遍及台灣、離島以及東沙、南沙太平島等。現任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台灣珊瑚礁學會常務理事。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及專書數本。著有『台灣珊瑚圖鑑』(貓頭鷹出版)、『台灣的海洋』(遠足文化出版)、『台灣珊瑚礁地圖』(上下兩冊,天下文化出版)。

林松霖 / 繪圖者
1962年生,復興商工美工科畢業,擅長自然生態插畫,畫風寫實精確,繪作『獨角仙』﹝紅番茄文化出版﹞曾獲小太陽最佳插畫獎。繪有『台灣野生蘭賞蘭大圖鑑』、『台灣蜥蜴自然誌』、『自然老師沒教的事』、『台灣珊瑚礁地圖』﹝以上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珊瑚礁時的悸動,那是1976年大二結束的暑假,我參加師大生物系的「恆春半島生物採集營」,有一天我們到貓鼻頭附近的潮間帶採集海洋生物;七月的艷陽天,我們穿過濃密的瓊麻林和崎嶇的珊瑚礁小徑,沿著礁溝游向大海,一進入珊瑚礁的領域,頓時就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懾住了,形形色色光怪陸離的魚類,熙熙攘攘地穿梭在層層疊疊的珊瑚和錯落有致的礁區之間,沉浸在一片澄藍海水的懷抱裡,我如癡如醉的來回悠游,流連忘返,直到領隊老師下令收工,才依依不捨的上岸。自此以後,珊瑚礁的印象一直盤旋在我腦海裡,甚至出現在夢中。

  三十餘年前的台灣,潛水活動尚未推廣,資訊也不發達,我們採集的海洋生物都是新奇的,忙了一個暑假,還是無法查出許多珊瑚的真實身分,也許就是這個解不開的謎團和初次接觸珊瑚礁的美好記憶,促使我持續投入珊瑚礁生態研究的道路。

  懷著對珊瑚礁海洋的憧憬,我在1978年參加中華潛水會舉辦的第一期水肺潛水訓練班,並於1979年進入台大海洋研究所碩士班就讀,當時墾丁國家公園正在籌備階段,核能三廠剛開始施工,需要有人從事珊瑚生態研究,指導教授就把這個任務交給我,於是開啟了我與珊瑚礁為伍的日子。當時國內海洋學者對珊瑚生態的了解非常有限,我自己對珊瑚更是一無所知,初期的研究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進,困難重重,但是在珊瑚礁潛水的美好感覺始終是支撐我向前的動力。

  三十年來,在很多因緣際會之下,得以造訪台灣各處的珊瑚礁或有珊瑚生長的海域,從最南的太平島至最北的彭佳嶼,都曾有過數次潛水的紀錄,本書可說是我歷年來在這些海域潛水觀察的一些心得與紀錄。

  本書的完成得到很多朋友的幫助,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鄭明修博士,多次協助我們離島潛水調查,並且提供澎湖海域生態的精采照片;水中攝影協會理事長蔡永春教練是我相識三十年的好友,他是最優秀的導潛和潛伴,而且總是毫無猶豫的提供海底照片及必要協助;郭道仁教練分享豐富的潛水經驗和提供精彩照片,使本書增色不少;綠島潛水俞明宏教練,雖然和我只有一面之緣,卻非常熱情地提供所有需要的協助,令人非常感動;蔡明憲教練提供東北角潛點的寶貴經驗、海底照片和協助整理一些資料;還有台大海洋所珊瑚礁研究室歷年來所有同學,在潛水工作上互相照顧,讓我們每次都能快樂出海,順利完成工作,而且平安返航。

  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遷加速的衝擊之下,台灣的珊瑚礁或珊瑚群聚已面臨嚴苛考驗,本書所記載的珊瑚生態,有的完好如初,有的可能已經美景不在,令人十分惋惜;例如東沙環礁內部三百餘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在1998年的水溫異常事件中,珊瑚大量死亡,至今仍恢復緩慢;2008年的澎湖寒害造成澎湖北部海域大多數珊瑚死亡,至今少有恢復。這些氣候變遷引發的巨大影響,提醒我們珊瑚礁保育的重要性,不只是設立海洋保護區和海洋保育執法,也必須從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做起,大家一起來節能減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氣候恢復正常軌道,才能讓珊瑚礁永續,讓地球生態永續。

 
PDF 試閱下載↓                                                                            內頁翻頁預覽

