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美、英等國甫出版,立即贏得壓倒性的媒體好評
◎亞馬遜網路書店暢銷總榜前150名

2008年,金融海嘯襲捲全球
雷曼兄弟直接宣告破產、上百家銀行面臨巨大危機
但,物理學家西蒙斯帶領的大獎章基金
卻以80%的獲利在這場風暴中全身而退!

  定價:450
網站特惠價:383(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如果有人問你:誰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投資大師?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都會回答:「華倫.巴菲特」。但是本書作者魏瑟羅告訴我們,不是巴菲特,也不是索羅斯、或葛羅斯,而是一個你我可能都沒聽過的傢伙,他叫西蒙斯(Jim Simons),這位數學家創辦了「大獎章基金」,十年之內成長將近25倍,每年平均報酬率40%,而且就在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的2008年,仍然淨賺80%。

  金融海嘯過後,許多媒體報導都把矛頭指向具有數理背景的華爾街人士,認為他們利用複雜的數理模型,試圖找出無限獲利的捷徑,最終就跟希臘神話的伊卡魯斯一樣,飛得太高太遠,翅膀上的蠟被太陽融化,因而墜海身亡。
可是實情真的是這樣嗎?

  本書作者經過三年研究和寫作,終於完成這本《華爾街的物理學》。這是一部淺顯易懂的金融故事、物理數學、經濟學讀物,引領讀者從巴黎證券交易所到拉斯維加斯賭場、從二戰時期的政府實驗室、到美國西岸的雅痞社群,一窺「寬客」(計量分析師或金融工程師)誕生的過程,以及數理模型如何發展成為現代金融市場的骨幹……藉此指出未來金融市場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們該如何運用不同的思維模式,看待經濟決策。

魏瑟羅 James Owen Weatherall

  物理學家、數學家與哲學家。
  哈佛大學物理碩士、費爾利迪金森大學(FDU)創意寫作碩士,2009年獲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IT)物理暨數學博士學位,2012年獲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哲學博士學位。

  目前在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擔任邏輯學與科學哲學的助理教授,並擔任行為科學數理研究院的研究員,曾經擔任《科學哲學》期刊主編。文章常見於《石板》(Slate)、《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大眾科學》(Popular Science)、《男人幫》(Men’s Journal)等雜誌。

前言/為什麼物理學家成為華爾街的要角?

  這就是本書發想的起點。身為物理學家,我認為找出第一批想到利用物理學分析金融市場的人,會是個不錯的起點。我希望藉此探究最初認為物理跟金融有關的原因是什麼,同時釐清為什麼這個想法站得住腳,使得物理學家成為華爾街的要角。

  我探索的旅程包括二十世紀初的巴黎、二戰期間政府的研究機構、拉斯維加斯的賭桌,以及太平洋沿岸的雅痞社區,結果發現:現代金融市場理論(或者廣義的稱之為經濟學)與物理學掛勾程度之深,超乎想像。

  這本書的主角是金融界裡的物理學家,談論他們的故事免不了牽涉到近幾年的金融危機,不過危機本身並不是本書的探討主題。這並不是一本研究金融海嘯的作品——相關的著作已經汗牛充棟了,其中不乏專門描寫寬客在金融危機中的角色、以及他們之後如何因應金融危機的書籍。

  這本書想要採取更寬闊的視野探討寬客誕生的過程,並試圖了解「複雜的數理模型」如何成為現代金融市場的骨幹,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指出未來金融市場發展的方向,說明為什麼我們應該借用物理學相關領域的新觀點,去解決世界各國不斷遭遇到的經濟問題。這本書將告訴我們:以後要如何用不同的思維模式,看待經濟政策。

(摘自本書前言,完整內容請見《華爾街的物理學》

專業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伯達(財經作家,《預見未來》作者)
沈中華(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綠角(綠角財經筆記版主)               
鍾經樊(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學系講座教授)

國外好評

魏瑟羅筆下,用科學知識賺錢的有趣故事,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龐士東(William Poundstone),《天才數學家的祕密賭局》作者
 
這本書將讓你重新檢視自己過去對金融市場自以為是的觀點。
-莫瑞爾(Bill Maurer),加州大學爾灣分校IMTFI中心主任
 
一本令人注目的著作,舉證詳實,捍衛數理模型在金融市場的地位。
-布朗(Michael Brown),微軟前財務長,那斯達克前主席
 
魏瑟羅預先看見「金融業將來該如何更正確的制定操盤策略」的劃時代大轉型,
向我們說明這個轉型是怎麼開始的,對於現代金融又具有什麼意義。
-蓋里森(Peter Galison),哈佛教授,《愛因斯坦的時鐘,龐卡赫的地圖》作者
 
如果你認為金融創新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這本會是讓你想要深入一探究竟的書。
-施莫林(Lee Smolin),《物理學的困惑》作者
 
文字優雅、思路清晰、簡單易懂,少見的遼闊視野。
-史蒂格勒(Stephen M. Stigler),芝加哥大學統計學教授
 
為我們揭開金融圈物理學的神祕面紗,帶領我們進入一趟充滿閱讀樂趣的旅程。
-哈渥森(Hans Halvorson),普林斯頓大學哲學系教授
 

不是黑天鵝,而是龍王

  索耐特(Didier Sornette, 1957-)拿起手上的資料再看一次,揉了揉額頭細細思量。這個趨勢應該錯不了,有事情快要發生了,而且是很嚴重的事情。雖然預測未來從來都是困難至極的任務,索耐特還是很確定這一點。他挺了挺身靠在椅背上,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辦公室望向窗外;這項重大發現的後續效應會非常可觀,那麼該問的是,接下來該怎麼處理呢?應該向社會大眾示警嗎?有人會相信他嗎?而且,就算有好了,那又能怎麼樣呢?

