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2014/6/23出版│17x23cm│平裝│全彩印刷
定價:330元  網站特惠價:281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離開習以為常的舒適圈並不容易,本書記錄了臺北醫學大學的學生志工社團,秉持北醫體系一校三院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自發性的深入臺灣中南部、深山部落及離島,甚至遠赴萬里外的史瓦濟蘭等缺乏醫療資源的角落,竭盡所能克服人力物力的種種限制,以提供專業醫療服務的關懷足跡。

翻開這本《愛在偏鄉蔓延——臺北醫學大學學生志工社團服務行腳》才知道,北醫能夠支持如此耗費龐大資源、人力的海外醫療工作,是其來有自的。

北醫的師生早在三、四十年前,就開始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翻山越嶺、深入偏鄉地區服務有需要的人。從書中記載的:俠醫林杰樑一手創辦的綠十字醫療服務隊、四一五口腔醫療小組、北醫山地醫療服務隊、北醫藥學服務隊、北醫基層文化服務隊、北醫中醫社會服務隊和楓杏服務隊,即可看出這間學校服務的傳統和動能。

從北醫醫療服務的歷史脈絡,我們可以看到它是由近而遠、由遠而近,透過多年在本地醫療服務的經驗,延伸到海外據點如南印度、史瓦濟蘭等地;而這些海外服務的據點,又繼續成為醫學教育重要的場域,把習醫的初衷、價值感和意義感好好保留傳承,而能為臺灣訓練更多仁心仁術的醫事人員。

其次,過去幾年從事國家駐非的醫療外交工作,需要介紹臺灣醫療體系的強項,也曾在不同的非洲國家向官員、媒體或學者剖析臺灣醫療體系、公共衛生發展如此進步的原因,內容不外乎提到歷史上正確的時機導入正確的醫療政策、全民健保驅使醫院管理效能提升或醫療資訊等等。

讀了這本書之後,未來如果還有機會做這種演講,我會再加上一點,就是這些發自學生、民間,從草根做起的公共衛生介入與服務。這是驅動我國醫療衛生從二戰後一點點往上提升不容忽視的力量,證據就在這本書中。

最後一點感想是,這個世界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人:第一種是想要改變世界的人,他們大都已經開始用自己相信有用的方法,嘗試改變這個世界。第二種是其他的人,他們可能不覺得世界為什麼需要改變,所以沒有想要這麼做;或覺得這個世界的改變是需要的,只是從沒想過自己可以做什麼。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可能在前者和後者中,交互變換。

在此我誠心推薦這本書給所有的人,也誠心的禱祈,臺灣能有第二個、第三個林杰樑醫師,可以不斷的從我們的醫學教育體系中被培育出來。

(本文為節錄,精采內容請見《愛在偏鄉蔓延》

北醫在國內不是最大的大學,但是,擁有服務性學生社團的數目卻居於領先地位。校園內有各式各樣社會服務、海外醫療、國際援助等服務性社團,學生們洋溢著青春與熱情、活躍於校園中,從臺灣各地到世界各國,海角天涯,為大學生活揮灑多采多姿的一頁,也為北醫留下珍貴的紀錄。

《愛在偏鄉蔓延》是一本難能可貴的北醫校園精采寫實,感謝林進修及陳幸萱,他們以敏銳的新聞眼及生動的筆觸,上山下海,深入國內外捕捉北醫社團動人的畫面;翔實描繪社團同學不辭辛勞、克服萬難,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勇敢卓絕、使命必達,完成任務的青春故事。相信透過這本書,將鼓勵更多北醫學生投身社團,代代相傳,讓北醫優良的社團校園文化發揚光大,使每位北醫人都以北醫為榮。

(節錄自序言,精采內容請見《愛在偏鄉蔓延》

從二○一○年起,臺北醫學大學的學生每年暑假都組成海外志工,飛到史瓦濟蘭服務一個月。舉凡協助臺灣駐史瓦濟蘭醫療團服務的Mbabane政府醫院建立歸檔系統、整理病歷,跟著醫療團下鄉義診、對當地民眾做衛生教育,都是學生們的服務範圍。

而今年,北醫學生社團自動發起史瓦濟蘭寒假志工團,首度將學生至史國的服務縮短為每半年一次。

這次的服務主題是牙科義診及衛教,由北醫校園內最大、營隊經驗最豐的「楓杏」社團招兵買馬,十個來自北醫醫學系、牙醫系及藥學系的大男生,一過完農曆年就在大年初六「開工」,帶著幾大箱牙診材料及相關物資飛往史瓦濟蘭。

這也是國內第一支以「牙科義診」為服務主題的史瓦濟蘭學生志工團體。義診團十天服務期間,同學們運用所學,在隨隊牙醫師帶領下,完成三場大型牙科義診、口腔篩檢人數達千人,針對預防蛀牙的窩溝封填也達百人。

More(點擊展開繼續閱讀)

服務不是施捨

「很期待!」隊員在出發前表示,由於服務地點在國外,「隔空聯繫」使得行程充滿不確定,來來回回總無法確認每一場次的服務人數。只能事先準備好衛教內容、盡量依可能的牙科義診方向帶齊器具與耗材,臨機應變;但對於能到遙遠的非洲國度從事醫療志工,所有隊員都相當興奮。

