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全套三冊定價:1,740元,單本定價580元
特惠價:1,299元,恕不再折扣
加入購物車
 
   
《台灣百年生活印記
─玩樂一百年》
定價:580
網站特惠價:493(約85折)
放入購物車
 
 
《台灣百年生活印記
─人文一百年》
定價:580
網站特惠價:493(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台灣百年生活印記
─政經一百年》
定價:580
網站特惠價:493(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 回上頁
古早藥物宅急便
採訪/吳進昌.吳江泉.周敏煌.黃天如.高有智|整理/高有智

  「寄藥包袋」是老一輩的共同回憶,早年就診不便,鄉村地區出現感冒或肚子痛等常見疾病時,只能透過家家戶戶常備藥包袋裡的藥物應急。猶如急救箱的小小藥包袋,藏著陳年往事,也是台灣度過求醫艱困時代的具體見證。

   台中太平的古農莊莊主張友吉,十九歲時就擔任藥廠業務員,穿梭鄉鎮,挨家挨戶推銷藥包袋。他說,以前醫生少,西藥房不普及,藥廠透過業務員直接將各種成藥送到家庭中,並裝在印刷精美的塑膠袋裡,掛在住家牆壁上,他們每個月還會定期前往換補藥品和收費。

   日治時期到民國五、六十年代,藥包袋的特殊行銷方式相當盛行,滿足民眾治病吃藥的需求,直到衛生署實施藥物管理法以及西藥房逐漸普及才結束。

   「一個藥袋約有二十餘種藥,由業務員送到每個家庭寄放,一般家庭至少有三至五個藥袋。」張友吉回憶,當時藥廠生產大部分是中藥,有藥膏、藥粉或藥水,甚至做成藥布,後來才有感冒糖漿。他也透露,當時的藥廠業務員因為深入家家戶戶,還有情治人員和線民夾雜其中,專門打聽基層的情報。

   早年文盲眾多,藥包袋大多以圖示意,讓民眾知道藥品功用,例如氣喘或咳嗽台語發音類似「蝦龜掃」,治療的藥品就畫出「蝦子、烏龜和掃把」的圖案,「頭痛藥」畫的則是病人摸頭極度痛苦的模樣,相當生動活潑又有創意。

   高屏一帶早年最有名的藥廠中盤商名叫「番婆仔標」,旗下有許多業務員,住在旗山的七十歲阿伯張行雄說,業務員的藥包袋藥品種類繁多,也會不斷更新,他有一個朋友負責三十村,業務範圍相當廣闊,有些業務員後來還轉行開西藥房。

   「藥包袋確實幫助了許多窮苦人家,這是居家必備的法寶箱。」六十多歲的前立委顏文章小時候家中就掛有藥包袋,舉凡感冒、腹痛、頭痛或跌打損傷等,都是找藥包袋解決。藥包袋通常掛在比較高的地方,避免小孩子誤食,但顏文章的表外甥以為裝有糖果,於是想盡辦法勾到藥包袋,拿了一罐萬金油就往嘴裡塞,結果辣得唉唉叫,眼睛不斷飆淚,成為家族趣聞。

   台灣的成藥文化,就這樣透過大批業務員散播到家家戶戶,後來藥包袋逐漸式微,但收音機普遍後,電台賣藥廣告趁勢而起,和民眾生活緊密相連。如今在鄉村仍常見阿公阿嬤一邊做家事,一邊聽電台說故事,主持人分析時事、評論政治、諮商感情,還會主持卡拉OK,最重要就是隨時推銷賣藥,得到不少死忠聽眾支持。

   「希望之聲」的創辦人、台長兼主持人林景元已八十五歲,至今仍一人分飾多角。他表示,目前該電台賣的藥約四、五種,種類如一般藥房、坊間賣的優良藥品、食品,但因他們成本較低,賣得較便宜,銷路更好,再加上長期與聽眾建立信任感,普遍得到支持。這類賣藥的文化,至今在中南部仍風行。

   目前全國藥房藥局推估約有三萬家,分布在各個角落。從早期寄藥包袋的常民經驗,進入專業藥師時代,用藥觀念與習慣都進步了,但藥包袋的記憶仍留藏在許多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