  直到1997年即將入秋的晚夏時分為止,索耐特已花了好幾年時間研究這項理論,只是該如何把相關成果運用到現實世界,還是最近才開始有的進展。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他已經花很多時間用歷史資料加以驗證,只要有重大事件快要發生的時候,他都能觀察到相同特徵的模式,無一例外。這個模式看起來就像海浪,而且起伏的速率愈來愈快,每個浪頭也愈來愈接近,彷彿急著想要擠成一團一樣。索耐特發現其中的關鍵是,不論就理論分析或實例驗證而言,這個模式已經可以做出預測,預告前方不遠處就會碰上臨界點。這種模式散布在各種領域:在地震發生之前、在雪崩來臨之前、在某種物質爆開之前。更重要的是,這一次不太一樣,因為索耐特是在事前就清楚掌握到這個模式。

  「認為預測是可能的」(這種想法不用負擔什麼風險)和「真正做出預測」,畢竟是兩碼子事。不過這一次,索耐特很有信心認為自己的預測是對的。

  索耐特馬上撥了電話給一位同事勒端(Olivier Ledoit)。勒端是剛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研究院的年輕教授。索耐特告訴勒端自己的發現,用資料向他證明臨界點就在前方不遠處,而且恐怕是天翻地覆式的大變動!

  雖然索耐特是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教授,不過他這麼說,只是在形容事情的嚴重性,不是指地殼真的會大變動。索耐特指的是很有可能一口氣毀掉整個全球金融市場的重大事件。索耐特甚至可以大膽預言臨界點會發生在什麼時候——根據他的估算,大概不出10月底,剩下不到幾個月的時間了。

more(點擊展開)

索耐特預測泡沫與反泡沫

  自從1997年10月發出第一次市場崩盤的預警後,索耐特維持一貫準確的崩盤預告。2008年9月金融海嘯發生前,他也一樣觀察到對數週期模式,做出準確的時間預測。索耐特宣稱,就連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隨著俄羅斯盧布重挫而破產,也都有跡可尋:雖然大多數人並沒有料到1998年夏天,俄羅斯公債違約風波會引發嚴重的市場震盪,但是在崩盤前,其實已經可看到羊群效應所導致的對數週期模式,這就表示當年不論盧布是否重挫,都不會影響之後崩盤的結果。因為氣球裡面已經充滿氣了,俄羅斯公債違約只不過是一根大頭針而已。

  索耐特陸陸續續預測到好幾次金融市場的崩潰,另一個著名的例子是2000年發生的網路泡沫。1990年代末期,高科技公司的股價不斷飆漲,光是從1998年到1999年之間,標準普爾500指數中的科技成分類股就上漲了四倍,同時期的整體指數也不過上揚50%而已;針對高科技公司所設的那斯達克指數,從1998年到2000年初也漲了三倍,引發諸多分析師暢談所謂的「新經濟將由電腦公司和倚賴網際網路從事策略布局的企業主導」。對這些高科技公司而言,以往所有的財務準則都不適用,譬如說,公司本身賺不賺錢並不重要,就算呈現虧損狀態也無所謂,因為大家相信高科技公司未來前景可期,也就是所謂「本夢比」很低,所以這種公司的股票還是相當值錢。

  索耐特用來預測市場泡沫跟崩盤的方法,也可以反轉過來預測他所稱反泡沫(anti-bubble)的現象,指出股價遭到人為刻意壓抑的情況。舉例而言,1999年1月25日索耐特在一篇線上物理學論壇的文章中提到,根據自己從市場數據觀察到的對數週期現象分析,當時的日經股價指數正處於反泡沫的格局,同時還大膽預言接下來的發展:日經股價指數到年底的漲幅上看50%。

  由於日本金融市場十四年來一直欲振乏力,1999年1月5日更是跌到谷底,使得索耐特這則預言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當時所有指標都顯示日本股市將持續在低檔盤桓,大多數經濟學家亦如是說,包括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Paul Krugman)。克魯曼在1月20日的文章中,批評日本經濟幾乎已經藥石罔效,最根本的原因出在欠缺足夠的需求,來帶動復甦。

