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美國杜克大學奠基於1838年,杜克醫學院則是在1935年成立。
  創辦人詹姆士•杜克先生(Mr. James Buchanan Duke)期待,進入杜克大學的學生必須是熱愛學習的人,而招聘來的教師是願意獻身教學工作的學者。本書封面的建築物:博金斯圖書館(Perkins Library),正象徵杜克大學校園是一個充滿學習熱情的優質環境。

  1999年起,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每年都會選派三至五位優秀醫學生到杜克大學醫學院實習,拓寬國內醫學生的視野,並帶回珍貴的臨床經驗,受惠的五十位學生也已開枝散葉,遍布台灣各醫學領域。

  本書就是台灣醫學生在杜克醫學院的親身見證實錄,分為熱情、理解、堅忍、周延、眼界、合作、承諾、希望八堂課,涵蓋醫院各專科的內容,為所有醫師、醫學生、以及有志於醫學的學子,帶來身歷其境的感受,拾得從醫這份神聖工作的初心。

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著
  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成立於1998年10月,宗旨是:培育優良醫師,倡導醫療品質觀念及執行,期能改善國內的醫學教育、醫療品質,健全國內的醫療體系,使國人能得到完善的醫療照護,並達到維護全民健康的目的。
主要工作包括:
(1) 設立優良臨床醫師講座,補助研究經費,以使其專心致力於臨床教學及教育理論   和方法的研究。
(2) 派送國內資優醫師短期或長期出國進修,並提供其旅費、生活費及學雜費等。
(3) 邀請國外客座教授來華做短期或長期教學,並提供旅費、生活費及教學費等。
(4) 倡導醫療品質的觀念,建立品質指標,進而協助衛生主管單位成立公正的第三者   品質監控組織。
(5) 其他有關社會科學、人文、基礎醫學、科技等教育活動之促進。

丘美珍/採訪整理
  資深財經記者,也是三個小學生的母親、臉書社群《媽媽基地》發起人。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之後,曾擔任:《經理人月刊》總編輯、《數位時代》編輯總監、藍鯨出版/風格者出版總編輯。著有《承諾,用心守護病人》(天下文化)、《辦公室裡的X》(橄欖),譯有《雷曼啟示錄》(遠流)。
(本書在初稿階段時,承蒙陳偉挺醫師、蔡依倫醫師幫忙審閱多篇稿件,特此致謝。)

  定價:380
網站特惠價:323(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不忘初衷  黃達夫

  現在的醫學生一定很難想像,當年,我們那一班台大醫學系的畢業生(1964年)有四分之三出國,見證了台灣醫學生出國風潮的最高峰。當時的台灣,物資缺乏、百廢待舉,因此,台大、美國就是台灣高中、大學畢業生的第一選項。那是一個「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時代。

   在這樣的浪潮下,我也難免隨波逐流。不過,我出國的另一個動機,還有一個深層的原因。

   大六時,我深深受到兩位美國教授的風範所吸引,一位是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院長竇恩(Charles Doan),另一位是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外科主任韓佛里(George Humphreys),當時,他們被中華醫藥基金會(China Medical Board, CMB)邀請來台擔任客座教授各六個月。這兩位教授床邊教學時,不是傳授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把重心放在病人,強調了解病人的重要性,然後啟發我們去思考,帶著我們一步一步剖析病人的問題,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任何證據都不能有所遺漏,問題釐清楚了,再決定如何為病人解決問題。

  在這過程中,醫學知識不再是考試時強記的字句,而是活生生的道理,這使得照顧病人竟然像偵探一樣有趣。再加上他們對待病人、對待學生的親切態度以及教學的熱心與不厭其煩,令我對那樣的醫師與教師的角色心生仰慕,終於找到了未來的方向。因此,極想要親身經歷一下不一樣的學習經驗。

  實習的過程中,我更見識到我的同儕們的思考邏輯、與病人的親密關係、對工作的責任感等各方面的表現都遠比我成熟、自在許多。這更加激勵了我努力學習的動機。

  我在出國二十五年後,於1989年底回到台灣,正逢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看到台灣的許多教學醫院比美國更龐大,貴重儀器設備也毫不遜色。可是,在病人照顧方面,因為看的病人遠比我學生時代多,反而變得更匆促、更馬虎。在臨床教育方面,也因為病人太多而更疏於指導、監督。

