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購書車 | 會員中心 | 客服中心
感謝金革唱片提供背景音樂
超完美告別專輯《卡農變奏曲(Pachelbel 》曲目

  作者傑米森女士為美國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先驅,本身卻是一名嚴重的躁鬱症患者,長年與躁鬱症搏鬥,甚至歷經一次幾乎致命的自殺行為。
  她的夫婿理查也是精神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患有重度閱讀障礙。然他憑著熱情、豁達與努力,克服先天的障礙,成就自己的專業與人生。理查三十年前就曾與死神交手;十年前復發,又逃過一劫;第三次,終於不敵癌症病魔,撒手人寰。
   傑米森與理查都在生命歷程中,長期與病痛、死亡、恐懼奮戰,對於生命與幸福,都視為上天的恩典,而格外珍惜。作者以真摯而抒情的文字,回顧與丈夫理查之間的深刻感情,以及陪伴理查抗癌的漫長過程。書中交織著許多幽默風趣的小故事,以及兩人既濃烈又溫馨的感情所留下的苦甜回憶,緩緩訴說作者如何透過丈夫的勇氣與風範,學習到盡情發揮生命。本書以死亡、哀傷、喪親為主題,作者從自身的哀傷經驗,以精神病理學的角度分析人類的哀傷,並以過人的文采,寫成一部感動人心的回憶錄。

哀傷如此難以捉摸                           作者/凱•傑米森
 年少時代的我原以為,無懼的個性與隨興的戀愛將伴我翻山越嶺,但精神疾病讓我瞭解世事無常。第一次發病過後,我少了理所當然,多了質疑。我的精神狀態不穩定,這是不得不面對的新事實,也必須學習與之共處;它需要的呵護遠超過我願意付出的,因此我儘可能遠離煩憂,從而也遠離了愛情。

 我將精神狀態控制在安全距離內,將心抓得更緊;如果我曾稍微留神,應會發現兩者我都已不認得了。在躁症攪亂精神健康前,我總是期待超越周遭環境,探索遠方的世界。在那之後,我過著退縮的生活,逐漸淡忘過去的夢想,重建新的思考模式與處世之道,而從一般的價值觀看來,我表現得相當不錯。

 那時我對生活感到滿足,也在學術與醫療工作中找到生命意義。我寫作、教學、看診,不對他人提及我與躁鬱症之間的搏鬥;我全心投入工作,希望能更瞭解使我痛苦的疾病。我找到新的方向,漸漸上了軌道,安頓下來。不知不覺間,日子既穩定又安全,隨之而來的是一種祥和的感受。我對這份原來曾經錯過的寧靜心存感激;因為不知還有什麼更好的生活方式,因而認為只要排除熱情或足以擾亂理性的因素,就能保持祥和。於是,我遠離了愛情。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段時間,但或許沒有我想像中的久。然後,我遇到一個男人,他徹底改變了我對生命的謹慎態度。長久以來我一直相信,我必須控制自己的心才能控制我的精神狀態。但他不這麼想;他喜歡臣服於恐懼之前的原來的我。他從容突破我的防禦,用笑語化解我的戒心。他會說不可思議的話,因為直覺告訴他,他巧妙的幽默與溫柔的態度必能融化我,事實也的確如此。他懂得如何因應我時陰時晴的情緒,也不過分縱容我們之間的熱情。他喜歡我原有的無懼,重新找到它,然後當成禮物送給我。我的性格強烈,他絲毫不覺困擾,反而深受吸引。他誘導我冒險,因為他也承擔了其中一部分風險;他更說服我如實寫出內心的話。他愛上的,是被我自己遺忘的我。
  
 我們共度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他曾是我的夫婿、同事、朋友;當他生病,當我們明白死亡即將來臨時,他又成為我的精神導師,讓我看到他如何有尊嚴地活著,以及同樣有尊嚴地死亡。他唯一無法(任何人都不能)教導我的,是如何面對失去他的哀傷。