雖然「楓杏」是第一次組團出國,但此行成員都是社團活動老手,帶過大小活動,可說是北醫社團的「菁英」;十位隊員中,更有兩位曾到過史瓦濟蘭。綽號「下巴」的簡瑋廷因馬拉威的志工服務經驗,雖然已從北醫呼吸治療系畢業、進入職場工作,仍毅然重考上北醫醫學系,就是為了投身海外醫療服務。

下巴說,雖然已去過馬拉威、史瓦濟蘭各一次,但每次都有不同的體驗。「有時去很多次反而是一種考驗,因為要拋開之前的既定印象,用開放的心態去探索。」也由於此行大都是服務經驗豐富的高年級學生,下巴觀察,「比較不會有文化的傲慢,覺得服務是一種施捨。」

他笑說,隊長楊智皓在北醫服務隊授旗典禮上的一席話讓他十分認同,「我們去的時候不是手心向上,也不是手心向下;而是伸出手去握手」,雙方站在平等的位置去認識彼此、去交朋友,「這是國際志工最基本的心態。」

(節錄自本書第一章,精采內容請見《愛在偏鄉蔓延》

七月三十一日下午,臺北就像是沒掀蓋的大蒸籠,雖然悶熱到爆,一群大男生還是在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綜合大樓的穿堂忙進忙出,斗大的汗珠如開了水龍頭般,一顆顆從額頭往下滴。

「到了澎湖,你們就代表北醫,務必全力以赴,也要恪守紀律。」在副校長邱弘毅的期勉下,北醫楓杏社會醫療暨醫學知識推廣服務隊的近百名隊員搭上遊覽車,第三度出隊到有「菊島」之稱的澎湖,展開為期兩週的社區服務行程。

「有沒有搞錯?搭遊覽車到澎湖?!」每天下午準時在醫綜大樓納涼聊天的臨近社區阿公、阿嬤們,一臉不敢置信的聊著,「遊覽車又不是船,怎麼過黑水溝?」

勇渡黑水溝

當天下午,兩輛載滿隊員及藥材裝備的大型遊覽車,沿著高速公路南下,夜幕低垂後抵達高雄,簡單用餐後,連人帶車開上停泊在高雄港碼頭的臺華輪,半夜啟航。

高雄到澎湖的航程不遠,大約兩、三個小時即可抵達,但半夜時分的馬公港關門休息,所以臺華輪以慢速前進,直到清晨五點才靠岸。

從出發那刻起,陸海聯運雖已過了漫長的十六個小時,大夥不是累了,就是暈船暈得七葷八素,但一看到先遣幹部在碼頭上熱情揮手迎接,全都忘了一路上的辛苦,重新精神抖擻起來。

More(點擊展開繼續閱讀)

墊高知識的高度

臺灣的偏鄉離島那麼多,為何選上澎湖?「這個問題,問我就對了。」李俊育相當篤定的說。

李俊育是即將升上大六的牙醫系老鳥,也是楓杏服務隊的元老。以前楓杏幾乎把重心全都放在北醫大寒暑假舉辦的醫學營,雖然辦得有聲有色,但他總覺得那些能報名參加醫學營的孩子,家境都還不錯,教育資源也夠,不乏醫學常識,再透過醫學營多個幾分,沒多大意義。

反觀那些偏鄉離島的孩子,資源相對不足,醫學常識也許只有五十幾分,再多個幾分就能及格了。李俊育認為,如果把服務隊拉到偏鄉離島,就可墊高這些孩子的知識高度,不會輸在起跑點上。

翻開北醫大學生社團的服務版圖,山地社會醫療服務隊在南投縣仁愛鄉靜觀部落已經營近三十個年頭;北醫大醫學系第十八屆校友、「俠醫」林杰樑一手創辦的綠十字醫療服務隊,二十幾年來一直守護著雲林縣臺西、麥寮、四湖及口湖等窮困鄉下。

至於臺東縣東河鄉、苗栗縣獅潭鄉及泰安鄉、新竹縣尖石鄉、臺東縣鹿野鄉及海端鄉等偏遠山地部落,也都有社會醫學服務隊、恩友社會醫療服務團、杏青康輔社會醫療文藝服務隊的身影。

既然濱海鄉鎮及偏遠山地部落都有其他團隊插旗,「那就往離島出發吧!」三年前,李俊育接任楓杏服務隊隊長時,就打定主意把服務熱忱投向離島地區。

(節錄自本書第二章,精采內容請見《愛在偏鄉蔓延》

以病人為中心的美好

當白色巨塔不再冰冷
當制式的問診注入溫情
追求以病人為中心的北醫體系
一步步創造台灣醫療傳奇

愛從赤道零度開始

從北緯23.5 度的亞洲之島
飛向0 度赤道線上的聖多美普林西比
身披白袍的醫者,走入從零開始的世界
用熱情與決心,展現無盡的專業與愛
一同點燃對生命的期盼

白袍下的熱血

一群來自島國的醫者
飛越洲陸,跨越國界
來到11243 公里之外的史瓦濟蘭
在遙遠的非洲大地上
碰觸生命的原點
定價:330元  網站特惠價:281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定價:360元  網站特惠價:306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定價:360元  網站特惠價:306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