珊瑚與珊瑚礁

珊瑚礁在陽光充足、水溫適宜的熱帶淺海生長,
建構成海洋中最繁華興盛的大都會,
死亡之後的珊瑚礁,成為化石或石灰岩,
有些隆起於陸地上,成為崢嶸的地形景觀。

  你印象中的珊瑚礁是甚麼樣子呢?不論你是在水族館中觀賞人造珊瑚礁,或在生態紀錄片中見過的珊瑚礁,甚至在書刊中瀏覽珊瑚礁的影像,都不免會被它絢麗的色彩、複雜的造形和豐富多樣的生物所吸引;如果你親自潛入海中,進入海底的珊瑚礁世界,那就更有許多讓你難忘的體驗了。

  現生珊瑚礁生長在熱帶淺海,它是由石珊瑚為主體所建造而成的地形構造。小型的珊瑚礁像個小山丘,上 面住滿枝枒交錯的珊瑚和形形色色的生物;大型的珊瑚礁可能綿延數百公里,厚達數百公尺,構成海洋中最熱鬧、最繁華的大都會。然而,如此巨大的礁體卻是由細小的珊瑚蟲經過長久歲月的生長,逐漸累積碳酸鈣骨骼而形成的。一個小山丘狀的珊瑚礁,可能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堆積形成;一個巨大的珊瑚礁,可能就需要數百萬年或千萬年才能堆積形成。

珊瑚是什麼?
  我們平常在陸地上所見到的珊瑚,其實只是珊瑚的骨骼,那些是沒有生命的部份;珊瑚的活體單元就是珊瑚蟲(oly),在珊瑚仍然活著的時候,許多珊瑚蟲形成一層很薄(通常小於1mm)的組織覆蓋在珊瑚骨骼的表面。這層組織的構造很簡單,就像三明治般,由表皮層和內皮層夾著中膠層而構成。

  外觀上,珊瑚蟲體像個可伸縮的小花,只在頂端有一個開口,食物和消化後的廢物都由這個開口進出,口的周圍環繞著一圈或數圈觸手,這些觸手是捕食小動物的工具;口的底下是一個囊袋狀的腸腔,腸腔通常被隔膜分隔,以增加消化和吸收的面積,整體看來,每隻珊瑚蟲像一朵花,因此又稱為「花蟲」。

  然而,絕大多數的珊瑚是以群體型式存在,也就是由許多珊瑚蟲聯合在一起形成活體組織,在活組織底下則是鈣質骨骼,這些骨骼是由珊瑚活組織不斷堆積碳酸鈣而形成的;基本上,珊瑚骨骼的形態與活體組織對稱,每隻珊瑚蟲相對應的就是珊瑚孔(corallite),而與觸手相對應的就是珊瑚孔內的隔板(setum),在珊瑚蟲之間共肉(coenosarc)的底下則是共骨。

  在生物分類上,珊瑚是指一群會聚積碳酸鈣骨骼或骨針的刺胞動物(Cnidaria, 或稱為腔腸動物)。刺胞動物的種類眾多,通常分為水螅蟲綱、缽水母綱、立方水母綱和珊瑚蟲綱等四大類;其中,缽水母綱和立方水母綱不含珊瑚種類。大多數的珊瑚則屬於珊瑚蟲綱,其下又可分為六放珊瑚(Hexacorallia)和八放珊瑚(Octocorallia)等二亞綱;兩者的差別在於珊瑚蟲的觸手數目,六放珊瑚亞綱的觸手數目是六的倍數,包括石珊瑚(Scleractinia)和黑珊瑚(Antiatharia)等二個目;以及許多不形成骨骼的種類,包括海葵、菟葵和角海葵等。八放珊瑚亞綱的每隻珊瑚蟲都有八根觸手,包括軟珊瑚、柳珊瑚、笙珊瑚、藍珊瑚和海筆等,珠寶珊瑚就屬於八放珊瑚亞綱的柳珊瑚類。此外,水螅蟲綱有少數種類會聚積碳酸鈣骨骼,也就是水螅珊瑚(hydrocorals),其中的千孔珊瑚屬(Milleora)是常見的造礁珊瑚之一,牠們的水螅蟲呈細毛狀,鈣質骨骼的表面則有許多小孔,也是水螅蟲所在的位置。

六放與八放珊瑚蟲

  在生態功能上,珊瑚通常被分為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兩者的區別在於牠們是否對珊瑚礁的建造有積極貢獻而定;現生的造礁珊瑚大多數屬於六放珊瑚亞綱的石珊瑚目,多數的千孔珊瑚、藍珊瑚和笙珊瑚也屬於造礁珊瑚,這些珊瑚生長在灣暖的淺海,體內都具有共生藻,鈣化速率較快;除此之外的珊瑚類都屬於非造礁珊瑚,包括軟珊瑚、柳珊瑚、黑珊瑚,以及一些生長在深海或較高緯度海域的石珊瑚類,除了少數生長在熱帶淺海的種類具有共生藻之外,大多數的體內都沒有共生藻,牠們的鈣化速率較慢,或者缺乏堅硬骨骼。