 有人說,哀傷也是一種瘋狂。我不同意。哀傷之中帶有的理智,與情感之間有著微妙的比例,而這正是瘋狂所缺少的。人都會哀傷,這是舉世皆同的人性;哀傷者的心路歷程儘管坎坷,卻終究會從中找到出口。然而,哀傷又是如此難以捉摸,讓人一開始不知出口的存在。我熟知瘋狂的面貌,卻對哀傷少有認識,因而無法辨識哪些屬於哀傷,哪些又是瘋狂。後來才知道,哀傷自有屬於它的領域。

一切真都不在?                        吳佳璇(本序文撰寫精神科醫師)
 收到邀稿的電子郵件,我有些詫異:「凱•傑米森的書?我怎麼沒讀過?」
 說我是讀傑米森著作長大的精神科醫生,一點兒都不為過。一九九五年入行不久,案上便矗立起她和古德偉(Frederick Goodwin)教授合著,一九九○年首版的聖經級教科書《躁鬱症》(Manic Depressive Psychosis),未幾添上中文版的《躁鬱之心》,後續著作(中、英文版),亦相繼入列。

 順著電郵內文連結來到《一切都已不再》在亞馬遜書店的網頁:二○○九年九月十五日出版。我歎了口氣——彼時,母親的胰臟癌已轉移到肺部,正住院接受實驗性也是最後一輪的化學治療。我們都相信是實驗性化療助勇敢的母親一臂之力,多給了家人將近四個月的時光。

 視線回到原來的視窗,編輯繼續寫道:「……內容敘述如何陪伴罹癌的先生度過生命最後的時光……」。「理查•魏特醫師也死於癌症?」又頓了一下,思緒自動跳到我的傳主之一(注1),從北京(經華府)到台北,為台灣精神藥理學立下根基的張文和教授,二○○八年底也因癌棄世。

 一九八一年,通過古德偉教授親自面試的張文和,迫不及待脫下毛裝飛向華府,來到「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由魏特醫師領導的研究病房「練功」,精進文革前起頭的抗精神病藥物研究;三年後,台北市立療養院(今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才有全台首創的生物精神醫學研究室(注2)。論起師承,當今台灣生物精神醫學研究的中堅份子,都該稱魏特一聲「師公」。「癌症奪走精神藥理學界一門兩傑!」我又歎了一口氣。

 漏夜讀完限時掛號隔天送達的譯稿,湧起立即提筆向傑米森──也是魏特太太──致敬的衝動。《一切都已不再》撫慰人心的魔力,絕不下於《躁鬱之心》。由於熱愛生命,魏特夫婦「現身說法」面對最終命題時的身影,深情又雍容,讓人不能自己。

 但要從傑米森式的華麗書寫裡回到自己案前,可得好好整理思路與情緒。我想起傑米森的前一本著作《熱情洋溢》尾聲寫道:「……不管環境有多駭人,是死亡、瘋狂、戰爭或背叛,人生的熱情都會重新再升起……」,對照本書,這段話不正是斯時新寡的她「我將再起」的莊嚴宣示?

 傑米森做到了。照著愛她、懂她的夫婿理查的遺言,透過寫作,找到回歸正常生活的途徑,也確認這不如原先想像的困難。她為理查寫作,我們因之有了《熱情洋溢》(二○○四),還有與古德偉教授再度合作的第二版《躁鬱症》(二○○八);她還描寫理查——他的愛帶來的一切,他的死亡與死亡所帶走的——作為繼續保有愛的方法。因此,雖然「一切都已不再」,卻是一部體會哀傷讓愛轉化與延續的奇異恩典。

