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初次見面的四分鐘之內,我們就會對人產生第一印象。
如果一開始你給人的印象是「這傢伙是壞人」、「可能是個辦事不牢的業務員」,那麼接下來你的言行、舉止,都會被人以這副有色眼鏡看待。無論你說什麼,都會被解讀成負面意思。
難道真的是四分鐘定勝負嗎?或是在更短的時間內,個人形象就會在他人內心形成呢?那些都不是重點,我並不打算在這裡討論心理學實驗資料的合理性。
與其事後再來改變別人對我們的既定印象,如果能夠在一開始就努力塑造好印象,事情將會簡單一點。
以下,我將針對如何塑造商場上的第一印象,提供幾個技巧並且進行討論。
※讓好印象迅速進入顧客潛意識,建立信賴關係很多人都認為溝通技巧高明與否取決於說話術。
不過,根據某個實驗得知,通常在說話之前,第一印象就已經產生。第一印象會根據對方說話時的模樣、舉止等,而逐漸形成。
也就是說,就算你想透過語言來建立好印象,其實已經太遲了。
在語言之前,讓好印象迅速進入顧客內心的技巧,我稱為「信賴關係」(Rapport;精神感應)。
首先,我想從這類話題開始談起。
人類的身體有受意識控制的肌肉,以及不受意識控制的肌肉。前者稱為隨意肌,後者稱為不隨意肌。
例如,讓手臂活動的肌肉就是隨意肌,我們可以靠自己的意識控制手臂動作,心臟的跳動無法靠意識控制,所以控制心臟的肌肉就是不隨意肌。
先別管以上的說明在生理學上是否正確。重要的是,我們身上的肌肉,有的得靠意識運作,有的則無法如此隨心所欲。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
如果想讓對方的潛意識留下什麼印象的話,其實不隨意肌的影響比較大。
我們會形容某人「眼睛沒有笑意」。無論我們如何運用臉部肌肉擠出笑容,如果不是打從心底笑出來的話,不隨意肌就是不會動。因此,從別人的眼中看起來,只是一張皮笑肉不笑的臉。
或許,彼此的潛意識會互相探索那些意識無法驅使的不隨意肌所做出的細微動作。
因此,如果想給對方的潛意識一個好印象,有意識地做出表情與行動還不夠,因為那樣會給人「那個人的眼裡沒有笑意」的印象。
如果想留給客戶好印象,必須讓不隨意肌也跟著一起笑。
但是,要如何控制無法靠意識運作的不隨意肌呢?這就是問題了。
請想想心臟。心臟的跳動是由不隨意肌控制。那麼,若想靠意識改變心臟跳動的頻率該怎麼做呢?
雖然我們無法控制心臟的肌肉,不過,光是想到恐怖的經驗,我們的心臟就會噗通噗通地跳著。或者,想到令人心儀的異性,效果或許會更好。
相反的,光是想像悠閒的田園風光,心臟的激烈跳動也會跟著緩和下來。
總之,你可以透過內心的想法來操控不隨意肌。
具體來說,與客戶的第一眼接觸很重要。當你等待客戶時,請懷抱著「等待最愛的人」的感覺來等待對方。無論內心想的對象是情人也好,孩子也罷。請以無條件愛某人的心,想著這位客戶。
當你與客戶對看的那一瞬間、交換名片時,也請把對方想成「心愛的某人」。
光是這樣,你表情肌肉中的不隨意肌就會呈現真正的笑容。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