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定價:250元  網站特惠價:213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靜思語》的智慧人生
  編者的話
  以德為品-善用財富
  以善為寶-保持開朗的心念
  以病為師-看輕病痛
 

 
 
編者的話
 
以德為品
理直氣和
活出人生的快樂
自我要求
轉煩惱為智慧
心存祝福
重視心靈溝通
對子女放心
早起練心
信心、毅力、勇氣
勇於承擔
 
以善為寶
人有無限可能
保持開朗的心念
智慧與聰明
有心有福
時日莫空過
愛與幸福
惜物愛物
感恩父母與眾生
執著的困境
寬諒和樂面對業力
 
以病為師
心寬就是福
看輕病痛
痛苦換成痛快
愛無分別
化小愛為大愛
人生終有聚散
為眾生求安樂
及時伸出援手
在醫院修行
發揮良知良能
附錄:慈濟語彙


 


《靜思語》可說是生命的經典,是人生必備之書。
本書從千百則故事中,輯錄了七十餘則慈濟人以具體行動,
活出《靜思語》的深刻見證,他們動人的智慧人生,
肯定會觸動每一位讀者的心弦,從中得到生命的啟發。


以德為品

【活出人生的快樂】
待人退一步, 愛人寬一寸, 在人生道中就會活得很快樂。


【自我要求】
無法要求他人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
但是可以自我要求,將「不可能」的事轉為「可能」。


【勇於承擔】

勇於承擔,是一分動人的力量; 勇於承擔錯誤,則是一種高尚的品格。


以善為寶
【智慧與聰明】
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捨得。


【愛與幸福】
有力量去愛人或被愛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執著的困境】
不要封閉自己。 你要先去愛別人,別人才會愛你。



以病為師
【痛苦換成痛快】
痛有兩個詞:一個是痛快,另一個是痛苦。
面對痛苦時,要「痛快」,也就是視「痛」為「劫」。
「痛」去「劫」消,則病痛反能帶來「劫後歸來」之快。


【人生終有聚散】
人生想透徹一點,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永遠與我們為伴,
再親愛的人,再多的財物,也終有離別聚散的時候,
所以,又有什麼東西捨不得呢?


【及時伸出援手】
有病的人我們幫他醫療, 有急難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及時伸出援手,
這些功德比放生還要大。

輯錄者─余方、徐荷、林慈盈

  《靜思語》輯錄自證嚴法師平日向弟子、慈濟會員或社會大眾的開示及談話,至今已出版二十年,總共翻譯及出版了十多種語言。這些年來,所發散出的正面力量,已無遠弗屆地,深深影響地球的東西兩方社會。
證嚴法師的《靜思語》簡短易懂,但往往正中人心,讓讀者在隨喜的翻閱中,對種種現實人生的困境豁然開朗,深刻體悟生命真諦,從而認真地活在當下,發揮本性的善與美。


  世上有千百樣的人,更有形形色色不同的人生境遇,人人想法不同,但遇到困境時,同樣躊躇煩惱。往往事情不僅難以收拾,自己受到傷害,還會帶給別人困擾,進而影響家庭與社會的祥和氣氛。


  曾經有位新聞女主播,很容易就失控發怒。有一次,主管責備她所播報的新聞未經查證,她氣憤難平,不只認為主管小題大作,也很想找告狀的同仁理論。回到座位後,她看到桌上的《靜思語》,隨手翻了一下,正好翻到書中的一句話:「若有人扯後腿,要心存感恩,沒有人扯,就練不出腿勁。」她當下大悟,心情平靜下來,不再責怪別人。從此她對每則播報的新聞,都小心謹慎,一定再次追蹤、查證,後來果然得到更多觀眾的信任,成為極受歡迎的名主播。


   「一粒細沙就扎到腳,一顆小石子就扎到心,面對事情當然就無法擔當。」這句話影響了一位新任的工程師,他在會議上與人起爭執,正想憤而離席,湊巧低頭時看到《靜思語》中的這句話。於是,他靜靜坐下來,換另一種心情與人溝通,事情居然格外順利了。從此,他隨身攜帶《靜思語》。


   一位因丈夫外遇而精神瀕臨崩潰的女子,偶然間在書店裡翻讀到《靜思語》中的一句話:「欲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於是她轉移焦點,不再緊迫盯人的每天盯住丈夫行動,化小愛為大愛,轉而去醫院當志工。當她看到許多在生死邊緣擔憂的病患,終於知道自己的苦,並不是最苦的,逐漸放下了自己的煩惱。除了以上的例子,在臺灣及世界的許多角落,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因《靜思語》而改變的真實人生故事;《靜思語》可說已深植在人們生命的底層,它是生命的經典,是人生必備之書。


  本書從千百則故事中,一一篩選、討論,輯錄了七十餘則真實的人生故事,每一則都是慈濟人以具體行動活出《靜思語》的深刻見證,他們動人的智慧人生,肯定會觸動每一位讀者的心弦,從中得到生命的啟發。


富有的人若不懂得善用財富,也會被社會人群所遺棄。
其孤獨與寂寞,恐怕比窮困的人還痛苦!
《靜思語》第二集


  有一個老人家,總是形單影隻地進出慈濟醫院。原來他早年事業十分成功,擁有許多房地產,子女教育得也不錯,只不過成家立業後相繼住在國外。老人家的妻子多年前往生之後,他就一個人孤單地來到花蓮,買了一幢別墅,自己一個人住,生病了也無親友照料,只有慈濟志工前往膚慰與關懷。