  最後,時間證明索耐特才是對的。1999年底,日經股價指數已經脫離年初的谷底,上漲幅度不多不少,正是索耐特所預測的50%。

你可以聽見龍王逐漸逼近的聲音

  曼德布洛特的研究成果,讓經濟學家相信金融市場帶有狂野的隨機性,因此會呈現巴楔利耶、奧斯本無法想像的走勢。雖然曼德布洛特理論中的細節未必正確,但卻不影響他指稱金融市場受尾端肥大分布曲線影響的正確性。

  金融市場會受極端事件影響並不是新鮮事,極端事件不但不是例外現象,反而是正常的。更麻煩的是,極端事件隨時都有可能發生,與一般正常狀況無異。所謂市場難得的大規模崩盤,說穿了,也就是常見的小規模崩盤一直無法止血的結果。

  如果曼德布洛特這套理論說得通,我們應該會認為預測股災是不可能的任務。自我組織是臨界現象相關理論的重點之一,通常也的確會隨尾端肥大分布曲線而現身,使得預測金融市場極端事件變得困難重重。在1987年提出自我組織一詞的三位物理學家巴克(Per Bak, 1948-2002)、湯超(目前為北京大學定量生物學中心講席教授)、韋森菲爾德(Kurt Wiesenfeld)認為:這個研究成果可以證明,就算極端事件確實存在,基本上也很難跟其他一般事件做出區別。換句話說,他們認為預測金融市場的極端事件,只會徒勞無功浪費精神而已。

  這個想法符合對沖基金經理人塔雷伯反對用數理模型詮釋金融市場的核心觀點,塔雷伯在所著《黑天鵝效應》一書中,用黑天鵝象徵極端事件,他說極端事件遠非標準的常態分布曲線所能描述,沒道理拿常態分布曲線來模擬比較。極端事件在本質上無法預測,而且只要一發生極端事件,就會改變所有的遊戲規則。

  塔雷伯的說法沿襲曼德布洛特的論點,認為極端事件會帶來最天翻地覆的結果,而且出現頻率比任何一種理論模型的估算都還要高。所以當我們處於一個狂野的隨機性系統時,採信任何一種數理模型都是不智之舉,因為這些數理模型早就排除了金融市場最重要的一種現象:災難性崩盤。

  索耐特近來也用一個專有名詞說明極端事件:不叫黑天鵝,而叫龍王(dragon king)。

  還記得巴瑞圖法則嗎?巴瑞圖指出,在任何國家內,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都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上,這就是俗稱的80-20法則。巴瑞圖分布也是曼德布洛特所觀察到的一種尾端肥大的分布曲線。而索耐特稱呼極端事件為龍王,這個「王」字,意義就源自巴瑞圖法則:在一個君主國家中,唯有國王的所得不符合巴瑞圖的80-20法則!國王擁有的財富,遠遠超出一般的分配比率,甚至超出尾端肥大分布曲線的標準;就連財富僅次於國王的超級富豪,也無法逸出80-20法則的規範,只有國王才能真正超脫凡規。

  至於「龍」,是在任何正常生物圖鑑都找不到的物種,代表極端事件無與倫比的特質。無論是基於什麼原因,停不下來的小規模地震會導致較大規模的地震,雖然索耐特的理論無法預測這種等級的地震,但是當連串較大規模的地震導致龍王級、毀天滅地式的大地震時,就是索耐特能夠預測臨界事件來臨的時候了。這就跟材料破裂一樣,需要同時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等各種條件配合,才能準確預言。

  巴黎的城市規模就是說明何謂龍王等級的一個好例子。法國的城市規模基本上都符合齊夫定律的比率,較大的城市往往比次一級城市大上許多,而且大小數量也很符合尾端肥大分布曲線。不過要是你依照齊夫定律的做法,把法國所有城市依照人口多寡排列之後,就會看到巴黎的規模實在大到不像話,遠遠超出齊夫定律的規範。

  塔雷伯認為在發生黑天鵝效應的時候,進出金融市場會面對難以想像的後果。龍王對金融市場的衝擊也不遑多讓,超脫凡規的龍王不受任何拘束,但是龍王跟黑天鵝有一點不一樣:你可以聽見龍王逐漸逼近的聲音。

  索耐特並不認為所有黑天鵝都是龍王偽裝的,也不認為所有市場崩盤都是可以預測的,不過他認為很多看似黑天鵝神出鬼沒的現象,其實都可以在事前找到跡象,而且大多數會以對數週期的模式呈現。這些跡象只會在正回饋與放大過程相輔相成的時候出現,如果再配上自我組織的結構,就會產生爆炸性的後果,難以善了。

(摘自本書第七章,完整內容請見《華爾街的物理學》

《華爾街的物理學》?

(PPT檔下載)

 

 
漫步華爾街

投資新手必讀書單 穩健致富的福音書
墨基爾憑藉其華爾街
專業投資人、經濟學者、個人投資者三重身分
所累積的豐富經驗,引領讀者漫步迷人的投資世界
打破唯有專家才能勝過大盤的迷思

定價:460元  網站特惠價:391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大數據

每十年,總是有極少數的書,能改變你看待一切的方式
Big Data 時代來臨
誰能在龐雜的訊息中掌握關鍵
誰就能取得解決問題的先機

定價:360元  網站特惠價:306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