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定價:320元  網站特惠價:272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寬恕之道:讓自己自由
 

釋懷與往前走
寬恕是唯有受傷過的人,才能顯現出來的愛。因為如此,給予愛的人才能從憎恨的束縛中解脫,不受恨意污染他/她對世界的觀感。缺少了寬恕,報復的念頭會籠罩整個生活,而誰能在這樣的陰影下長久生活?

釋懷能帶給人巨大的力量和喜悅。根據加州洪堡州立大學(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家歐利納(Samuel Oliner)的研究顯示,政治人物和宗教領袖對於全球各國和各團體所遭受的傷害所發表的公開道歉,至少有一百項以上,內容包括種族歧視、奴隸制度、種族屠殺和集中營等。阿拉巴馬州州長華勒斯(George Wallace)為自己在一九八二年競選連任時曾表現出的種族歧視行為道歉,結果得到當地非裔美國人的接受和大量選票。二○○三年夏天,歐利納訪問了肯塔基州三個因為曾施行奴隸制度而對非裔美國人道歉,並成立獎學金資助少數族群的宗教社團。在十九世紀初的美國,奴隸開墾了土地、建造了教堂,當時的修女進入修道院時,甚至會帶著奴隸當作自己奉獻給上帝的東西。其中第一項公開道歉在二○○一年於肯塔基州的巴德鎮(Bardstown)舉行,約有四百人出席。歐利納告訴我:「他們為道歉的力量感到欣喜,相信他們的祖先,不論黑人或白人,都會在天國『落下歡喜的淚水。』」

歐利納說:「在希伯來文的聖經中,寬恕這個字是『shuv』,意思是轉變或回頭,這也暗示每一個人都有從壞變好的力量。」本章稍後會提及歐利納的人生故事,也是寬恕的絕佳典範:他在年僅七歲時,目睹全家人在猶太大屠殺中喪生。

但是所有人都很清楚,原諒也是很困難的一種愛。當我們受到傷害──有時候是如此深刻的傷害──經常會覺得自己幾乎不可能放掉憤慨、怒氣,和哀傷。報仇的想法如此誘人;我們幾乎會渴望消滅那些對不起自己的人。家人氏族、和國家之間因宿怨而起的爭端更是屢見不鮮。這種天生傾向十分誘人,但到頭來只會讓我們無止境地再一次體驗最初的傷害。

在過去十年來,科學界和一般大眾對寬恕的興趣,可說有爆炸性的成長,而現在也已經有初步的證據顯示,寬恕的力量可能提升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在一九八五年之前,經由同儕審閱發表的關於寬恕的學術論文只有寥寥數篇。但現在數量已經增長到超過一千四百篇。研究寬恕的心理學家現在已大致描繪出寬恕的心理歷程、可能帶來的益處,以及如何有效的幫助他人學習寬恕。以下的重點摘錄自無限大愛研究中心贊助的,以及其他單位從事的關於寬恕的研究:

寬恕他人比被寬恕,更能增進健康。
根據密西根大學「老人學研究中心」研究教授柯勞斯於二○○三年發表的研究顯示,無條件的原諒他人,遠比透過報復和道歉而被原諒,更有利於身心健康。

寬恕減輕憂鬱──即使是在飽受戰爭蹂躪的地區。恩萊特一直在許多暴力地區的學校,如愛爾蘭首都貝爾發斯特、以色列耶路撒冷,還有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極度貧困區,教導何謂寬恕。他引導人寬恕的一個有力方法是強調所有人類與生俱來的價值。例如他會與學生分享著名童謠作者蘇斯博士(Dr. Seuss)的童書,《荷頓奇遇計》(Horton Hears A Who),其中有一句話是:「人就是人,不論多麼微不足道。」恩萊特說:「我們去貝爾發斯特,是因為他們經歷了八百年的不斷衝突,然後我們到了最窮困的社區。其中有一間學校,全校二百一十二個學生中,有一百個因為焦慮和憂鬱症而接受治療。這些有臨床憂鬱症的孩子在學會寬恕後,變得不再憂鬱。」

寬恕會提振心情,降低怒氣。根據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一項研究顯示,憤怒程度高於平均的青少年,在接受十二週的寬恕學習計畫後,出現很大的進展。他們憤怒的人格特質和心情狀態都減少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九個月後的追蹤研究顯示這些改變仍持續下去。另一項在韓國的研究則發現,曾受到同儕欺壓,後來轉而欺壓其他同儕的青少女在接受十二週的寬恕學習計畫後,也獲得相似的療癒效果。在寬恕這個人格特質項目得分很高的人,也比較不容易憂鬱、焦慮和對人有敵意。受到創傷後症候群困擾的戰爭退伍軍人,如果能夠寬恕自己和他人,則憂鬱程度通常較低、相關症狀也比較少。人處於比平常更願意寬恕的狀態時,通常會說自己對人生比較滿意,比較沒有疾病的症狀,心情也比較好。

寬恕降低壓力荷爾蒙。由俄羅斯莫斯科「人種學與人類學研究中心」(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的布托斯凱亞(Marina Butovskaya)和同事,在二○○五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七到十一歲的男孩子身上,化解爭執與和解可以降低壓力荷爾蒙。恩萊特的另一項研究也發現,有心臟病的退伍軍人學習寬恕,可以增進心臟裡血液的流量。

寬恕可以持續親近的人際關係。新近的研究顯示,親密伴侶曾經互相原諒的程度,與他們對關係的滿意度和投入程度有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