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用愛連結孩子的天賦

當天分碰上現實環境

  我們順著孩子的興趣,讓他做自己。不過,就算我們知道這是孩子的天分,但八○年代的台灣學校教育保守傳統,Jason 從森林幼稚園進入體制內的小學教育後,開始出現無法適應的狀況。這對我而言也是個挑戰,光是拿參加兩兄弟的學校家長會為例,我就要在兩種「心情」裡轉換、調適。

  Kevin 在校成績優異,參加他的家長會,聽到的都是讚美,我只要準備一顆愉悅的心就可以出門。如果是參加Jason 的家長會,導師常反應他在課堂上無法專注,要我多注意,並加強他的功課。老實說,這情形令人備感壓力。

  Jason 對制式、單調的學習不感興趣,注意力無法專注,寫字常是少一撇、一點,甚至會顛倒,我傷透腦筋,不知該怎麼辦?

  另一個煩惱是,他靜不下來,整天精力充沛。小學的午休時間,對他而言簡直是酷刑,所以午覺時間他都是醒著,聽到老師的腳步聲,才假裝在睡覺。等老師走過又睜開眼,豎耳傾聽外界動靜,結果發現不少「祕密」。

  我還記得有天他放學回來不太高興,跟我嘟囔著:「老師用飲水機洗自己的便當盒。」原來,老師告訴班上同學不可以用飲水機的水洗東西,他覺得老師沒有遵守規定。

  過沒多久,他又很不開心的跟我抱怨,開學時老師叫他們交抹布,自己卻把最好的留起來,剩下的抹布才給同學用。再隔幾天,他又說:「老師今天叫值日生幫他洗車子,被我聽到了。」Jason 好打抱不平,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在以前的年代,學生哪能管老師,我只好勸他:「弟弟,你不要管老師怎麼樣,自己做好最重要。」

  就這樣,午覺時間變成他的觀察時間。我不知道這是否為養成觀察力的助力之一,但他的觀察力的確比一般孩子敏銳。只要是去過的地方,他都印象深刻,且會記住細節。就算隔很久後再帶他去,只要擺設有所改變,他都會發現,直問:「之前放在這裡的某某東西到哪去了?」

  我常在想,若二十多年前就出現「過動兒」這個名詞,Jason 很有可能會被貼上標籤。我只能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把孩子的精力充沛當成一種病,否則就不會有「華人之光Jason Wu」了!

more(點擊展開)

用鼓勵的教導方式

  現在回頭看,許多在藝術上有天分的孩子,學習時可能都會碰上這種情形,因為他們的思維,以及眼睛所看到的世界跟一般人是不同的。印度電影「心中的小星星」(TaareZameen Par )就是在描述這樣的小孩。面對天資獨特的孩子,父母與師長應該用鼓勵思考、勇敢作夢的教導方式,引導他們發揮潛能。

  就像Jason,他一刻都閒不住,可是只要給他紙筆,他就能靜下來,坐著畫畫;在幫娃娃打理造型時,他也非常有耐性。週末,他就會要我們帶他到中山北路、愛國東路、八德路上的婚紗店「巡迴」一遍,看最新的禮服設計,回家後,再畫在設計繪本上,可以說,他的設計師之路是從5 歲就開始。

  現代人創造太多名詞,把過動當成一種病,用吃藥來解決孩子充沛的活動力。其實,很多過動、注意力差的孩子,若能找出他們有興趣的領域,不但能消耗旺盛的活動力,還能啟發他們的天賦。很可能在那個領域裡,他是一個難得的天才呢!

  陪著Kevin、Jason 經歷台灣、加拿大、美國的教育(見後文),我真心覺得,做父母的應該改變傳統思維,尊重孩子的天分,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主空間,往自己有興趣的領域發展。台灣的教育體系也應該重新重視技職教育,讓技職教育體系享有與一流大學相同的資源,這樣,台灣的孩子才能有更多元的選擇,而不是訓練出一堆通才。

摘自本書第一章,精彩全文請見《愛,讓孩子做自己》

 
 
 
 
定價:330
網站特惠價:281(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