 有幸成為華文圈最早的「見證」,讀者若問我從傑米森的哀傷中學到什麼,有些可說,有些不可說。可說部分有三:一是魏特夫婦臨終前的從容。除了公開討論身後事,身為醫師科學家的理查,更立下一份模範「預立醫囑」(advance directives)。詳細羅列哪些狀況該放手,連該怎麼放都清楚交代,讓生者哀慟卻不慌亂。其二,同是科學家,還兼躁鬱症患者身分的傑米森,如何運用過去對抗精神疾病的經驗,帶領自己沈穩地走過哀傷。為了避免精神狀態失控,即使理查在世的最後一晚,傑米森仍選擇離開病房,各自躺在冷清的床上,但求成眠。只因理查和她二十年的經驗證明:藥物、愛和睡眠是保持精神健康的三要素。其三則是集專家、作家、病人與生者於一身的傑米森講鬱症與哀傷(第七章),鞭辟入裡,足堪與佛洛伊德的經典論文《論哀傷與憂鬱》(Mourning and Melancholia,一九一七)相呼應。

 至於「不可說」之處,我以為是傑米森的「熱情洋溢」以文字為載體,感染了接連失去外婆、人生導師與母親的我,一切並非都已不在……。

 就像理查告訴傑米森那樣「寫出內心的話」,不可說終將成為可說。

如詩般優雅,既華麗又哀傷                     陳義芝(本推薦者為詩人)
 這是一部傑出的散文長卷,深摯,優雅,華麗,哀傷。
 在「綠光、白光、藍光爭豔」的流星雨中,教讀者體會愛與死,脆弱與堅強的境遇。獨自默讀者不免黯然,相對朗讀者必定泫然。

 此作既有醫療的意義,也有鑽探生命的價值。作者傑米森用自我救溺的心神和飽含詩意象的文筆,把生活中的歡笑、憂懼、猶疑、打擊,寫得細膩入理;日常話語、小動作都成為她編織這幅大刺繡的精確元素。

 第四章討論喪禮細節、安排後事的敘述,更讓人有走到世界盡頭同聲一哭的劇力。

死亡與愛的回憶錄                          蘇偉貞(本推薦者為作家)
「在我們這個時代,沒有人,能逃得過喪偶之痛。這是極普遍的心理失調。」當代心理大師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如是說。知名精神分裂權威凱•傑米森則以己身遭遇證成了這句話。她的丈夫精神醫學家理查•魏特因淋巴瘤病逝後,她不斷向生命喊話:「把我丈夫還給我!」《一切都已不再》既是死亡與愛的回憶錄,也是一本讓「把我丈夫還給我」成為可能之書。

注定的遺憾與超越的救贖         李偉文(本推薦者為牙醫師、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這是一本哀傷的情書,也是一本療癒的書。

 如同作者所說的:「人人都會哀傷。」但是我們從作者誠實的告白中,反而能夠面對與找到自己的出口。
作者傑米森女士與先生理查都是研究精神領域的專家,但是她本身卻是嚴重的躁鬱症患者,理查有嚴重的閱讀障礙,在他們的生命歷程中,必須長期與病痛,及恐懼奮戰。各種精神疾病,尤其是躁鬱症,當事人的椎心之痛往往很難令人理解,因為經常找不到具體的原因。同時外表也沒有看得到的創傷可以處理,不管是他們自己或是周遭的親友都找不到任何著力點可以幫忙,患者只有無助地任由扭曲的現實感逐漸耗損他們的社會關係與工作能力。
因此,作者以精神分裂專家及躁鬱症患者的雙重身分現身說法,可以讓我們學習感同身受,走進病人的內心世界,去同理與了解病人的經驗。

 精神分析大師容格認為,真正的美,其實是一種消失,因此,愛情是一種注定的遺憾。就像是詩人聶魯達寫的:「愛情那麼短暫,遺忘又是那麼漫長。」

 一切都已不再,這是我們面對最愛的人離我們而去後,將縈繞我們一生揮之不去的感傷,但是,我們從作者的款款深情中,也可以清楚地體會到,愛,是人類唯一的救贖,它的力量,超越了死亡。

