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把孩子教育成「可以自食其力的大人」
長男創希與次男廣樹暢談-「父親大前研一與他的教養之道」
 
長男創希與次男廣樹暢談 「父親大前研一與他的教養之道」
◎ 採訪 山口雅之

曾經在半夜,突然被父親叫醒還被修理

Q:對小時候的您而言,大前研一先生是一位什麼樣的父親?

創希:簡單地說,就是會讓我感到害怕的人。爸爸的書房就在我房間隔壁,經常聽見他在夜深人靜時講電話,還不時傳來怒罵的聲音。雖然與我無關,但是光聽聲音就會害怕到發抖,真的很有震撼力。

  記得剛懂事時,爸爸已經完成好幾本著作,其實當時曾認為「或許我父親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只不過對於還是小孩的我而言,根本搞不清楚「顧問」的工作內容是什麼(笑)。所以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他生氣起來是很可怕的人」吧!

Q:記憶中,父親曾經罵過您嗎?

創希:當然有。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深夜返家的父親把正在睡覺的我叫醒,還突然修理我。

Q:怎麼會!是為了什麼原因打您呢?

創希:因為我跟媽媽吵架,還害媽媽傷心地哭了。當時我很不懂事,跟媽媽吵架,還以她是外國人為由攻擊她。自己的國籍身分成為被攻擊的理由,媽媽一時之間也無話可說。現在回想起來,爸爸因此而暴怒,也是情有可原。更何況用這種任性自私的理由傷害別人,向來就是爸爸最看不慣的事情。

  同樣的道理,身而為人,卻做出照常理來說不該做的事,或是讓他人感到困擾的事,都會遭受十分嚴厲的斥責。本書提到的四個責任(家人、社會、公司、自己),爸爸確實從小就灌輸我們這個觀念。

  相反的,印象中他不曾因為我的成績不好而生氣過。

 

學習到「責任」真正含意的事件

Q:對哥哥創希來說,大前研一似乎是位相當可怕的父親,那麼對身為弟弟的您而言,又是如何呢?

廣樹:很可怕呢。不過,記憶中,我不曾像哥哥那樣被爸爸打過。或許是因為我是第二個小孩,他也學著改變教育方式。

  我想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小的時候,大概是爸爸工作最忙碌的時期,所以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小孩。事實上,在我起床之前,他早就出門,每天下班回到家也已經是深夜,平日幾乎很難看到爸爸。但是我經常和媽媽聊天,我猜想與我有關的事情,他應該都是經由媽媽口中得知的。

Q:這麼說來,父親應該沒生過您的氣吧!

廣樹:印象中的確是如此。不過,有一次我在暴怒之下,把廚房牆壁打出一個洞,爸爸打電話對我說:「聽說你這小子破壞我的房子,理所當然要由你負責恢復原狀。」當時父親並沒有大聲斥責我,而是用淡淡的語氣說話。只不過他的聲音聽來還是令人感到不寒而慄。一來由不得我說什麼,二來破壞牆壁的人確實是我,所以就有點勉強地說了「是」,答應了父親。

  用自己的零用錢支付牆壁的修繕費用,我才真正學到「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的道理。經過這件事後,似乎覺得自己多少變得懂事一點了呢!

 

在家裡也實行「關掉電視,用餐時間就是與家人聊天的時光」

Q:這個習慣似乎與「一般家庭」很不一樣呢!

創希:我從以前就發現這個習慣與其他家庭不同。說起來,我家就是典型的「吃飯不配電視」的家庭。以前到朋友家吃飯時,大部分的家庭餐桌附近就有電視,大家邊看電視邊用餐。老實說,小時候還滿羨慕他們的。

Q:吃飯時不看電視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創希:這也是爸爸的家庭方針,用餐時間就是與家人聊天或討論的時光。直到現在,依舊沒有改變。就在幾天前,我和爸爸、弟弟一起到餐廳吃飯,一聊到 IT相關話題,就變得十分熱絡,甚至聊到忘記時間。弟弟跟我都是 IT企業的經營者,而爸爸對於 IT產業的知識十分豐富,可說是達到出書的等級,聽到的人或許會愈聽愈覺得我們討論的內容程度艱澀高深,令人咋舌吧!

  當然,我們還小的時候,無論是哪個領域的知識,都比不過爸爸。而他的觀點是「欠缺該領域的相關知識,並不是什麼錯誤」。就算我們尚未了解相關知識,也不是只由爸爸單方面發言,他會先向同桌用餐的我們簡要說明,再詢問我們的想法、意見。如此一來,全家人都能參與討論。

  我的辯論及討論能力,可說是從我家餐桌培養出來的。在討論中說出自己的本意,不僅有助於加深與家人相互的理解,也能讓家庭關係更緊密。

  現在的我已婚,是三個小孩的父親,我也決定在吃飯時關掉電視,跟家人聊天、討論。我想,日後我的孩子在成家立業時,也會持續這樣做。父親所決定的用餐型態,已成為大前家重要的規矩,今後也將永遠持續下去吧!

