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還是轉捩點?面對鴻溝熱情的源頭來自心靈我長大以後,要當……


我長大以後,要當……

如果我們不能跨越隔開我們和我們自己的深淵,
即使能航向月球,又能得到什麼東西?
這是最重要的發現之旅,
沒有它,其他的一切不僅沒有用處,且會帶來災難。
--美國作家 多瑪斯.牟敦(Thomas Merton)

    「長大以後,你想當什麼?」你是否記得,小時候,大人這麼問我們?我們想像自己未來的模樣,選擇某個職業:救火員、搖滾歌星、醫生、籃球明星、動物園管理員、藝術家。在進入成年期的人生旅途中,我們幾次選擇理想職業,讓夢想來適應現實。隨著新的才華與興趣,我們修正最初的理想,拓廣自己能接受的範圍,逐漸面對成人生活的現實要求。那個在九歲的時候說過,長大後想當警察的男孩,長到十六歲時,想當的是人類學家,等到二十一歲,目標則是取得國際商學的大學學位。那個女孩七歲時很確定,長大後要當歌星,到了十五歲卻想當模特兒,等到二十歲,則想趕快結婚生子。

    在青春期與青年期,沒有人懷疑這種重新選擇的過程。事實上,社會鼓勵我們考慮各種職業。但是到了某個年紀,一切就不同了。此時我們應該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或許它是二十一歲。要是上了大學,或許它是畢業的時候。或許我們覺得社會允許我們進行各種「實驗」,隨意嘗試自己想做的事,直到二十五歲為止。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該「安頓」下來。

    無論是幾歲,時候一旦到了,就該認真看待未來。社會期待我們選擇一種生活方式,選擇一個人去愛,選擇一種職業,在往後的人生歲月中,堅持這些選擇。要是表現得穩定、可靠、得到確定的地位,我們就會得到他人的讚賞。&社會期待我們不要再改變,不要再做選擇&。

    由於這個緣故,許多人努力找到「正確」的角色,加以認定與實踐,對此我們也不會感到驚訝。美國人常見的心態,就是追求政治的正確性與社會的正確性,必須知道哪些人事物正當紅,哪些則過了氣,哪些作為社會可以接受,哪些則是不能觸碰的禁忌。&社會教導我們去適應融入,而非了解真實的自己&。特立獨行、不融入社會的人,往往必須受苦,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未能達到社會的標準,因而不被接受。

    我們都有過以下的經驗。當我們回顧青春期與二十出頭的時光,我們對自己說:

    「我無法相信,我竟會:抱著這種想法,做出這種行為,關心這種事,愛著這個人,為了這個生氣,穿上這種衣服,覺得這麼做很酷,不明白這個事實,吃下這種東西,說過這些話。」

    我們覺得過去的某些作為十分可笑,某些則令人讚賞。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感到輕鬆,因為我們已經超越了過去。「當時我很年輕。」我們安慰自己,用年輕來解釋那些愚蠢的抉擇與行為。我們滿意的笑了,因為如今我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一切的不確定與年輕時代的實驗已宣告結束。我們長大了。

    這個模式有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成效不彰。原因很簡單:我們是人,是不穩定、不時改變的生物。我們會變,會不斷成長,即使我們有時會抗拒改變,一路拳打腳踢,大喊大叫,最後仍會走向新的覺醒。

期待自己永遠是同一個人,
同樣的夢想與價值觀維持幾十年,
是不切實際的。
期待自己不會改變,
是不切實際的

    或許在幾個世紀之前,世上的一切進行得比較緩慢,人們在一生中多不會做出劇烈的改變。社會期待一個人在二十歲做出的決定,過了三、四十年仍然不變,這種看法在當時是合理的期待。

    在二十一世紀初期,生命的每一刻加快運轉,以狂亂、令人屏息的步調運作,我們的人生旅程也隨著加快腳步。我們彷彿把好幾世代的生活、愛情與學習集中在這一世。活得越多,學得越多,改變也越多。


(摘自本書第六章)

Copyright© 1999~2024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下文化/小天下/遠見雜誌/30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