  在台灣因為醫學院擴展得太快太多,造成師資不足,大小病的病人又全都湧至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忙著看門診,把住院病人照顧的職責交給住院醫師,而疏忽了床邊教學。醫學生及住院醫師自我摸索,把還沒有消化的書本知識,硬著頭皮用在病人的處理後,卻缺乏即時的回饋,因而永遠不清楚自己的判斷及處置是對是錯,就無法累積經驗。所以,缺乏自信心,更沒有成就感。

  在美國,儘管醫師的工作時間一樣長,病人更在意醫療安全問題,而且,美國還有不少專門控告醫師的律師,但是,醫學生及住院醫師都沒有把醫療糾紛掛在心上。用心照顧病人,追求卓越是他們的目標。相形之下,台灣的醫學生及住院醫師對於他們的職涯顯得消極、茫然。

  他們的焦慮及疑惑,令我很是心痛。因而更加慶幸自己在大六的時候,找到了我想要追隨的典範,而改變了我的生命。那一刻,讓我開始思考,如何讓這些年輕人也有和我一樣的經驗。

  很幸運的,在1997年,嚴長壽總裁出了他第一本暢銷書《總裁獅子心》。他決定將該書部分的版稅捐出來做公益,再加上其他有心朋友、病友的不斷捐助,因而促成「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的成立,讓我有機會去做一些我想做的事。

  因為杜克大學醫學院的臨床教學在美國醫學界享有盛名,而我個人又與杜克有長久的關係,所以,基金會從1999年開始,從台灣的醫學生當中選拔,每年安排三至五位國立醫學院第六年的學生到杜克大學醫學中心與杜克的醫學生並肩實習三個月,由基金會全額提供機票、生活費及學費,並安排他們的住宿。在杜克大學的同事們也主動提供生活輔導,讓他們能很快融入異國的生活,專心學習。基金會期許他們由自己的改變,擴大到他們周邊的人,而成為改變台灣醫學教育的種子(agent of change)。

   至今,基金會共送出五十位醫學生,我不敢說這樣的經驗是否真正改變了每一位學生的生命,能夠在往後產生星火燎原的結果。但是,至少從他們的學習心得中,我們看到了在不一樣的學習環境中,他們變成一群熱心學習、樂在工作的年輕人,讓我們看到未來的一線希望。

  我要在此感謝這些年來基金會的捐款人和董事們的支持。希望他們與我一樣,以參與了一群台灣未來醫師的成長而感到驕傲。

  在台灣醫療瀕臨崩壞的時刻,我更希望藉著此書的出版,喚回台灣醫界同僚選擇醫療志業的初衷。為了自己,為了世世代代醫界未來的生力軍,來積極參與推動醫學教育及醫療執業環境的改革。


(摘錄本書出版者序言,完整內容請看《杜克醫學院的八堂課》
 

陳定信 台大醫學院內科講座教授
張苙雲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創會董事長
黃榮村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陳永興 天主教羅東聖母醫院院長
梁慶義 國立陽明大學校長
羅竹芳 台大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主任

當一個人能夠把他的理念對一個群體或組織持續產生影響力,且能連綿不斷的深入每一位組織成員, 形成共同的信念與價值觀,這時我們就稱之為組織文化。
在《杜克醫學院的八堂課——好醫師是這樣教出來的》中,即深刻描繪了一種徹底實踐「以病人福祉為第一優先」的病醫文化!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關鍵不是錢,而是文化與信念。
我們看到,在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體系裡, 醫療團隊一切的學習、努力,都是為了務實解決病人的問題而存在的……這樣的價值一旦確立,教學、討論就不再是一種測試、競賽,而是為了用更有效的方式,訓練出更能解決病人問題的團隊。

 ——侯文詠(醫師、作家)
 

從他們的字裡行間,看見那種人性的基本憧憬 ——熱愛知識,嚮往高貴人格的純潔心情。

——胡涵婷(美國麻州Holy Family Hospital 血液腫瘤科主任)
 
如果這本書的出版,能引起國內醫學教育界的反思,最後受益的將是我們年輕的醫學生與社會大眾。
——王金龍(和信治癌中心醫院主治醫師)
 