珊瑚的形態
  珊瑚的形態多樣性表現在珊瑚蟲、珊瑚群體和珊瑚群聚等三個層次上,這個關係就像花朵、植物和森林等三個層次一樣。珊瑚蟲的形態變異很大,小的珊瑚蟲直徑只有約1mm,大的則可達數十公分,相差幾百倍;而且形態有很多變化,除了典型的花蟲形之外,有的種類珊瑚蟲聯合成腦紋狀或波紋狀,還有更多種類的珊瑚蟲隱藏在骨骼中,個體很難辨識,或者只露出長長的觸手,例如我們平常看到的腎形珊瑚只見小腎臟形的觸手頂端,它的口和腸腔都隱藏在骨骼中。

  此外,珊瑚蟲在日夜之間還有不同面貌,在白天,大多數珊瑚只露出含色素的組織以吸收陽光,讓體內的共生藻行光合作用;到了晚上,一隻隻的珊瑚蟲才伸展出來,像花朵綻放一般,各具精緻的造形,各有繽紛的色彩,共同構築花團錦簇、萬紫千紅的海底花園;因此,如果夜晚去探訪珊瑚礁,在一片漆黑幽靜的海底,透過手電筒的微弱光線,看到一隻隻花枝招展、爭奇鬥妍的珊瑚蟲,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感受。

 

<摘自 台灣本島篇 第一章 珊瑚與珊瑚礁>
PDF 試閱下載↓                                                                            內頁翻頁預覽

澎湖群島

澎湖北部海域•澎湖內海
澎湖東部海域•澎湖南部海域

地理位置
  澎湖自古稱為「西瀛」、「澎海」、「平湖」,地處台灣海峽中央,由90座大小不等的島嶼組成,星羅棋佈地分散在南北長約60公里,東西寬約22公里的海面上,群島總面積約127平方公里;其中以澎湖本島、白沙嶼和西嶼等三島面積最大。

  澎湖群島擁有豐碩的自然生態資源及文化資產,舉凡雄偉崢嶸的玄武岩地形地質、亞熱帶地區特有的海島生態景觀以及歷史悠久的海洋文化等,深具發展觀光的潛力,為此,交通部觀光局於1995年7月1日成立「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有效利用資源,推動澎湖觀光遊憩計畫,促進經濟發展。此外,澎湖縣政府於2009年9月公告東吉嶼、西吉嶼、頭巾嶼、鐵砧嶼等為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由於澎湖南方海域諸島在地景地質、海域生物資源和人文史蹟,具有規劃為海洋國家公園之條件,內政部營建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於2009年起推動設立海洋國家公園。

交通指南
  澎湖縣位於台灣海峽的群島,對外交通全須仰賴海、空運輸,其中又以航空運輸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目前開闢台灣─馬公航線的航空公司有立榮復興華信達30餘班,分別從台北、台中、台南、嘉義、高雄起飛;海運則可由高雄港、台南安平港及嘉義布袋港搭乘輪船前往。

海岸的地質與地形
  澎湖群島主要由火成岩構成,除了花嶼的岩性屬於安山岩質的熔岩外,其餘都是由玄武岩構成。這些火山熔岩大約是在1740萬年至800萬年前,從板塊擴張所產生的裂隙中噴發出來的。由於裂隙式火山噴發出的熔岩黏稠性較低,因此很容易向四周流動散開,凝固後形成平緩的熔岩流岩層;熔岩流在冷卻收縮時會產生許多收縮中心,這些中心因收縮所產生的張力,使岩石發生多角狀的破裂面,即稱為柱狀節理。如果熔岩是均質或收縮張力平均,就會形成正六角形節理,當熔岩逐漸由外緣向內部冷卻時,收縮也跟著進行,它的多角形狀由地表向下延伸,最後就形成垂直岩面的柱狀節理。在幾次噴發過程中,溢流出來的火山熔岩與沈積物相互疊置,就構成現在澎湖群島的特殊地質景觀。

  玄武岩隨著地殼隆起或海水面變化而露出海面,形成由南向北微傾的熔岩台地。在海浪侵蝕與各種風化侵蝕作用下,沿岸斷崖逐漸發育,形成眾多表面平坦、四周陡峻的島嶼,也就是澎湖群島著名的方山地形。此外,由於季風的推波助瀾,造成海蝕作用旺盛,使得澎湖群島發展出曲折複雜、凹凸相間的海岸線,因此澎湖群島面積雖小,海岸線全長卻達320公里。