感動之後的思索        許添盛(本推薦者為賽斯身心靈診所院長、新時代賽斯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躁鬱症及精神分裂症在發病的前幾年,的確會有明顯的情緒及精神症狀,比如情緒的高亢、多話、有目的行動的增加、情緒的低落、不言不語、自殺念頭、失去任何興趣及動力、幻聽、妄想等。我承認,的確會令人往腦中化學物質的失衡及遺傳因素思考,進而衍生出以抗精神病藥物及情緒安定劑為主要的治療方式。
但再經過幾年,你會發現,症狀和疾病的部分愈來愈淡化,反之,那些內在性格的呈現則愈來愈明顯。取代躁鬱症狀的,是這個人的內在衝突。

 從身心靈健康的角度來看,藥物治療也許短暫有效,但絕對無法治本;真正的療癒之道仍在於對人類深層意識的了解,及內在性格衝突面的整合及面對。這是我們在閱讀《一切都已不再》這本書,感動之餘,必須深切思考的。

 這個耶誕季交織著燈火、耶誕歌,以及友情。理查的狀況尚可,但我們都知道這可能是兩人最後一個耶誕。儘管如此,或許正因為如此,氣氛卻不像去年緊繃;也許是我們已懂得接受,也許是我們已將死亡帶來的負面思考都過濾掉了。這畢竟是歡慶的時節,布置耶誕樹是快樂的工作,每掛上一個吊飾,沈重的陰霾就少一些。我們大多在火爐旁度過這些夜晚,理查總說:「凱,用你的巧手生一盆火如何?」然後我們和母親聽耶誕歌,聊天,啜飲紅酒,凝視火焰,恍惚而快樂。未來並非不重要,只是暫時擱置一旁。理查即將離開,母親逐漸垂老,連狗兒南瓜也白了鼻頭、步履僵硬,儘管如此,我們仍擁抱這一切。我們各自有不同的生命危機,卻也知道必須珍惜此刻。
 
 「哀傷嗎?」有人問詩人登恩關於妻子去世前最後的時光,他說:「確實哀傷。卻也美好。/空氣中有一種寧靜。時間也凝結了。」

 和過去每年一樣,我們開車在社區內欣賞耶誕燈火,在耶誕夜看《主教之妻》。理查慢慢品嚐梅子布丁,一邊叨叨絮絮發表意見,說著洛麗泰楊為何不該留在大衛尼文身邊,應該和卡萊葛倫私奔。每年我都會說:「跟大衛尼文比起來,你比較像卡萊葛倫。」也總是真心地說:「跟你比起來,卡萊葛倫差遠了,你是我見過最帥的男人。」
理查看起來總比實際歲數年輕,如今瘦得令人擔心,頭髮也不再濃密烏黑,容貌已洩露出年紀。我靠過去吻了他:「你依然是我見過最帥的男人。」
他對我微笑,但我看到他眼中有淚。
「真的嗎?」他問。
「到目前為止。」我說:「到目前為止。」

 日子安穩地過去。冬天的第一場雪下得厚軟,點綴出一月中旬的美景,也把公園和家中的庭院和樹木覆蓋成一片雪白。理查睡得更多、吃得更少,但只要陪在熟睡的他身邊,我便感到倆人的小小世界依然美好。理查仍維持兩個月回診一次,左肺出現了輕微浸潤,艾廷格似乎並不擔心,我則不太樂觀,但我畢竟不是腫瘤醫師。艾廷格認為理查病況「穩定」,並建議延續同樣的療法。恩博德到艾廷格的辦公室探望我們,理查還算合理的健康讓他相當開心。理查說:「每次你看到我還活著好像都很驚訝。」恩博德笑笑,沒有否認。
  
 理查在情人節那晚帶我到家附近的義大利餐廳吃晚餐,氣氛嚴肅又哀傷。這是我們唯一一次討論他死後我會怎樣,顯然他事前已經反覆思考過了,他先說他有多麼愛我、我讓他多麼快樂,他希望走後依然在天上照看我,但我知道他並不相信這些。不過,他確實相信愛可以產生恆久的力量。他說:「你有好朋友、家人、同事,還有一個好醫師、好工作,這些都很重要。你必須自己照顧自己,必須好好吃藥、好好睡覺,以後沒有人在身邊提醒你了。」理查的話似乎經過反覆演練,說完了便不知何以為繼。
  