我從這些醫者的典範中,看到他們對新知永不懈怠,對病人永存憐惜,對同儕尊重,對教學熱情,種種的言教身教,讓這些令人讚嘆的醫者傳奇,能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在台灣醫療瀕臨崩壞的時刻,我更希望藉著此書的出版,喚回台灣醫界同僚選擇醫療志業的初衷。
為了自己,為了世世代代醫界未來的生力軍,來積極參與推動醫學教育及醫療執業環境的改革。

——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兼院長)
 
Lesson 1 熱情 Passion

棲於理性,行於熱情。
“Rest in reason, move in passion.”
—— 紀伯倫(Khalil Gibran),詩人暨作家

實習部門:心臟科照會
這樣的學習,只有痛快兩個字足以形容! 詹于慧(2008年)

   離開台灣之前,我知道自己前往杜克第一站實習的據點便是心臟內科照會,所以連著幾個下午,我挪開自己的工作,抽空到醫院地下一樓的小小書店前,詢問並且比較各種版本的心臟科小書、兒科學精要,一股腦的全都塞進自己的行李箱,心裡卻依然忐忑不安。

  在台灣時,我曾在內科實習,不過,因為並沒有真正到心臟科待過,我扎扎實實讀過的心電圖不到10張,至於心音,更是處於讀書強記的階段。

  我扛著行囊裡鼓鼓的小書及各類生存指南,自我安慰了一番,以為這些書本上的知識就是我的護身符,只要自己來得及啃過一遍,就不會被人看穿我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小實習醫學生,如此便可以裝模作樣的在美國闖蕩。

  當時,我並沒有想到,接觸另一種學習的模式,對我來說是如此之震撼。

遇見沃夫醫師:看見嶄新的世界

  「你念到醫學院六年級的下半年,看過多少病人了?你注意過多少個病人的頸靜脈動?」來到杜克第一天,心臟科理學檢查的課堂上,沃夫醫師(Robert Waugh)這樣問我。

  突然之間,我覺得自己帶來的那些小書全都像廢紙一樣。老實說,我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去觀察一個病人的頸靜脈動,就算我曾試著去觀察,也從來不知道對不對。

  因為,在我學習的過程中,或許局限於時間,或許局限於沒有合適的病人,很少老師或學長跟我一起站在病人的病床旁,示範並且告訴我,頸靜脈動該怎麼正確的評估。

  我總是跟著同學,很努力的研讀課堂共同筆記(簡稱共筆)上的「心臟的理學檢查」,其中「如何評估頸靜脈動?」那一段有短短幾句話,試圖將文字化為圖像、化為真實的病人。

  我試圖將共筆背出來:「其實我沒有注意過病人的頸靜脈動,但是,我知道要病人上半身抬起來與床呈30度角,然後在病人右側的頸部尋找內頸靜脈。」

  沃夫醫師微笑了。

  「其實,在一般健康人身上,我們不容易觀察到頸靜脈動,因為靜脈的壓力相對比較低,不容易看到脈動,如果病人在直立姿勢時,尤其如此。

  「但是在老人或是鬱血性心衰竭的病人身上,則容易看到明顯的頸靜脈動。至於病人要與床呈幾度角,則不是重點。你可以透過調整病人和床的角度,找到頸靜脈動最高的點,記錄下來,量測從胸骨角到該點的垂直距離,加上從右心房到胸骨角的預估高度5公分,那就是病人的中央靜脈壓。

More......

  「現在你告訴我,這是一個正常的頸靜脈波形嗎?為什麼?」

  沃夫醫師動手旋轉了幾個按鈕,我眼前的那台專為教學而設計的哈維機器人突然活動了起來,清楚的頸靜脈動頓時呈現在我們眼前。

   我跟一同前往杜克實習的同學花了一陣子功夫,辨識了a波、x波 、v波、y波,才不甚有把握的回答:似乎v波看起來比較大。

  沃夫醫師點點頭,露出一個日後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意味深長的微笑,開始丟出一連串的問題。

  「現在你在門診,有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主訴是最近幾個月以來有疲倦、動作時呼吸氣促,還有腳越來越腫、小時候有風濕熱的病史,在聽診之前,你想觀察她哪些東西?