  澎湖群島因位於台灣海峽中部,潮差相當大,平均約2.5公尺,有些地方則可達3公尺,海岸長期受到風浪的侵蝕,大致可分成三種類型:(1)海崖,係由柱狀玄武岩壁崩落而形成,其下方潮間帶則多為寬狹不一的海蝕平台或沙礫海岸,大多分佈在群島的西方和南方;(2)無海崖的岩礁海岸,為較軟的岩石和珊瑚礁所構成的寬廣海岸,潮間帶常寬達數公里,大都分佈在群島的東岸和北岸;(3)沙灘,由有孔蟲的鈣質殼體、珊瑚及貝殼碎屑所組成的白色沙灘,海岸平緩,潮間帶水淺而寬廣,大都分佈在群島所圍成的內灣和南方的海灣內,如吉貝、山水與蒔裡等地的海岸沙灘。

  三種海岸的近岸或外圍大多有珊瑚分布,尤其在無海崖的岩礁海岸,潮間帶下緣就有許多珊瑚生長,由於地形平緩,有些地方甚至從海岸向外延伸10餘公里,在大退潮時露出大片的珊瑚群體,短暫暴露於空氣中。
珊瑚群聚觀察
  澎湖群島位於北緯23度10分至50分之間,北回歸線通過其中央,海域水溫適中,而且沿岸大多為玄武岩硬底質,坡度平緩、潮間帶廣闊,屬於適合珊瑚生長的環境,因此,珊瑚在澎湖群島海域的分布十分廣泛。

  珊瑚與澎湖人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在澎湖群島,到處可見由一顆顆「咾咕石」堆砌而成、獨具滄桑風味的古厝與防風圍牆。由於澎湖以前建材缺乏,當地居民只好就地取材,利用海底的天然珊瑚礁石,這些不同大小、形狀不規則的咾咕石建材,其實是澎湖人早期從海底挖取回來的珊瑚骨骼或礁石;而由咾咕石築成的古厝和擋風牆,也成為澎湖著名的人文景觀。

  澎湖群島擁有廣闊的海域和多樣的珊瑚群聚,周圍海域受到黑潮支流、南海表層流及中國大陸沿岸流等的交互作用,來自此三大水團的海洋生物幼苗,匯集於澎湖海域,只要找到適當的底質,就可能存活下來,因此使得澎湖群島擁有相當高的海洋生物多樣性,兼具熱帶暖水性與溫帶冷水性海洋生物,例如已知魚類有800 種以上,以硬骨魚為主,軟骨魚較少,此外,尚有眾多的棘皮動物(如海膽、海參、海星、海百合、陽燧足等)、甲殼動物(蝦、蟹類)、軟體動物(腹足類、雙殼類、頭足類)等,海洋生物資源非常豐富,這些都是澎湖的重要資產;自古以來,澎湖居民大多靠海為生,並且發展出與海洋和諧相處的獨特文化。

  澎湖群島適合珊瑚生長的海域範圍非常廣闊,而且由於海洋環境複雜多變,因此發展出多樣的珊瑚礁和珊瑚群聚。影響澎湖海域珊瑚礁發育的環境因子主要有海流、水溫、沉積物、季風和颱風。澎湖群島位居台灣海峽中央,來自大陸與台灣河川的大量沖積物,都可能隨著海流漂送過來,使澎湖海域的混濁度升高,沉積物過多;尤其當冬季東北季風持續盛行時,中國大陸沿岸的冷水團大舉入侵,可能使澎湖北方海域的水溫降至攝氏15度以下,對珊瑚及眾多海洋生物造成嚴重災害,例如2008年1至2月的寒害事件,就曾造成澎湖群島北方海岸出現大量死亡魚群及無脊椎動物,共有58科172種的珊瑚礁魚類及超過百種的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和棘皮動物等大量死亡;固著性的珊瑚也遭到嚴重的衝擊,造成大量白化和死亡;但是在相同期間,澎湖南方海域的水溫降低較少,而且低溫持續時間較短,因此珊瑚及珊瑚礁生物受到的影響比較輕微;因此,水溫的劇烈變動顯然是影響澎湖海域珊瑚生長和珊瑚礁發育的關鍵因子。

  

<摘自 離島篇 第八章 澎湖群島>
《菜市場魚圖鑑》
定價:580
網站特惠價:493(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台灣賞蟹情報》
定價:650
網站特惠價:553(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台灣淡水魚蝦生態大圖鑑》(上)
定價:560
網站特惠價:476(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台灣淡水魚蝦生態大圖鑑》 (下)
定價:560
網站特惠價:476(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新台灣賞鳥地圖
定價:550
網站特惠價:413(約75折)
目前庫存不足
 
野花999
定價:450
網站特惠價:383(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昆蟲Q&A
定價:550
網站特惠價:468(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自然老師沒教的事》
定價:600
網站特惠價:339(約56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