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遙想音樂的古典年代,經典名曲的深邃與悠揚,彷彿穿透紙頁而來……

楊照介紹了自己喜愛的五○首經典曲目,包括晶瑩清響的鋼琴獨奏曲、深沉雋永的大提琴曲、層次豐盈的小提琴協奏曲、浪漫精采的鋼琴協奏曲,以及氣勢澎湃的交響曲。他透過長年累積的音樂深度,書寫樂曲創作故事、時代背景和樂段精華,讓人得以感受樂聲下的豐富與感動,享受一方悠揚時光。

 

華麗的感傷
拉赫曼尼諾夫g 小調大提琴奏鳴曲 Op. 19 Rachmaninoff: Sonata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Op. 19

 

鋼琴代替了整個樂團,不斷製造出不同音高、音色、和聲效果,渾厚地將大提琴琴聲托襯出來,讓大提琴可以盡情歌唱,卻沒有一時一刻顯得單薄。

英國大提琴家特提斯有一次在音樂會中排出了拉赫曼尼諾夫的大提琴奏鳴曲,他自信地演奏完了,回到後台,得到消息:「拉赫曼尼諾夫就在觀眾席裡!」特提斯嚇得幾乎魂都要飛掉了。因為他拉的大提琴奏鳴曲,只選了第二和第三兩個樂章,省掉比較長的第一和第四樂章,而且他還把本來的行板第三樂章挪到前面演奏,後面才接本來的第二樂章詼諧曲。

懷著忐忑心情,特提斯趕緊到作曲家面前道歉,這樣打亂人家的作品。沒想到拉赫曼尼諾夫沒生氣也沒擺臉色,反而溫文愉悅地說:「我很同意你的安排,最前、最後那兩個樂章寫得不好,我自己也從不演奏。」

拉赫曼尼諾夫當然不演奏那兩個樂章,他根本不拉大提琴啊! 而且他句子前面講的,也是胡說八道。聽過這首奏鳴曲的人,怎麼可能認為第一和第四樂章寫得不好呢?

會有這番對話,並不是因為拉赫曼尼諾夫客氣有禮貌,而是因為這首大提琴奏鳴曲是拉赫曼尼諾夫少有的非鋼琴作品。這首曲子也是拉赫曼尼諾夫很沒有自信、很沒有把握的猶豫之作。拉赫曼尼諾夫和蕭邦再像不過,兩個人自身都是優秀的鋼琴家,都對鋼琴這個樂器有著狂熱的喜好,都寫過經典的練習曲,大幅提升鋼琴演奏的可能性,一生絕大部分的作品都環繞著鋼琴打轉。當然,拉赫曼尼諾夫的配器交響寫作,比蕭邦強多了。不過他也同樣對於鋼琴以外的其他樂器,沒太大興趣,更缺乏熱情。沒寫過小提琴、大提琴協奏曲,也只寫過為數極少的室內樂作品。

拉赫曼尼諾夫這首經典大提琴奏鳴曲,也和蕭邦的大提琴奏鳴曲一樣,是在缺乏自信的情況下寫出來的。拉赫曼尼諾夫本來就不是個很有安全感的人。一八九七年,他的第一號交響曲公開首演,結果一塌糊塗。其實主要是樂團演出的品質太差,不見得是樂曲本身的問題。然而拉赫曼尼諾夫就被這樣打擊得完全癱瘓了,甚至失去了繼續作曲的能力。

靠著一位傑出的精神科醫生,達爾大夫的協助,拉赫曼尼諾夫藉催眠療法,才慢慢重拾起心靈力量,慢慢找回作曲的自信。他的下一部作品,就是光輝燦爛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一舉征服了俄國樂迷,進而征服了全世界樂迷。一百年後,都還能成為日劇「交響情人夢」中最讓人難忘的主題曲目。

喜歡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的人,都應該同時聽聽這首大提琴奏鳴曲。這首曲子有些部分可能是和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同時撰寫的,也排在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之後緊接發表。在復原的過程中,除了回到自己最熟悉的鋼琴曲上,為什麼拉赫曼尼諾夫要同時寫一首大提琴曲? 因為他有一位好朋友布蘭都可夫是優秀的大提琴家,更重要的—挽救了他音樂生命的大恩人,達爾大夫,是業餘的大提琴愛好者。

換句話說,這首大提琴奏鳴曲最深切表達了拉赫曼尼諾夫對達爾大夫的感激,也最深切記錄了他自己看待這場「重生之旅」的觀點。和第二號、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一樣,這首曲子有極其華麗感人的旋律,還有小調音樂難得展現的寬廣尺度。

雖然在表面形式上,這是一首奏鳴曲,第一、第四兩個大樂章也都還保留了古典的奏鳴曲形式,不過顯然這個時期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思考,沉浸在協奏曲邏輯中,所以他給予了背景鋼琴極其繁複的多聲部任務。鋼琴並不是真的在和大提琴對唱呼應,鋼琴代替了整個樂團,不斷製造出不同音高、音色、和聲效果,渾厚地將大提琴琴聲托襯出來,讓大提琴可以盡情歌唱,卻沒有一時一刻顯得單薄。

這首曲子,大概是所有大提琴奏鳴曲中,最依賴鋼琴協奏的一首。大提琴單獨練習時產生的音樂印象,和加上鋼琴之後的效果,渾然判若兩曲。因而也就突出了這首曲子和蕭邦大提琴奏鳴曲相似的地方—都用g小調寫成,都對鋼琴家構成巨大的技巧與音樂性挑戰。

俄羅斯出身的大提琴家麥斯基練習這首曲子將近三十年,卻到了二○○六年才發行錄音,理由是什麼? 他一直在等待一位對的鋼琴家出現,可以彈出他想要的合作聲音啊!

定價:320元  網站特惠價:272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試聽

感謝金革唱片提供背景音樂 
拉赫曼尼諾夫:大提琴與鋼琴作品集
Cello Sonata in G Minor op.19 I. Lento - Allegro moderato - Allegro molto

Copyright© 1999~2011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天下文化/小天下/遠見雜誌/30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 9:00∼17:00 服務信箱:service@cwgv.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