 

「教養」與「指導部屬」的道理十分類似

Q:聽說您在此次採訪之前,重新以三個孩子的父親觀點閱讀本書,是否有新的體會?

創希:父母親不應該只會對孩子說「去做什麼」,而是站在孩子的立場,用心觀察、關心孩子「想做什麼」,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事。

  雖然父親看似強勢,實際上,當我們面對人生或是生存之道這類重要課題時,他並沒有命令我們「去做什麼」,或是強迫我們接受他的成功經驗或想法。他透過仔細觀察孩子,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與特質後,讓我們自己思考想做的事,當他明白孩子真心想做的事,則會以最適合的方法支持我們。

  雖然我也很關心小孩,不過我發現許多時候,還是難免以大人的觀點或自己的想法來要求孩子。閱讀這本書後,已經自我反省了。

  從大人或父母親的觀點來看,當下認為正確的事情,二十年、三十年後是否依然正確,無從得知。或許屆時才知道當時孩子的想法是正確的,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父母卻強迫小孩要接受自己的方法論或成功經驗,這其實是不合理的。

 

從不放棄他人,保持嚴厲態度的力量十分驚人

Q:創希表示在指導部屬時,也參考您父親的教育方式。關於這點,想請教您的想法?

廣樹:真要說的話,不就是對員工生氣嗎?人在生氣時,一來會覺得累,二來會被對方討厭。換句話說,生氣需要耗費相當的能量,以及承受發怒所帶來的後果,想要使用這個方法就必須有所覺悟。老實說,這個方法不是我拿手的範圍。因此我覺得可以泰然做到這件事的父親,真的很了不起。
尤其是在我經歷組織管理職務之後,更是深刻體會。

Q:那些在麥肯錫任職時,被大前研一先生罵得很慘的人,現在依然十分敬重他,聽說還是會來找他商量事情?

廣樹:我想這是因為爸爸並不是只有對他們生氣而已,他會確實地提供協助。比方說,面對很糟的企劃專案時,絕不會以「這不是我的責任」為藉口來逃避,他會親自執行計畫、直到收尾的階段。這也是我先前所說的意思,爸爸真的很會照顧及教導人喔!

Q:真的很難想像,所以對於你剛才的說明感覺很新鮮。(笑)

廣樹:不只是對自己重要的人,就算不是自己的部屬,爸爸也會對他們生氣呢!不管是餐廳的服務人員或是空服人員,只要做錯事,他都會當場指正。我還小的時候,真的很討厭爸爸這樣,因為感覺很丟臉。不過後來從父親的著作中得知,他認為,「生氣與否,與對方是誰無關,之所以動怒,是因為不容許放過錯誤,使他們改正是自己的社會責任,而且才是身為長者應有的關懷。」這段話讓我十分感動。

 

「大前家的教養」是將孩子視為個體並予以尊重

Q:針對父親的教育方式,是否有您不想仿效的部分?請偷偷告訴我。(笑)

創希:小時候,曾經請爸爸教我解方程式的方法,結果父親劈頭就說:「你連這麼簡單的事也不會嗎?」這樣的話語,會傷到小孩的心靈呢!然後,父親就自顧自的輕鬆解開方程式,不過我是希望父親「教導」我,而不是要他幫忙「解開」。(笑)

  自己能夠輕鬆達成的事情,別人不一定也做得到。這是我從爸爸的負面示範中學到的寶貴經驗,因此不管是在家庭或是公司裡,我會隨時提醒自己。爸爸似乎也注意到自己的這個缺點,印象中,好像在《大前研一敗戰記》(文藝春秋,一九九五年)中寫過類似的事情。

Q:最後,是否有什麼話想傳達給本書的讀者?

創希:爸爸對我們的教育方式,終究是由大前研一所思考、對於大前創希及大前廣樹最適合的養育方法,並非對所有人都一體適用。

  重要的,是要先認同「小孩雖然是自己所生,但是孩子和父母是不同的個體」。同時用心觀察孩子,站在孩子的觀點與他對話,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與特質,思考什麼樣的做法才是對他們最好。

  事實上,這就是父親對我們所做的事,我想也正是「大前家的教養」本質之所在。如果從這個觀點閱讀本書,應該有許多值得參考之處。

 

有母親才有「大前家的教養之道」

Q:最後,是否有什麼話想告訴本書的讀者?

廣樹:先前我提過,起初看到這本書時,曾經很生氣地認為「父親做的事和書裡說的不一樣嘛!」之所以會這樣想,或許是因為自己當時還太年輕。「大前家的教養之道」算是大器晚成型的教養方式,也就是當孩子成年進入社會後,才能深刻體會到,有很多事得「感謝」父母的用心。


 
 
 
 
 
 
 
定價:300
網站特惠價:255(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