  老人家一生富裕,不過朋友極少,親戚也很疏遠。因為除了家人之外,他很少對其他人付出關心,也不信任別人;房子裝潢得極為舒適,卻無人與他分享。年紀老了之後,孩子及妻子都離他遠去,他明白自己之前很少對周遭的人付出愛,才會落得如此孤單。其後,即使想要對人付出,也為時晚矣,老人家在一次氣喘發作下,就這樣孤零零地往生了。


  老人家的晚年十分淒涼,帶著滿滿的遺憾離開人世。這就是證嚴上人說的「慳貪」的煩惱。若自己有力量卻不幫助人,這就是「慳貪」。我們平常應互相關心,有能力就要付出,幫助別人是最快樂的事,可是大多數人卻不明白這個道理,不能領受付出的喜悅。


  有些人教了別人功夫,就擔心對方會勝過自己;有的人拿錢助人之後,卻立刻心生後悔,對別人是否回饋耿耿於懷。這都是「慳」的煩惱。事實上,付出就是植福,應該感到很快樂。不能付出的人生,是非常寂寞、淒涼的人生。老人家的例子我們應引以為戒。




人的心念意境,
如能時常保持開朗清明,
則展現於周遭的環境,都將是美而善的。
《靜思語》第一集


  有一位在山上種很多龍眼樹的斷掌阿嬤,她雖然白天要照顧果園,但還利用天未亮或夜晚時去做環保。阿嬤做環保的起因,是因為女兒常常向她提起慈濟在做的事,有一次還對她說:「證嚴師父在呼籲做資源回收。」 「為什麼要資源回收?」 「可以減少垃圾,而且回收資源變賣的錢又可以拿去救人。


  雖然金額不是很多,不過大家都出一分力量,就很多了。」 阿嬤聽了很認同,就開始去撿回收物,有人問:「妳缺了一隻手掌,也要跟人家做嗎?」 「有什麼關係?反正有做就有錢。」 人家又問:「收這些可以賣多少錢?」 她回答:「多少錢都沒關係,大家一起出力,否則,難道慈濟會自己生錢嗎?」


  這種草根的智慧,令人好感動,因為她誠懇的付出,也感動了鄰居跟著做環保。有時撿到紙箱,她不但要壓平,還要捆綁好。問她:「妳缺了一隻手掌,捆綁東西會不會很吃力?」 「不要緊,我還有兩隻腳,踩一踩就好。」她同樣能把紙箱疊得整整齊齊。


  她做環保做得非常俐落,絲毫不輸雙手健全的人。她運用心靈的智慧之手,發揮良能,不只是做環保,鄰居有很多孤單的老人家,她還會去幫忙照顧。這種愛,哪怕是肢體有殘缺,卻是心靈完整的「好手」。
-TOP



生命力的春天
人的生命,
要永遠保持像春天一樣,
不斷湧出生命力,不斷發揮它的功能,
才是活著的人生!
《靜思語》第二集


  有一年冬令發放,臺中的慈濟人,設宴邀請照顧戶提前來圍爐。吃年夜飯時,突然間有人驚惶失措,喊說:「有個孩子的手臂裂開了!」原來他的手臂上,長了一顆比大腿還粗的腫瘤,破裂後流了很多血和膿。


  大家看了很緊張,一時不知該怎麼辦。 這個孩子帶著微笑,很鎮定地向大家說:「你們不要怕,給我衛生紙就好。」趕快拿來一大疊衛生紙。他接過後,不慌不忙地用那疊衛生紙按住手臂。大家看到這個不到十歲的孩子那麼勇敢,心裡都很感動。


  後來,慈濟人把這個孩子送到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他的臉上始終帶著微笑,是一個非常純真、可愛的小男孩。有一次,證嚴上人問他:「手還痛不痛?」他總是微笑說:「不痛,要痛就讓它痛!」十分灑脫。 這個孩子患的是惡性腫瘤,必須截肢。在上人的鼓勵下,他發願截肢之後,要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他很有勇氣地說:「對!假如好起來的話,我要當委員,還要當志工。」截肢之後,常常看到他面帶微笑,很勇敢地穿梭在每個病房裡。那段時間,他啟發了不少人,有的青少年不愛惜自己,騎車發生車禍,受了傷需要做復健,復健時非常辛苦,他就去為他們加油鼓勵。


  後來小男孩出院回家了,不過,仍須定期到附近的臺中榮總複診做化療,每一次做化療都是他自己去看醫師、接受治療,他的爸爸身體不好,阿嬤年老了,沒有人能陪他。 雖然,他的病況起起伏伏,卻從沒有看過他躺著不起來,而是到處跑、很勇敢地面對人群,這就是他的堅強與毅力。 人生的成長,不一定要在優渥的環境;有時候,愈是艱難的環境,愈可以鍛鍊出有毅力、耐力的美好人生。
 
-TOP



 





 
Copyrightc 1999~2009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下文化 / 小天下 / 遠見雜誌 / 30雜誌 /《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rs@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