「但沒有你我該怎麼辦?」我問他:「我該怎麼辦?」
理查挪到我身邊坐下,雙臂環住我。「我不知道。」他說:「但你一定會好好的。」
 自理查三年前確定罹患淋巴癌以來,我不曾在他面前哭過,這天淚水卻不斷滑落面頰。理查拿出情人節禮物,大概想讓我開心些。第一個禮物是國家衛生研究院的檔案夾,封面是個尖嘴玻璃量杯,他還貼了紅色與粉紅色的大愛心,看起來滑稽極了,但我好喜歡。檔案夾裡是兩張紙,一張是他手寫的《癌症故事》謝辭,非常直截了當,非常理查風格:「獻給凱,沒有妳就沒有我。」
 第二張是十五年前他寫給我的信的影本,那時我住在倫敦,正深陷於一段揮之不去的憂鬱期。一天晚上他從華府打電話給我,因為我痛苦的程度而憂心忡忡;他很想知道,當我跌落谷底、無比絕望時該如何幫我。他說,他了解的是醫院裡的憂鬱症,不是家裡的,因而也不知所措。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星期四
致 凱•傑米森博士
碧歐佛爾特花園三十四號  倫敦S.W.3  英國

我最親愛的凱:

 我看過綠色的冰、十分鐘的撤軍,但昨晚我聽到的是全然的黑暗。十二歲那年,我去肯德基看長毛象洞穴,導遊說那裡的黑比全黑還要再黑二十度,我一直沒聽懂,始終無法從科學角度理解這句話,但我現在感受到了,那就像吞噬所有光線的黑洞。我感覺自己的生命力透過電話線被吸光了,但我很樂意能夠付出。可惜物質不滅定律在這裡並不適用,從我體內離開的生命力,並未轉移到電話的另一端,好似物質與能量徹底消失,喚回了記憶深處最原始的孩提夢魘。

 陪在你身邊似乎是唯一的答案。那樣我就能看見你,可以幫你蓋毛毯,在你床邊放一杯水,幫你找鋰鹽和甲狀腺劑,並且在必要的時候向外尋求幫助。我需要指引,我需要知道何時該開始擔心?憂鬱發作時,比較要緊的是時間的長短、憂鬱的程度,或是兩者的綜合?如果我問妳吃藥了沒,該問得多具體?如果詢問你攝取的食物或飲料,得問多少卡路里或多少杯嗎?有哪些指標代表你用藥過量?在洛杉磯可以找奧爾巴醫師,那麼在倫敦該找誰?安東尼•史脫嗎?達林頓嗎?
 
我不喜歡黑洞的存在,但很高興我看過了。當你愛上行星,就得接受日車、黑洞等等的一切。                                          愛妳的 理查

 我重讀他多年前寫的這封信,想著我們在這條相互了解的路上已經走了這麼遠,能夠擁有彼此是多麼幸運,而他老是寫錯別字也依然讓我發笑。我帶著鼻音告訴他:「跟正確的『日暈』比起來,我比較喜歡你寫錯的『日車』。」他看看信,說:「這個嘛……,我看起來沒錯呀!」一輩子的閱讀障礙不曾打擊他的信心,他很確信某些字就是該長某個樣子。

 他提到最後一段文字,說他一直將我視為火熱的行星,又拿出一個小盒子遞給我。「這個是為了紀念你的日暈和黑洞,還有華府上空屬於我們的流星雨。」盒子裡是一只金戒指,上面有十六個小星星,他拿戒指沾了紅酒,戴在我手指上,旁邊是婚戒和他在羅馬送我的戒指。
「敬行星!」他說。