  「如果你看見剛剛所說的v波較大的情形,要考慮哪些東西?你會預期在不同部位的聽診聽到什麼?」

  然後沃夫醫師把聽診器移到哈維機器人的胸骨左下側緣,一個清楚的收縮期心雜音躍入我的耳朵。

  「三尖瓣返流!病人有肺高壓嗎?」我興奮的詢問。

  突然之間,一個嶄新的世界在我面前展開了。在台灣,我遇過不少同學,包括我自己,都嚷嚷著心臟學實在很難,遇到考試,則多半囫圇吞棗,希望把書本上的陽性發現,一股腦完全記住。應付完考試之後,則一不小心就忘了八、九成,真正會自己找資料念書的聰明學生還是有,只是比例不多。遇到臨床病人,則必須依賴老師在百忙之中偶爾的指導。

  可是當沃夫醫師站在哈維旁邊,把個案典型的病史與理學檢查結合起來,我第一次發現,那麼困難的心臟生理學,竟然可以那麼瞭然清晰,所有那些死板的文字,都化作真實的脈動與學習。

  實習期間,有一次我透過哈維開始研究二尖瓣返流的病人時,我想到以前在台大外科實習期間,曾經有幸讓心臟外科林芳郁教授帶過一堂小組討論,那時他講的剛好就是一個二尖瓣返流的病人。當時覺得老師的授課真能點撥迷津,大家都心滿意足,覺得上了一堂很棒的課。

  然而,當我在哈維自學過程裡學到這個案例時,我發現內容,跟林芳郁教授教導我們的,幾乎是一模一樣。
也就是說,評估病人的方法,其實大同小異。透過哈維結合電腦教案的自學,幾乎可以達到與資深臨床醫師教學同樣的效果。

  在台灣的環境中,臨床醫師在照顧病人之餘,還要兼顧教學,實在是分身乏術。哈維結合電腦教案的穩定性與再續性,遠優於運用臨床的人力。如果再搭配資深醫師的幾堂課,來點撥學生學習的障礙,如此更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

(摘自本書第一章,精采全文請見《杜克醫學院的八堂課》

 
定價:300
網站特惠價:255(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醫療抉擇

當健康出了問題,面對種種醫療抉擇時
我們常不知如何做決定

不管是考慮吃降血脂藥,或是得了癌症必須選擇治療方式
你我都被四面八方湧來的資訊給淹沒了——
包括醫師的建議、 互相矛盾的媒體報導、 親朋好友的熱心推薦等等

本書希望帶你走出混亂,理出頭緒,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做法

 
定價:360
網站特惠價:306(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手術刀下的奇才

開創醫學新時代的頂尖外科醫師
卻同時深陷古柯鹼毒癮, 如履薄冰地遊走在光明與黑暗之間
兩極化的人生,令人稱譽又感嘆不已

本書敘述外科奇才霍斯德醫師傳奇的一生
藉此也描述外科醫師孤獨且漫長的養成之路

 

 
定價:400
網站特惠價:340(約85折)
放入購物車
 
白袍:一位哈佛醫學生的歷練

一個哈佛醫學生在四年學程上的臨床見習實錄

艾倫•羅絲曼醫師生動描述四年的哈佛醫學院生涯
以生動的文筆,娓娓道出自己在哈佛醫學院的四年中
歷經不同的學習階段及興奮、驕傲、沮喪甚至是後悔的心路歷程
最終在畢業後正式成為醫生時,意會到這身白袍的意義

 
定價:300
網站特惠價:255(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別把醫師當做神

為你揭開醫療背後的秘密!

8個描述醫病關係的啟蒙案例
讓你正確解讀醫療現場的訊息
這不只是醫生的課題
也是給你我的叮嚀

 
 
定價:250
網站特惠價:213(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在你穿上白袍之前

「一個人總有需要看醫生的時候」
本書不但是醫療世界最幽默、最誠實的嚮導
也能幫助有志習醫者找到行醫的喜悅與熱情

本身是小兒科醫生的柯來斯, 在欣喜兒子即將成為同路人之餘
動筆寫了一封又一封的信給他,告訴兒子醫療是個什麼樣的世界
她從描述醫學訓練的辛苦,到醫師必須擔負的責任、可能發生的錯誤
並揭露了許多感人而不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