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會員中心 客服中心
 
 
 
   

1934年生,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校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現任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漢光建築事務所主持人、總統府資政、文建會顧問、教育部諮詢委員等。

漢寶德先生是二十世紀後半,引領台灣現代建築思潮,接軌國際現代建築的重要學者。畢生以建築為己任,思考空間與人文的關係。為了普及科學教育,他花了12年的時間籌設完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並擔任首任館長,以創新規劃與深厚學養,將科博館經營成最具吸引力的博物館。任台南藝術學院創校校長,倡言美感是文明的基石,重啟華人社會對藝術教育、美感教育的重視。

著有《漢寶德談美》、《寫給青年建築師的信》、《設計型思考》等諸多作品。

 
 
 
  我家在村子的中央,是全村規模最大的一家,也是當時最富有的,因此中共到來,我家就成為被鬥爭的對象。我們的宅子全部被拆除,今想回去看看,也沒有甚麼可看了。雖然我離家時不過八、九歲,卻對老家有非常清晰的印象,建築配置,歷歷如繪。我的記憶力本來是很差的,可是對於空間的記憶力特強,這是我後來學建築的潛在原因吧!

在記憶中,我家的大門面東,前面是廣場,廣場之東是我家的東宅,因租給人家,我完全沒有記憶。大門上有屋頂,門扇是黑漆,簷下掛著兩只大燈籠,上有「安仁堂、漢」的字樣。門上有紅色對聯,每年過年換一次,聯文經家父告訴我,永遠是「耕讀為業,勤儉持家」。也許是要以此管教兒孫吧,我的曾祖父常在大門口出現,阻止我貪玩或出門去與玩伴嬉戲。



其實這副對聯只是俗套,並沒有說明我所記得的家中實情,比如我不記得家裡有一間書房。家裡最「文雅」的屋子,是進了大門後的前院內,右轉,座東朝西的「外屋」,也就是客房,記得裡面有些與讀書人相關的設備,家譜好像就放在那裡。門上的對聯也比較文雅,家父告訴我,上聯是「靜坐常思己」,下聯是「閒談莫論人」。這間屋子很少用,經常鎖著。

這樣的看法也許是不公平的,可是,我記得的時候已經是抗戰時期了。國家在動亂中,我的兩個叔叔都在外念書,甚至逃到後方去參加抗日。他們還是讀書人,只是不讀古書而已。家父是老大,負有持家的任務,這時候正努力以不同的方式來經營家務,支持弟弟讀書。時代已經變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築人間》)
 
 
 
 

建築家的文化責任感

對建築有興趣的人很多,但對建築的傳統與傳承有興趣的人卻極少,梁家銘董事長是極少中的少數。由於我也是建築界熱衷於傳統的少數,我們就因共同的興趣而結交了。他不但對建築傳統有興趣,而且有推動其發展的熱誠,因此成立了「建築母語」基金會,邀請建築界的菁英來討論這個問題,希望能得到共識,為建築文化的傳承找出一條路來。我很欽佩他的用心,也很希望能有幫些小忙的機會。

基金會為了對此問題引起建築界廣泛的討論,每年都辦理一次研討會,邀請建築界已有成就的朋友們來講述他們的觀點,說明他們的作品。可想而知,在討論會中陳述自己的意見比較容易,希望建立共識是很困難的。所以要在建築母語的課題上得到一致的看法,在今天這個多元價值的社會裡,只能抱著期待而已。

我聽了大家的意見,覺得在「母語」的觀念上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得到全面的共識。建築本來是一種藝術,藝術是因為藝術家的理念而有所表現的。在理論上,我們不但沒有理由要求創作者持有相同的理念,而且會鼓勵藝術家尋求自己的創作天地。我們應該做的也許是尋找一些有共同理念的建築師,就是都主張在作品中對傳統精神有所傳承的建築師,一起商討,找出共同的立場。換句話說,我們也許應該先找到「母語」才成。

有了這種想法,我覺得我們應該先對傳統與現代的問題予以梳理。所以就對過去幾十年我國的建築界面對現代化的問題所做的因應略加整理,寫了幾篇文章,供大家參考。我不是以學者的身份來寫的,而是以一個熱心於傳統承續的專業者的身份所做的觀察。坦白說,這個問題纏繞在我心頭已經半個世紀了。在一波波的國際化與全球化的浪潮衝擊下,傳統的承續的聲音日漸微弱,今天幾乎沒有幾個建築師在討論了。我希望藉著這幾篇文章重新激起年輕一代的好奇心,知道這其實是文化上的大問題,是值得我們去深刻的思考的,因為我們都有責任。

我希望大家重新思考的問題是:
我們有沒有必要延續建築文化的傳統?
我們要承續的傳統要素是什麼?
我們要怎樣傳承這些傳統下去?

如果不這樣想,難道我們打算把台灣的建築視為國際潮流中的一顆石子,聽任其隨波逐流嗎?

 
  (本文出自《建築母語》序文)
 
 
 
 
 
我是一個來自外省的孩子,在軍眷區長大,對於台灣的鄉土一無所知。在成大讀書時住校,到了周末無家可歸,無法打發時間,就在同班同學林華英的引導下,到處走走,看看台南的大街小巷 及一些名勝古蹟。過不了多久我就愛上它們了。特別使我感到興趣的,是台灣民間的老房子使用紅磚、紅瓦。牆壁用泥磚砌成,外面貼紅磚片,就是所謂的斗子砌,表面的圖案非常簡單而有美感。後來我知道斗子砌是中國廣大南方所使用的砌牆法,只是除了閩南地區外,使用灰磚,所以缺少溫暖的感覺。
 

建築理論家為什麼對「鄉愁」這種情緒如此反感呢? 也許認為它太通俗吧! 他們也許覺得建築專業的尊嚴應該有專業的理由來肯定其價值,只靠一般大眾的喜愛來下決定未免太俗氣了,應盡量避免。但我可以很肯定的說,建築的傳統保存也許與鄉愁有關,但與大眾的喜愛無關。這話怎麼說呢?

地區性的傳統建築對於當地居民來說,極少有保存的呼聲。我在五十年前鼓吹台灣傳統建築保存的時候,完全得不到地方人士的支持。如果有所謂鄉愁這種因素,應該是成長於其間的當地居民才會有的,那是他們的原鄉啊! 但是為什麼老是由外來人士鼓吹,試圖說服他們保存呢? 可知當地居民在啟蒙之前是完全不知珍惜過去的。他們還常會大力抵抗保存,甚至使用政治力量去阻止呢!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建築母語》)

 
 
 
 
《跟著大師看建築》
 
定價:420元  網站特惠價:357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跟著大師看建築2》
 
定價:420元  網站特惠價:357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Frank Gehry談藝術設計X建築人生》
定價:450元  網站特惠價:383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Pioneer Forever / 建築家伊東豊雄》
定價:380元  網站特惠價:323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2012/9/28出版
14.8cm ×21 cm
平裝
  定價:390元  網站特惠價:332 (約85折) 放入購物車
   

 

2012/9/28出版
17cm ×21 cm
全彩印刷 平裝
  定價:330元  網站特惠價:281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