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8公分、
60餘幅達文西精采畫作
硬殼精裝、全彩印刷



定價:450
網站特惠價:383(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




 

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憂傷的微笑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張畫,像「蒙娜麗莎的微笑」,擁有如此廣泛的知名度。

  她不再是一張畫,她是一個符號。

  每一個人從幼年開始,在電視上、月曆牌上、餅乾或糖果盒上,T恤上、滑鼠墊板上,在拼圖玩具上,或撲克牌上,「蒙娜麗莎的微笑」,無所不在,普遍在世界每一個角落,每一個階層。

  一個符號如此被大量複製,不斷重複出現,我們對她的「美」其實已經麻木無感。
懸掛在羅浮宮的那唯一一張「原作」其實是非常寂寞的。

  很少有人花心思去分別那唯一的一張「原作」和遍布世界千千萬萬的複製品,之間究竟有什麼差別?

  從全世界湧進羅浮宮的遊客,每日數以萬計,絕大部分是為「蒙娜麗莎」而來的。

  「蒙娜麗莎」變成一種「名牌」,「名牌」以訛傳訛,大家爭相搶購,最後往往掩蓋了「名牌」真正存在的核心價值。

  羅浮宮的遊客們,以小跑步的速度,衝到「蒙娜麗莎」面前,匆匆看一眼,表示「我終於看到了」。

  「名牌」的擁有也許只是一種慾望的滿足。

  「蒙娜麗莎」也變成一種慾望。

  在嚴密的警衛、電眼、防彈玻璃層層嚴密的保護下,「蒙娜麗莎的微笑」有一點慘傷,有一點荒涼,有一點無奈。

  遊客們始終看不清楚她的微笑,防彈玻璃上都是遊客張望的影子,遊客們看到的也常常只是遊客的後腦杓。

  「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最寂寞的一張畫。
達文西使她以不變應萬變地端莊坐著,使她無可奈何地笑著,好像達文西早已預料「她」的存在如此荒謬,而世人對「她」的美,也始終似懂非懂。

  生命不就是一種荒謬嗎?我們對生命不一直也是似懂非懂嗎?
  
  蒙娜麗莎,義大利的名字應該是「吉奧孔達夫人」。當時翡冷翠的貴族吉奧孔達(Gioconda)委託達文西,為他第三任妻子畫一張肖像畫。

  達文西接受了委託,大概在一五○三年開始工作。

  原來只是一件單純的人物肖像畫,達文西畫著畫著,似乎開始思索「人」的問題,面前的這個女人,美麗嗎?美麗可以存在多久?她喜悅嗎?因為喜悅,所以微笑。而微笑可不可能傳達憂傷?

  肖像畫應該只是一個特定人物的畫像,然而,達文西關心的是「人」,是「人」共同的生命現象。

  這張畫大概從一五○五年畫到一五○七年,逐漸脫離了「吉奧孔達夫人」,從肖像畫轉變為一件充滿「謎語」、充滿隱喻和象徵的作品。

  一五一四年,六十二歲的達文西受教皇利奧十世邀請到羅馬,他身邊帶著這張畫。
原來受委託的肖像畫,卻沒有交件。

  當時達文西中風,右半邊癱瘓,行動不便,他改用左手練習畫畫,繼續修改這件作品。

  一五一六年,六十四歲的達文西為自己畫了一張自畫像。

  頭髮都禿了,長長的鬍鬚,眼袋下垂,眼角都是皺紋,他在鏡子裡看著自己,一張衰老的男人的臉,曾經年輕過,曾經俊美過,曾經像「吉奧孔達夫人」一樣受著寵愛……。

  他同時畫著兩張畫,一張「吉奧孔達夫人」,一張「自畫像」。

  他或許在問自己,「吉奧孔達夫人」有可能就是我嗎?

  許多學者發現「蒙娜麗莎」謎語一般的笑容下隱藏著達文西的自畫像。

  他開了世人一個玩笑。

 

本文未完…..摘自第三部 破解(Cracking)十六 蒙娜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