 我曾將一本著作獻給理查,在獻辭中引用拜倫的詩作《唐璜》:「以望遠鏡與蒸氣的力量發現行星並逆風航行的人,向他們致敬!」
「敬你!」我說:「敬安全的航行。」

 理查的病況再度惡化。兩個星期內,他呼吸困難的狀況更嚴重,體重掉了將近五公斤。他感染肺炎,幾乎沒進食,也睡得更多。每天,我眼看著他的生命逐漸流失。我們在死亡逼近之際彼此相守,這種親密是無法想像的體驗,同時明白,終點已經迫近。我們相擁而眠,敏銳感知對方體內的任何動靜。這是我們親密而綿長的道別。

(摘自本書第四章 流星雨)

躁鬱長出了小翅膀飛向天

                             周思芸(本文撰寫:天下文化文學主編) 
 凱,樂觀聰明、熱情洋溢,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但從少女時期開始,躁鬱症便找上了她。當陰鬱、狂亂的情緒襲來,凱始終積極奮力的抵抗,因為她仍清楚記得童年時期的溫暖與快樂,她拚命想揮開躁鬱纏身,找回原來樂觀的自己。

 然而凱的躁鬱症非常嚴重,躁症與鬱症輪流襲擊她,她時而如脫韁野馬般,失去了控制;時而絕望驚恐,直想殺了自己。終於,在她有如脫離軌道的行星般,失速飛進宇宙的黑洞……,凱決心接受積極治療,讓藥物來讓她重回軌道。

 凱自身也是一名精神科醫師和教授。幾十年來,她與躁鬱症共生、共舞,並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了《躁鬱之心》。
 
 《躁鬱之心》在台灣一出版,隨即熱銷數萬本。書中諸多情節給我一種熟悉感,我想,躁鬱症在真實人生中或許並不罕見。這本書使我看清楚躁鬱症的真正面貌,也了解躁鬱症不只是心理的病痛,更是生理的病症。
凱充滿勇氣與真誠,赤裸裸地剖開自己,細數自己混亂的思緒,與災難般的生活;不怕因此失去醫學院教職,也不畏斷送執業生涯。因此,當凱再度提起筆,以自身與夫婿理查的故事為主題,寫出《一切都已不再》時,我毫不懷疑,凱必能再次給我們帶來啟發。

 《一切都已不再》是一部優雅的生死散文,溫情、哀傷,充滿力量。凱和理查相知相惜近二十年,如今他病了,即將死去。凱在書中回憶兩人過去的甜美時光,理查與病魔搏鬥的勇氣與風範,以及兩人一起巨細靡遺安排喪禮的種種細節……。

 面對死亡,理查毫無懼色,他對生死的視野無限寬廣。他認為自己已經非常幸運,在人生的帳簿上,他無所虧欠,因此從不擔心生命即將終結。他甚至早早擬定了詳細的臨終醫療決定,精確地列出在哪些狀況下希望移除維生系統。
  
 理查為狂躁的凱帶來穩定的情感與生活,凱擔心理查走後,哀傷將使她再次陷入瘋狂。然而,正如凱自己所言:「哀傷的心路歷程儘管坎坷,卻終究會從中找到出口。」人生充滿風風雨雨、驚濤駭浪,這回,凱擺脫了躁鬱症,帶領我們領略更大的人生議題——生離死別。在本書中,凱的真誠浪漫一如以往,只是更多了理查的幽默與智慧,兩人就像弦樂二重奏,各有著自己的旋律,卻又能奏出和諧的樂章。

躁鬱之心(改版)
 
定價:250元  網站特惠價:213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基因賊
 
定價:299元  網站特惠價:236 (約79折) 目前庫存不足
崩裂的天空
 
定價:360元  網站特惠價:306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完美:一個背叛與重生的故事
定價:330元  網站特惠價:281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獨奏者
 
定價:320元  網站特惠價:272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天使走過人間(改版)
定價:330元  網站特惠價:281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
沒有悲傷的城市
 
定價:280元  網站特惠價:238 (約85折) 目前庫存不足